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墓葬
四川省
僰人懸棺葬墓III-249
簡介
“僰人懸棺”位於四川省宜賓市境內,珙縣、興文、筠連等縣境內均有分布。我國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乾越、僚人、僰人(都掌人)民族都有懸棺葬的習俗。而最有名的就是川南的僰人懸棺和福建的船形懸棺。《珙縣誌》載“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早在1956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僰人懸棺被稱為世界之最、巴蜀一絕。懸棺葬是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葬制。珙縣、興文與雲南接壤,為古西南夷腹地,漢武帝開夜郎,置犍為郡時屬僰道縣。僰人之稱最早見於《呂氏春秋》,為“西方之戎”,屬氐羌族群。秦以前有僰侯國,位於今四川宜賓地區。滇(今雲南滇池地區)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區)兩部落也居住有大量僰人,史稱滇僰和邛僰,與當時川東的濮族民出一源。漢代,其聚居區稱僰道(王莽改為僰治),是秦漢時期修“五尺道”通西南夷的起點。主要從事農業,除水稻外,還栽植各種經濟林木。本族奴隸主常向外輸出奴隸,稱僰僮或僰婢。曾發動過反抗東漢統治者的鬥爭。後一部分漸與漢族同化,另一部分向南遷移,到南北朝時成為僚族的一部分。在漢末以後,僰的名稱不見於記載。宋代大理國是僰人(白人)建立的。元、明繼續稱為僰人或白人。明、清以後稱民家。他們都是白族的先民。元以後也稱傣族先民白夷為僰夷,最早見於《元史·泰定帝紀》。
僰最早見禮記王制篇作“棘”所謂“屏之遠方,西方曰棘”,鄭注“棘”當作“僰”。呂氏春秋侍君覽始作“僰”,稱“僰人野人,篇笮之間,多無君”。後來史記西南夷傳,有所謂“僰僮”。說文解字“僰,犍為僰蠻也”。
僰人懸棺
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集中在麻塘壩和蘇麻灣兩地。以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懸崖絕壁上為特徵。共保存有懸棺265具,是目前門內保存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離地表10米~50米,最高者達100米。置棺方式,一為木樁式,即在峭壁上鑿孔2~3個,楔入木樁以支托棺木;二是鑿穴式,即在岩壁上鑿橫穴或豎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間的天然洞穴、裂縫盛放棺木。棺木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頭固定。採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屍身,隨葬品置腳下兩側,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鐵器和麻織品,其中麻織品最多,有少量的絲織品。懸棺葬的族屬,學術界爭議頗大,比較集中的有僰人說、僚人說。其時代,上限未知,下限為明代。樊人懸棺葬是古代少數民族樊人的一種墓葬形式,在四川西部、雲南的西北部有較多的發現,其中四川省珙縣是懸棺葬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麻塘壩亦稱樊川溝,壩形狹長,南北長500多米,東西寬400~1000米,壩的中部貫穿著一條清澈見底的螃蟹溪,懸棺分布在沿螃蟹溪兩岸南北數公里的山崖上,距離地面低的有十多米,高的有數十米。棺是木質的,形若長匣,或者依岩鑿孔置棺,或利用天然石穴放置,或鑿石為穴存棺於內,但以鑿孔椽木置放者居多。螃蟹溪一帶今存懸棺160多具,另外還有星羅棋布的樁孔遺址。
