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做飯技術革新運動”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有著複雜的歷史背景。1958年,“大躍進”運動在全國掀起,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糧食產量出現了大減產。但在浮誇風的作用下,各地卻瞞報、虛報糧食產量,民眾被迫勒緊褲帶多交公糧。糧食短缺和營養不良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觸目驚心。在堅持既定原則下(沒收自留地、糧食分配到食堂等),各級黨委政府發動了一系列的增產節約運動,如“低標準、瓜菜代”、推廣代食品等。以“糧食烹調增量法”為主體的“做飯技術革新運動”,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的。起源
“苞米食用增量法”最先起源於遼寧省。遼寧省是個缺糧大省,雖然中央每年都給遼寧省調撥大量糧食,遼寧省各級黨委政府也千方百計地增產節約,但在“大躍進”運動中仍然不能實現糧食自給,糧荒不斷。為了解決糧食短缺問題,遼寧省委、省政府大力提倡多種植高產作物——玉米,並發動民眾開展節約糧食運動。
1959年5月,遼寧省黑山縣大虎山衛星公社三台子管理區副業生產隊集體食堂,本著節約糧食的精神,大膽創新,別出心裁地創造出玉米“先蒸、後磨、再煮”的做法,即先將苞米蒸到五分熟,然後將半生不熟的苞米拿去磨,磨成粉狀後拌水做成饃,最後再將饃蒸熟。經試驗,舊做法1斤苞米只能出饃1.5—1.7斤,而新做法1斤苞米能出饃2.5—2.7斤。通過改進做飯方法能夠大幅度提高苞米的出飯量,這對糧食短缺的農民民眾來說無疑是天大好事。訊息一傳開,全省上下非常振奮。遼寧省委立即派出工作組前往黑山縣考察,並決定率先在黑山縣進行推廣試行。
1959年5月13日,遼寧省委在黑山縣三台子召開推廣“苞米食用增量法”經驗介紹現場會。會議由副省長仇友文主持,各市、縣委的財貿局長和糧食局長,以及部分縣委書記、縣長、農村人民公社黨委書記、社主任、管理區總支部書記、人民公社食堂炊事員等共500多人參加。大虎山衛星公社黨委第一書記王玉林在會上介紹了“苞米食用增量法”的經驗,黑山縣委第一書記王樹森在會上介紹了全縣推廣這一經驗的情況。與會人員參觀了“苞米食用增量法”的操作過程,親口嘗試新法做出的各種飯食。經過聽、看、吃等一條龍實踐,與會人員一致肯定了黑山縣的經驗,並要求立即在全省推廣。會後,中共遼寧省委、省政府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書記或市長、縣長掛帥,推廣“苞米食用增量法”,並在學習“黑山經驗”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做飯方法。
1959年6月1日,遼寧省委還專門向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遞呈了報告。報告認為:“‘苞米食用增量法’可以提高出飯率百分之五十——八十,並且做出來的食品好吃、容易消化、營養價值也大為提高。真正做到‘吃飽、又節約’。這是苞米食用方法上的一個重大革新。”報告總結了四條經驗:一是節約了大量的糧食。僅黑山縣一年就可節約糧食7375噸。全省一年預計可節約糧食35萬噸,不動一鐮一鋤取得了“大豐收”。二是大大提高了苞米飯的質量和營養價值。“‘苞米食用增量法’使苞米澱粉顆粒部分轉化為糖,胚部的脂肪和米仁油因受熱而游離,就散發出一股苞米所固有的芬香。所以,吃起來,好吃、營養價值大、抗餓。”三是既衛生,“又容易消化,老年人、小孩、病人(尤其是胃病)吃了不出毛病。可以減少胃腸病,不習慣的人吃了也不燒心,不胃酸”。四是鞏固了集體食堂,鼓舞了民眾的積極性。由於民眾對食堂的“苞米食用增量法”很滿意,勞動積極性提高,出勤率增加了30%,現已達到100%。最後,報告認為:“‘苞米食用增量法’是一種重要技術革新,是一種科學的做飯方法,無論在政治上或經濟上,意義都是很大的。”儘管報告中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如“抗餓”與“容易消化”、“脂肪和米仁油受熱游離”與“營養價值大為提高”等,但在“大躍進”的年代裡,沒人認真推敲該報告的邏輯問題。推廣
