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術即學即會

《催眠術即學即會》是2010年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于海娣。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作為一種神奇的心理操控術,催眠術能夠直接作用於人的心靈,對於改變信念與行為模式有特殊的功效。

本書針對讀者對催眠所抱有的各種關心、疑慮和問題人手,從“催眠術的前世今生”、“原來這才是催眠”、“你最想知道的催眠問題”、“掌握方法,催眠其實很簡單”、“不可思議的催眠力量”、“自我催眠,即學即會”和“每天用點催眠術”7個方面,系統介紹了催眠術的歷史、現狀及作用機制,闡述了催眠與暗示的關係以及催眠誘導的各種方法,詳細列舉了現代催眠學家慣用的催眠療法,讓讀者充分了解催眠的心理機制,體會到催眠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但是,只掌握催眠的技術和理論是不夠的,我們的目的是幫助讀者套用相關的技術和理論去改變現狀,完善自身,即學即用才是關鍵。事實上,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和理論,催眠就像騎車、走路一樣簡單。在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我們提供了二十幾份專業的瞬間自我催眠台詞,涉及各種常見的自我完善目標。目前,你有哪些方面是迫切需要改善的?就請帶著一定的目標去催眠吧,親自體驗一下催眠的神奇功效。

目錄

催眠術的前世今生

催眠術的端倪

御觸

想像與磁鐵

海爾神父

伽斯納神父

催眠術的發展

弗蘭茨·安東·梅斯默動物磁流學說

普賽格侯爵的磁性睡眠

詹姆斯·伊斯岱的外科麻醉催眠術

催眠術之父詹姆斯·布萊德

催眠術在法國的發展

弗洛伊德與催眠術

20世紀的催眠學

克拉克·赫爾

試讀章節

催眠術的前世今生

催眠術的端倪

催眠的有趣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埃及人似乎使用了一種醫療方法:當病人“入睡”時,或者至少是閉上雙眼時,牧師講話並把手放在病人身上。這一技術在3000多年前就已得到套用。古代中國和印度也被認為使用過這種僅僅藉助於語言來治療病人的醫療方法。

無獨有偶,希臘人有一種被稱為睡眠神廟的建築,病急求醫的患者在這裡躺下來睡一覺,當人在睡覺時,疾病的治療方法會在夢境中出現。最受歡迎的神廟是供奉希臘醫神阿斯克勒庇餓斯的神廟。阿斯克勒庇俄斯是約公元前1200年的一位醫師,他傑出的醫治本領使他受到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尊崇,後者稱他為醫神。整個羅馬史上,這些睡眠神廟一直存在,並被認為是再平常不過的求醫途徑。當時的人們相信神會入夢並傳授治療方法,隨時隨地直接治癒病人,或者病人遵循醫療指示自行治療。傳說一個瞎了一隻眼睛的病人不顧他人的懷疑到神廟求助,當他睡覺時,一個神出現在他眼前,熬了一些藥草,塗抹在他失明的眼睛上。當他醒來時,那隻眼睛便重見光明了。

然而,我們不能草率地就把這些古代做法當成催眠。但是,這些例子卻能夠告訴我們,古代人也許已經認識到了大腦和想像力可以用於治療疾病,催眠已經初露端倪了。

御觸

心靈和想像的力量在以往的另一種治療中也舉足輕重。偉人,譬如說國王,能夠通過碰觸患者治癒疾病。其中一人就是古希臘的伊庇魯斯王皮拉斯(公元前318~前272年),他因與羅馬交戰贏得的兩次勝利而聞名,皮拉斯還有另一樣了不起的本領:他可以用大腳趾碰觸病人而治癒其疾病。此外至少還有兩位羅馬皇帝——維斯巴西安(公元9~79年)和哈德良(公元76~138年)以擁有同樣的本領而著稱,但他們不是用腳觸摸。距離我們的時代更近的英國國王懺悔者愛德華(1003~1066年)和其同時代的法國國王菲利普一世都擁有碰觸治療的本領。這種碰觸治療其實指的是如今所謂的暗示力量,即:病人對自己會被治癒深信不疑,而這種信念會反過來幫助身體自行療傷。對皇室、神職人員和其他顯要人物可以碰觸治療的信仰貫穿中世紀始末並一直延續至近代。英國立憲君主查理二世(1630~1685年)在統治期間曾上千次使用“御觸”。

瓦倫丁·格瑞特里克

瓦倫丁·格瑞特里克(1628~1682年)是眾所周知的“撫摩師”,因具有用雙手治癒疾病的驚人本領而著名。17世紀,這位出生在愛爾蘭的士兵和政府官員因其超凡能力而聲名遠播,他可以治癒包括淋巴結核(一種破相的皮膚病)和疣類等疾病。有趣的是,在他的治療過程中,一些病人仿佛進入了深深的恍惚狀態而感覺不到疼痛。與之相吻合的是,現代催眠中,一些患者在恍惚中也會喪失痛覺,感覺不到疼痛。格瑞特里克在當時受到了一些科學家和國王查理二世的關注。他的主要治療手法就是隔著病人的衣服進行撫摩,有時候也使用藥劑。格瑞特里克有可能無意識的“催眠”了病人使其收到了會被治癒的心理暗示。

想像與磁鐵

御觸現象備受關注。中世紀時,學術界和偉大的思想家們一直在思索心靈的力量,尤其是想像力和意志力是如何影響治療過程的。一位14世紀的作家彼得·阿巴諾認為單憑語言就可以治癒病人。之後,喬治·匹克托里斯·凡·維靈根(1500~1569年)聲稱,如果治療者和病人都發揮想像力的話,符咒或咒語會收到更好的醫療效果。這一理論聽起來跟我們現在的安慰劑效應不無相似之處,即:儘管病人沒有服用任何藥物(有時服下一顆糖丸),疾病最終還是被治癒。這是因為病人認為自己吞下了一顆“真”藥丸,使心靈意念作用到身體上從而達到治癒效果。

這種想像力療法的另一位擁護者是生於瑞士的醫師、科學家和鍊金學家帕拉賽索斯(1493~1541年)。他是倡導化學物質和礦物治療的醫學先驅者之一。同時,他也清醒地意識到了心靈的力量,將想像力稱為治療“工具”。帕拉賽索斯認為:“圍繞病人的精神氛圍大大影響到病情。當然並非詛咒或者福佑發生了作用,而是病人的思想、想像力帶來了療效。”但是,想像力並不能主宰一切。

海爾神父

帕拉賽索斯提出一種理論——磁鐵能夠以吸引鐵的方式吸引疾病。這一理論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被眾多科學家進一步發展完善。其理念是人體含有一種有磁性的液體,這種液體一旦出現缺陷(發生損傷)就會引起疾病,而磁鐵可以治癒疾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