麻塘壩懸棺四周的崖壁上,還有不少的壁畫,顏色鮮艷,畫面古樸,形象生動,人物粗獷,其中有騎馬、跳舞、雜技的場面和各種動物、武器等的畫像,這些都反映了當地民族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對研究川南的古代少數民族歷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奇異的僰人懸棺葬
70多年前,敘州府(今四川省宜賓市)在舊城改造時,要將這座古城中狹窄、破爛的石板路改修成三合土路面。在施工過程中,人們發現了一塊巨大的石碑,雖然碑上的許多字跡都已模糊不清,但仍然能夠依稀辨認出碑上的文字講述的是關於古代僰(音“伯”)人的歷史。當時的官員深知石碑的重要價值,據說調集了100多工人將它搬運到公園裡保存起來。
宜賓城發現明代石碑的訊息傳到四川省府成都,從那時起,川南一帶的“僰人懸棺”便引起了中外學者和眾多遊人的極大興趣。近年來,由於考古熱和旅遊熱的興起,“僰人懸棺”更是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
在四川省宜賓市以南,位於川滇交界山區的珙縣洛表鎮麻塘壩和蘇麻灣是兩個十分偏僻的山鄉。從珙縣乘汽車出發,沿珙洛公路向西行60公里,便來到歷史悠久的洛表古鎮。從洛表鎮步行約3公里,走進一個狹長的壩溝,只見大山向兩旁退避,一條蜿蜒曲折的寬闊峽谷展現在眼前。這就是令人神往的麻塘壩。
麻塘壩是一條東西寬500至1000米、由南向北延伸長達5公里的山間平地。據說是因為當地盛產青麻而得名,也有說是由於麻糖做得好吃演繹而來。大約在五六百年前,麻塘壩實際上還是南廣河(古稱符黑水)支流螃蟹溪的寬闊河床,因河水乾涸而逐漸變成了山間谷地。螃蟹溪也由波浪滔滔的河流變成了如今一條涓涓小溪,緩緩地從壩上流過。
麻塘壩屬石灰岩地形,大壩周圍群山聳峙、奇峰兀立。當你從山坡上下來,臨近大壩溝口之時,會遠遠看到,大壩兩側懸崖峭壁之上分布著許許多多的小黑點和規整的黑色長方塊,影影綽綽,神秘莫測。待走近細看,你會驚奇地發現,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黑點都是人工在崖壁上開鑿的小方孔,不少方孔之內還插著殘存的木樁。而那些黑色方塊竟然是擱置在木樁上的一具具古老棺木!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僰人懸棺”。
懸棺葬是我國南方少數民族一種古老而又奇特的喪葬習俗,其實質屬於風葬。它分布的地域很有特點,僅限於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在東南亞乃至太平洋群島亦有分布。直到近現代,印度尼西亞的托拉賈人尚保留著此種葬俗。中國懸棺葬的流行年代大約始於商周,迄止於明清。四川珙縣的僰人懸棺是我國懸棺葬分布十分密集、保存數量最多、最完整的地區。其中以“棺材鋪”、“九盞燈”和老鷹崖等處最為集中,目前尚存懸棺40多具。懸棺距地面高度一般為十幾米至數十米不等。老鷹崖懸棺的高度距地面竟有150米左右!
麻塘壩僰人懸棺周圍的崖壁上有一幅幅色彩艷麗的紅色崖畫。崖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騎馬、賽馬、放牧、武術、體操、球戲、舞蹈、釣魚等生產、生活和文娛活動的情景,也有獅、虎、象、鳥等動物圖像和銅鼓、銅鑼等。崖畫構圖簡練,線條粗獷,造型生動,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族風格。麻塘壩附近的蘇麻灣位於曹營河畔。曹營河為南廣河支流,兩岸石灰岩地貌十分典型,這裡也是懸棺葬分布較多的地方。蘇麻灣一帶重巒疊嶂,怪石崢嶸。曹營河南岸長達500多米的峭壁上,目前保留有50多具懸棺。僰人死後為何要懸葬在絕壁上?在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古代,他們是如何將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放置到險峻的峭壁上的?長期以來,中國懸棺葬豐富的文化內涵及其反映的宗教觀念,被稱為“千古之謎”。
