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懷素傳

《僧懷素傳》,唐代陸羽的散文,此文見載於《全唐文》卷四三三。

作品原文

僧懷素傳

懷素疏放,不拘細行,萬緣皆繆,心自得之[2]。於是飲酒以養性,草書以暢志[3]。時酒酣興發,遇寺壁、里牆、衣裳、器皿,靡不書之[4],貧無紙可書,嘗於故里種芭蕉萬餘株,以供揮灑[5]。書不足,乃漆一盤書之;又漆一方板,書之再三,盤板皆穿[6]。懷素伯祖,惠融禪師也,先時學歐陽詢書,世莫能辨,至是鄉中呼為大錢師小錢師[7]。吏部韋尚書涉見而賞之曰[8]:“此沙門札翰,當振宇宙大名。”
懷素心悟曰:“夫學無師授,如不由戶而出[9]。”乃師金吾兵曹錢塘鄔彤,授其筆法[10]。鄔亦劉氏之出,與懷素為群從中表兄弟[11]。至中夕而謂懷素曰:草書古勢多矣,惟太宗以獻之書如凌冬枯樹,寒寂勁硬,不置枝葉[12]。張旭長史又嘗私謂彤曰:‘孤蓬自振,驚沙坐飛,余師而為書,故得奇怪[13]。’凡草聖盡如此。”懷素不復應對,連叫數聲曰:“得之矣[14]。”經歲餘,辭之去。彤曰:“萬里之別,無以為贈,吾有一寶,割而相與[15]。”先時人傳彤有右軍《惡溪》、小王《騷》、《勞》三帖,擬此書課,以一本相付[16]。及臨路,草書豎牽似古釵腳,勉旃[17]。
至晚歲,顏太師真卿以懷素為同學鄔兵曹弟子,問之曰:“夫草書於師授之外,須自得之[18]。張長史觀孤蓬、驚沙之外,見公孫大娘劍器舞,始得低昂迴翔之狀[19]。未知鄔兵曹有之乎?”懷素對曰:“似古釵腳,為草書豎牽之極。”顏公於是倘佯而笑,經數月不言其書[20]。懷素又辭之去,顏公曰:“師豎牽學古釵腳,何如屋漏痕[21]?”素抱顏公腳,唱嘆久之。顏公徐問之曰:“師亦有自得之乎?”對曰:“貧道觀夏雲多奇峰,輒常師之[22]。夏雲因風變化,乃無常勢,又無壁拆之路,一一自然[23]。顏公曰:“噫!草書之淵妙,代不絕人,可謂聞所末聞之旨也[24]。”

作品賞析

787年(唐德宗貞元三年),懷素與陸羽相識並相交。陸羽以嗜茶而聞名,著有《茶經》三篇。他又是當時知名的文學家。陸羽寫下了《僧懷素傳》,是至今研究懷素的第一手資料。該文歷述懷素學書情形,稱他不拘小節,飲酒以涵養性情,以至寺壁里牆、衣裳器皿,到處都有書寫的字跡。他因貧困無紙可書寫,又種萬餘棵芭蕉,以供揮毫灑墨。寫不夠,又漆一盤子,一塊方板,寫至再三,連盤子方板都寫穿了,足見懷素刻苦練字的程度。為學習書法,懷素又遊歷於中州向鄔彤、顏真卿等書法家學習筆法,獲取了很多有關書寫草書的真諦。陸羽撰寫《僧懷素傳》,只記載到他與顏真卿切磋書藝為止,之後的事情,可能是由於二人分離,相互之間不通音訊,陸羽也就無法記敘下去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