遼寧省委的報告立即引起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重視。在全國糧食短缺日益嚴重的形勢下,“黑山經驗”無疑是及時雨。毛澤東讀完報告後非常興奮,立即作了同意轉發全國各地研究試行的批示。1959年6月3日,中發(59)520號檔案將遼寧省委的經驗報告轉發給各省、市、自治區黨委,並要求各地參照遼寧省的做法進行研究和試行,還要求各地對別的糧食也進行試驗。但一方面由於一部分人認為這種“技術革新”無非是食品體積的膨脹和水分的增加而已,勞民傷財,意義不大;另一方面也由於1959年廬山會議後,全國掀起一場“反右傾”運動高潮,一定程度上衝擊了中共中央(59)520號檔案的貫徹。因此只有少數地方進行了試驗。儘管全國各地對中共中央(59)520號檔案貫徹不力,但遼寧省對此卻情有獨鍾,始終把“苞米食用增量法”當做政治運動來抓。中共中央檔案下發後,遼寧全省上下倍受鼓舞,“各地黨委遵照中央指示精神,結合具體情況,一方面發動居民,大力推廣黑山縣‘苞米食用增量法’經驗。另一方面又發動了炊事人員動手、動腦,大膽地對各種糧食進行增量試驗,開展了做飯技術革新運動。經過三四個月的時間,糧食食用增量方法又有許多新的創造,進一步證明,不僅苞米的做法有很大潛力,一切糧食也都是有潛力的”。與此同時,各糧食、科研、衛生等部門也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對“糧食食用增量法”進行研究和試驗。雖然各研究機構提出了一些異議,但由於受“大躍進”運動的大氣候的影響,總體上還是持肯定態度。196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又收到《中共遼寧省委關於開展做飯技術革新運動的報告》,報告總結了幾個月來遼寧各地貫徹中央(59)520號檔案的情況,進一步肯定了“糧食食用增量法”的可行性。報告指出:不但苞米可以增量,而且其他糧食都可以增量,只要經過:泡、燙、榨、發(酵)、磨,都能增量。為了慎重起見,中央要求中國科學院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共同論證“糧食食用增量法”的科學性。1960年3月初,中國科學院、糧食部、衛生部等有關單位召集有關人員和研究專家,專門召開了以“糧食食用增量法”為主題的研究座談會。各科研機構和與會人員普遍認為:“從現有的實際推廣經驗和研究資料來看,增量法確實是一個先進的方法,是廣大人民民眾革新烹調技術的一個偉大創舉,也是計畫用糧,節約用糧,吃得飽,吃得好,吃得省,吃得衛生的極為重要的措施,值得大力推廣。”1960年3月25日,中國醫學科學院營養學系專門出具了一份《關於主食增量烹調法的科學研究資料》。該研究資料從三個方面說明了主食烹調增量法的優越性:一是從澱粉膠粒膨脹的角度闡明了增量法可以多出飯的科學道理。二是肯定了食用增量法主食能節約糧食,對人體健康是良好的。三是增量法可以更多地保存營養。最後的結論是:“主食增量法是具有很多優點的,無論從廣大民眾實行的效果或是從科學的觀察上看,都證明了它可以節約糧食。營養可口,保證健康。因此各地推廣增量法的民眾運動應當堅持進行下去,不斷鞏固、提高。”研究機構的“科學結論”加速了中央推廣“做飯技術革新運動”的步伐。1960年4月1日,中央下發中發(60)300號檔案,轉發《中共遼寧省委關於開展做飯技術革新運動的報告》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關於主食增量烹調法的科學研究資料》。比較中發(59)520號檔案和中發(60)300號檔案,中發(59)520號檔案對“糧食烹調增量法”還帶有探討研究的態度,中央只將遼寧省的經驗提供給各地研究試行,並強調在試驗推廣時,一定要預先防止主觀主義和命令主義;而中發(60)300號檔案則明顯持肯定態度,要求各地首先在公共食堂和熟食業切實試辦、推廣並將試辦經驗認真研究,作出總結,報告中央。同時,中發(60)300號檔案對各地五花八門的叫法進行了規範,統稱為“糧食烹調增量法”。中發(60)300號檔案下發後,全國各地掀起了一場試驗各種糧食增量法的熱潮。一方面由於中共中央紅頭檔案的作用,各地領導不敢等閒視之,都將“糧食烹調增量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另一方面也由於當時全國各地糧食更加緊缺,解決糧荒問題已經刻不容緩,無論是各級領導,還是人民民眾,都希望糧食能增量。加上當時各地正在大辦集體食堂,有條件進行各種糧食增量試驗。因此,被擱置半年多的“糧食烹調增量法”正式在全國廣泛推行。終結