據歷史記載,在我國四川南部及相鄰的雲南東北部一帶,自古以來就居住著名叫“僰”人的古老民族。相傳在西周時期,僰人首領因帶兵跟隨武王伐紂有功,被封為“僰侯”,後建立了“僰侯國”。周秦之時,僰人以打獵、捕魚和農業種植為生,尤其精於果樹栽培,種植的荔枝、蒟等行銷遠近,頗負盛名。到戰國時期,僰人便以勤勞和富有著稱於世。漢武帝時,中央政府在川南地區設立“僰道”以後,加強了僰人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唐宋至明代,僰人因不堪忍受中央王朝沉重的經濟剝削和殘酷的政治壓迫,多次進行武裝反抗鬥爭,最終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遭到血腥鎮壓和毀滅性打擊。從此以後,僰人作為一個民族從歷史上銷聲匿跡了。僰人給我們留下的,更多的是那奇異的懸棺葬。
關於僰人懸棺葬的歷史,自古以來在川南民間流傳著一個悲壯的故事。相傳很久以前,僰人中有一位深受人們愛戴的首領名叫阿旦。他的弟弟阿段也是一個武藝高強、英勇剽悍的小伙子。有一年,疫病流行,死亡威脅著阿旦的族人。更不幸的是,他們又遭到了敵人的趁火打劫。阿旦帶領族人浴血奮戰,自己身負重傷。在生命垂危之際,阿旦囑咐弟弟,到遙遠的地方尋找遠祖的智者,以挽救族人的命運。阿段歷盡艱辛,在高山密林中找到了那位富有智慧的老人。在她的指點下,僰人將當時盛行的土葬改為將殮屍棺木懸葬在人獸難以到達的山崖絕壁,使祖先的遺體得到妥善保存,祖宗的靈魂得以安息,就能保佑子孫,造福後代。在神女阿咪的幫助下,僰人學會了在高崖絕壁上鑿孔打樁,將殮屍棺木擱置在上面的葬法。然而,如何才能將沉重的棺木放到陡峭崖壁的木樁上,卻成了一個難題。神女阿咪招來一群老鷹,剎那間,它們變成了黑衣力士,用手托起棺木,冉冉升起,將殮屍棺木穩穩噹噹地放到崖壁的木樁之上。麻塘壩最南端的那座如刀削斧劈、直衝雲霄的山崖,也因此得名“老鷹崖”。至今崖上還保存了十多具完好的懸棺。
這個傳說折射出的本質,即僰人將死者懸葬在險峻的高崖絕壁,其實是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觀念的反映。
四川珙縣的僰人懸棺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同胞的高度智慧和驚人的創造力。它是中華民族寶貴文化遺產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儘管中外科學家為破解“懸棺之謎”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勞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目前我們距徹底揭開懸棺葬的奧秘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關於川南“ 僰人懸棺”的定名問題
主要分布在今宜賓市屬珙縣、興文縣境內(以珙縣麻塘壩最為典型)以及滇東北部分地區的懸棺葬,以其葬法之獨特、分布之密集、數量之多,堪稱世界一絕,而引起廣大專家、學者和旅遊者的關注。1954年冬,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珙縣麻塘壩一帶的懸棺葬進行普查後,沿用《珙縣誌》“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崖上”的記載,命名為“僰人懸棺”。1956年,珙縣“僰人懸棺”,被列為四川省首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對川南懸棺葬的族屬問題,學術界一直存在較大爭議。