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偏將軍官名始於春秋,在將軍中的地位較低,多由校尉或裨將升遷,無定員,三國均置,屬第五品。歷史人物
歷史上最著名的偏將軍當屬三國時期劉備集團的關羽、馬超、趙雲,曹氏集團的徐晃、于禁、張郃。雖然在《三國演義》里,這前三人都是五虎上將之一,後兩人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五子良將之一,但在此以前,這五人都做過偏將軍。關羽,投降曹操,隨軍斬殺顏良,文丑被曹軍擊殺後,被封為“漢壽亭侯、偏將軍”,劉備奪取西川後,關羽被封為蕩寇將軍,劉備漢中稱王后,升為前將軍;馬超,父親馬騰被朝廷征為衛尉,朝廷“以(馬)超為偏將軍,封都亭侯,領騰部曲”,歸降劉備後,被封為平北將軍,劉備稱王后,升為左將軍,劉備稱帝後,升為驃騎將軍;趙雲在劉備占據荊州以後,一直都是偏將軍領桂陽太守,劉備稱漢中王后,升為翊軍將軍,隨後經歷:中護軍→征南將軍,後來諸葛亮北伐失利,趙雲上表自貶,降為鎮東將軍,後升為鎮軍將軍。三國的軍職應該是: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四征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雜號將軍→偏將軍。
公元200年,徐晃隨曹操擊敗了徐州的劉備,又隨曹操擊敗顏良,攻克白馬,進至延津,在此擊殺文丑,被拜為偏將軍。以後歷任橫野將軍、平寇將軍。曹丕稱帝後,被拜為右將軍。死後諡號壯侯。
公元200年據守官渡與袁紹以土山相對,袁紹令士兵向曹操營地放箭,死傷甚多,士兵懼怕。于禁督守土山,力戰激勵士氣。擊敗袁紹後遷偏將軍。
張郃初投曹操即被拜為偏將軍,後歷任平狄將軍、蕩寇將軍。曹丕稱王后,被拜為左將軍。之後,累戰功,官拜征西車騎將軍。死後諡號壯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