儘管“糧食烹調增量法”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得以廣泛推廣,但在實踐中卻遭到不同程度的反對。反對意見最大的是廣大農民和工人。作為體力勞動者,沒有足夠的飯量是無法堅持長時間的重體力勞動的。食品體積膨脹增大了,數量卻減少了,從總體上說,吃在肚子裡的東西少了,怎么會耐餓呢?他們說:用“糧食烹調增量法”做的飯,吃起來覺得飽,乾起活來容易餓,“嬌小姐中看不中用”,騙人的把戲。而且做頓飯又泡、又蒸、又磨、又發,增加了多道工序,既勞民又傷財。北京市委第二書記劉仁也指責說:“一兩糧食蒸來蒸去不還是一兩糧食嗎?”“淨出麼蛾子(北京話,指壞主意——筆者注),叫人吃這個行嗎?”一些從事營養學研究的專家學者也公開指出:這種做法會使維生素不同程度地流失和破壞,得不償失。雖然說各種糧食在機械的作用下,大量水分子滲透到食品分子中去,使食品的體積增大了,但食品分子的數量和質量並沒有增加。從表面上感覺食品體積膨脹了,食後胃腹有某些充實感和腫脹感,但一定數量的食品,其熱量是一定的,這是事物的本質屬性,人為作用是無法改變這一客觀規律的。事後專家們分析了當時的情況,認為“糧食烹調增量法”之所以能引起中共中央和各級領導的重視,並得以廣泛推廣,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的心理作用,也就是說在糧食極度匱乏的年代中人們的一種預期心理,與科學原理毫不相干。轟動一時的“糧食烹調增量法”並沒有真正解決當時中國的糧食短缺問題,卻引發了三個方面的不良後果:一是助長了浮誇風。在貫徹中共中央兩個檔案過程中,各級黨委政府為了總結經驗,作出成績,推出了名目繁多的“糧食烹調增量法”;為了說明本單位的“糧食烹調增量法”效果顯著,肆意誇大事實,虛報、瞎報成效。在向中央的報告材料中,各省都說推廣“糧食烹調增量法”後,糧食節約了幾百幾千萬噸。這種浮誇風破壞了黨的實事求是精神,損害了黨的作風,搞亂了人們的思想,加劇了“左”傾錯誤的發展。二是浪費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和物力。從個別食堂的成本估算,一頓飯多泡、多蒸、多煮損物耗並不大,但如從全國數以萬計的集體食堂所浪費的能源、人力和物力看,那將是一筆無法估量的損失。三是誤導了中央的決策。從“黑山經驗”和各省、市、自治區的報告看,“糧食烹調增量法”功效無比,無論是從政治上說,還是從經濟上看,意義都很重大。各地通過“做飯技術革新運動”這一渠道奪取意外的“糧食大豐收”,數量也極其可觀。因此,中央堅持“三面紅旗”,繼續“大躍進”也在情理之中了。教訓是極其深刻的。教訓
歷史事實證明,從根本上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必須遵守客觀規律,努力發展生產,增加糧食和其他副食品的總量。經過一年多的折騰,深刻的教訓終於使中央高層領導頭腦逐漸清醒起來,並及時採取了相應的措施。1960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恢復農民自留地的決定,以調動廣大農民生產自救的積極性。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八屆九中全會,通過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國民經濟調整方針,通過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以緩解經濟困難。同時,中央重新提倡調查研究和實事求是的精神,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浮誇風,初步糾正了“大躍進”運動和廬山會議以後的“左”傾錯誤,從而使名揚一時的“黑山經驗”不攻自破。同年6月,中共中央又作出解散公共食堂的決定,“糧食烹調增量法”失去了賴以存在的物質載體。至此,轟動一時的“做飯技術革新運動”,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朵無果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