如今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蒙默先生在《“僰人懸棺”辨疑》一文中認為,“僰人懸棺”應為“僚人懸棺”。又由於川南懸棺的年代經專家鑑定,不早於明正德、嘉靖時期,其下限在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以前,故有學者認為應定名為“都掌蠻懸棺”。如今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冉光榮先生便認為:“隨著都掌人的消亡,懸棺葬也告絕跡。因此,都掌人是四川行懸棺葬的最後一支民族。此外,還有仡佬懸棺的說法。貴州歷史學界則認為懸棺葬是古代苗族的一種葬俗。唐文元、劉衛國先生便在他們所著的《夜郎文化尋蹤》(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中寫道:“這是古代苗族的一種葬俗。懸棺葬一般是選擇在江河沿岸的懸崖峭壁間,且崖壁上部向河面傾斜,形成一個天然的遮掩,下部則聳立於河畔。在這人獸均無法攀登的崖壁上,或利用天然淺洞、石台、岩縫置棺其間,或人工鑿成壁龕而葬。也有的在崖壁上鑿出水平的一排小洞,插入橫木,將棺置於橫木之上。無論是置於天然岩洞岩縫或人工所鑿的壁龕,或是擱置在插於崖壁橫樁上的棺具,其一面都緊依峭壁,另一面面向江河。當你泛舟激流抬頭望去,或站立對岸駐足觀瞻,那一具具棺木似高懸峭壁之間,懸棺故而得名。”總起來講,對川南(包抱滇東北部分地區)懸棺葬的族屬觀點主要有僚、濮、越、僰、都掌、仡佬幾種,這大概與懸棺葬類型在川、滇、黔、湘、贛、閩、浙、粵等地都有分布有關。由於分布範圍較廣,史料記載又不盡一致,故考古學家、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從各自不同角度開展研究,從而得出了不同的看法。但筆者經過多年來對史籍和地方史志的鑽研,認為“僰人懸棺”定名無誤,懸棺葬的族屬確為川南僰人(即明代的“都掌蠻”或“都蠻”、“九絲蠻”)。今不避淺陋,對此問題作一簡要考述,以就教於方家。
一、川南僰人的歷史源流
僰人是生活在我國長江流域,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南部和雲南東北部一帶。他們蓽路藍褸,以啟山林,披荊斬棘,開發了祖國西南邊疆。從歷史文獻可知,僰人約在西周時期便已經建立了國家(即“方國”或“族團”)。據《尚書•牧誓》記載,僰人首領因跟隨周武王伐紂有功,被封為“僰侯”,以“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為中心,在今川南和滇東北地區建立了勢力強大的“僰侯國”。
僰人在歷史上是以善種荔枝、水稻著稱的民族。北魏人賈思勰《齊民要術》稱:“犍為僰道、南廣,荔枝熟時百鳥肥……率生稻田間”便是很好的寫照。
僰人種植荔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秦紀》言“僰僮之富”。《太平御覽》引《郡國志》說:“西夷有荔枝園,僰僮諸夷中最賢者,古所謂僰僮之富,多以荔枝為業,園植萬株,樹收一百十五斛。”由此可見僰人種植荔枝的規模、產量在兩千多年前便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僰人種植荔枝的傳統在川南一帶不斷延續。唐代的《荔枝譜》說:“蜀中荔枝,以戎瀘之品為上”。有學者認為,楊貴妃當年最愛吃的荔枝即是“戎瀘之品”。《唐志》記:“戎州貢荔枝煎”,說明戎州一帶已有較高的以荔枝作蜜餞的技術。不僅如此,戎州(今宜賓)僰人還精於以荔枝釀酒,這在唐宋大詩人杜甫、黃庭堅、范成大的詩中多有記載,即所謂“重碧酒”、“荔枝綠酒”、“春碧酒”等。世界文化名人唐君毅先生家鄉附近宜賓縣打魚村迄今尚存3株千年古荔枝樹。凡此種種,說明僰道地區種植荔枝的歷史源遠流長。
僰人種植水稻的歷史非常悠久。許慎《說文解字•羊部•羌條》註:“西南僰人,僬僥從人,蓋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酈道元《水經注》卷三三引《地理風俗志》說:“僰於夷中最仁,有仁道,故字從人”。從漢魏六朝的文獻中可以看出僰人是川南和滇東北地區古代民族中最先進的農業民族。《太平御覽》卷七九一引《永昌郡傳》說:“朱提郡(今雲南昭通)……川中縱廣五六十里,有大泉池水,僰名千頃池。又有龍池以灌溉種稻,與僰道(今宜賓)接”。文中記述這一地區已實行自流灌溉的方式。建國後宜賓市翠屏區山谷祠東漢岩墓中出土的陶田,其中體現出了自流灌溉、稻田養魚等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說明僰道地區的僰人在秦漢時期種植水稻的水平已達到相當的高度。
此外,僰人栽培的桃、橙、姜、蒟(一種蔓生植物,果實似桑椹)等經濟作物也頗有名氣,行銷遠近。據司馬遷《史記》記載,鄱陽令唐蒙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南越國,在那裡品嘗到蜀地僰人所產的蒟醬,因而得知從四川有水路經貴州、廣西直達廣州(當時名“番禺”)。於是請示漢武帝,由唐蒙率巴蜀士兵數萬,劈山開路,遇水搭橋,修築了一條從僰道出發,南下深入貴州腹地,直下兩廣,長達2000多公里的驛道。從此開通了一條經川南通北盤江,向西直達雲南滇池,向東經南盤江和紅水河通西江,直達番禺(今廣州)的南夷道(也即“南方絲綢之路”)。
秦漢以後,中原勢力浙及西南,僰人勢力日衰,但仍在以宜賓為中心的川南地區和以昭通(古之朱提)為中心的滇東北地區與漢族和其他民族雜居(參見拙作《略述僰人遷徙的歷史軌跡》載《巴蜀文化研究通訊》2006年第1期)。儘管如此,在珙縣、興文、筠連等地的僰人歷經唐宋時期直到元明均見於歷史記載。
二、僰人與僚人的關係
所謂“僚人入蜀”,一般是指從公元四世紀成漢政權時期,大量僚人從牂柯地區湧入蜀地的事件,治西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學者莫不予以極大的關注。蒙文通先生指出:此事“為漢唐間西南民族之一大事。……於西南歷史關係至大。”川南地區是僚人入蜀的一個主要通道,對此更是一個無可迴避的問題。稱“僰人懸棺”應為“僚人懸棺”的學者,多引元代學者李京《雲南志略》的記載:“土僚蠻,敘州南、烏蒙北皆是。男子及十四、五,則左右擊去兩齒,然後婚娶。婦人跣足、高髻。人死,則以棺木盛之,置於千仞顛崖之上,以先墮者為吉”。故此,應搞清僚人與僰人的關係。
戎州為晉犍為郡及朱提郡南廣縣地(即今宜賓、南溪、珙縣、高縣、筠連等縣),“一十六州管縣七十六,在南廣溪洞內,並是諸僚。”此“並是諸僚”,應包括秦漢以來長期居住於僰道的土著僰人(僰即僚屬)和北上入蜀的僚人。唐時見於記載的川南都掌蠻,亦即僚僰之屬,足見戎州一帶僚人之多。
由於川南等地的僰人具有身著筒裙、椎髻、鑿齒、貴重銅鼓等與古代華南地區越僚系統民族相同的文化特徵,因此從魏晉至唐宋時期歷史文獻記載又稱之為“僚”、“土僚”或“葛僚”、“戎僚”。如《華陽國志•蜀志》:“帝攻青衣,雄長僚僰”。《新唐書•南蠻傳》:“戎、瀘間有葛僚”。宋代則稱“僰夷葛僚”、“剛夷惡僚”。川南僚僰人習俗,已經川南僰人懸棺葬的考古發掘中得到印證。無論戎僚、葛僚、土僚、仡佬和僰人,在同一地域內行共同習俗,即頭飾椎髻、打牙鑿齒,使用銅鼓,行懸棺葬俗,有著相同的民族文化特徵,充分證明他們出自一源,相承一脈,故屈川教授在其所著《都掌蠻—一個消亡民族的歷史與文化》(四川出版集團、四川僰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一書中認為:“在唐宋元明之時,史籍文獻中更多出現了“都掌蠻”(據有水都四鄉、山都六鄉,在今興文、珙縣境)、“九絲蠻”(據有九絲山天險,在今興文縣境)等稱謂,因族稱繁雜,葛僚、土僚、僰人和都掌蠻等也被籠而統之稱為“群僚”。群僚之“僚”,包括川南土著僰族”。這個分析極為精闢。
三、明代的“都掌蠻”即僰人
對川南、滇東北一帶行懸棺葬的民族無論是當地的漢族還是其他民族,自古到今,都把當地懸棺稱為“僰人墳”、“白兒子墳”或“僰人懸棺”,認為這種懸棺,是古老的僰人遺留下來的。如美國學者、原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館長D•C•葛維漢先生,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他在1932年、1935年、1938年,連續發表《四川古代的白人墳》、《四川南境的白人墳》、《有關僰人(白人)的歷史文獻—留存於四川的最後一批傣族》等3篇論文(均發表在《華西邊疆研究學會雜誌》),提出了“僰人懸棺”的看法。嗣後,一批中國民族學家、考古學家也致力於對僰人的研究,發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如林名鈞先生於1941年發表《川南僰人考》,鄭德坤先生髮表《僰人考》。1946年夏,芮逸夫先生(已故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名譽教授)發表《川南民族的懸棺問題》,對僰人得名原因,所居地域,所存遺址,以及衰亡經過,分別作了探討,遂使“僰人”之名為人們所熟知。而查《天下郡國利病書》卷六十九對僰人習俗的記載:“僰有姓氏,用白練纏頭,衣尚青碧,背領袂俱刺文繡。裳褲覆膝,亦織斑帶以為行纏。嘗佩雙刀,善使勁弩。女綰髮撮髻,壓衫之前後左右繡絢爛,長裙細摺,膝以下亦刺文繡。行纏雜以青紫,出則著草履……,婚則論財,喪則戚鄰鹹聚,撾鼓作樂至夜。”1936年夏,珙縣羅渡鄉苗族鄉長王仿欽帶領葛維漢等人,在珙縣上羅鄉中僰村大流水地方,取走一棺,葬主穿的是對襟短衣,有黃、白、藍色的花紋,這與《天下郡國利病書》上記載的僰人衣飾相符。解放後,珙縣洛表鎮麻塘壩的“僰人懸棺”,經四川省博物館在1974年取下10具帶回成都研究,發現葬主的衣飾也與《天下郡國利病書》上記載的僰人衣飾相符。
而在地方史志,如清嘉慶年間所修《四川通志》,清光緒年間所修《珙縣誌》、《敘州府志》中,關於“僰人懸棺”的記載比比皆是。如《四川通志》卷四十五記:“僰棺墓:縣南上、下羅計諸山中,僰酋懸棺之崖甚多,世代姓名皆無可考”。《敘州府志》記:“珙縣多僰人。……相傳有羅因教者,以僰人嘗滅其宗,乃教以懸葬崖上,子孫高顯。於是爭掛高崖以趨吉。其祖父遺骸,被風吹散,後嗣俱絕,此掛棺崖之所自也”。《珙縣誌》卷一《古蹟》記:“珙本僰地,僰人多棺崖上,今上羅等處尚存”。《珙縣誌》卷三《僰夷辨》記:“今珙邑僰類已盡,而縣石岩猶多僰人棺,蓋其俗親死不葬,懸棺高岩,壘壘峭壁間,以此觀之,其無遺種也”。《珙縣誌》卷一《山川》記:“走馬田:縣南九十里。先是僰人懸酋長之棺於岩上,每聞金鼓之聲。明萬曆初,總兵劉顯過此,聞而異之,馳馬田中,連發三矢中棺上,金鼓遂絕,僰人因呼為走馬田”。《珙縣誌》卷一《山川》記:“棺木岩:治西南九十里,昔僰蠻酋長於岩端鑿石打釘,置棺其上,岩高千仞,下臨符江(南廣河)。”“石廠岩:在城西河外,舊名棺材岩,以僰酋置棺其上。乾隆三十五年因辦城工,故名石廠岩。”“三字岩:治南一百二十里,僰酋置棺其上,作三字形,深廣尺許”。“雙洞:治西南都寧驛南五里,二石洞相連,僰酋鑿以藏棺,後經發掘成兩空洞。”
從歷史文獻和碑刻來看,明代僰人與都掌(蠻)也常常是相通的。如明李長春《建武廳城碑記》記載:“建武,故山都(掌)地,僰人屯聚冠鈔,保此巢穴。”“異時戈矛所指,往往博景而還,故僰人盤互自堅,虎豹咆哮於九關,誰其精胸而事之仞也”。又李長春《平蠻碑》稱:“以(萬曆)元年五月庚辰,一戰凌霄城,破之;六月丙寅,再戰都都寨,復破之。僰人失此二險,交臂大折,乃糾集其黨人保九絲城”。“公購死士夜縋取一道上,大軍躡銜而登,奮挺叫囂,聲殷殷撼天地,僰人方枕藉自堅,不虞兵之飛度,自假王以下皆駢首就誅,爭蹂躪以死”。明代曾省吾《確庵曾先生西蜀平蠻全錄》稱:“都(掌)蠻東連永寧,南接芒部,西通烏蒙,北達馬湖,而戎、長、高、珙、慶、筠六縣近相連絡,即古之戎僰,漢之西南夷也”。由此可知,明代的都掌蠻就是僰人。 綜上所述,“僰人懸棺”定名無誤,川南和滇東北地區懸棺葬的族屬即為僰人,也就是明代的都掌蠻。這就是本文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