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3》

《倩女幽魂3》

《倩女幽魂3》為《倩女幽魂Ⅲ:道道道》,是徐克和程小東合作的《倩女幽魂》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部,於1991年上映。該部由程小東、徐克導演,除了張國榮和午馬未參演外,本片主演陣容依舊由王祖賢、劉兆銘、張學友、劉洵等前2部的原班人馬組成,並邀請了梁朝偉、利智等演員加盟。內容和前兩部有過類似,都屬於人鬼情未了的故事。本片劇情發生在第一部的一百年後,小和尚十方跟隨師傅白雲大師護送金佛,夜宿蘭若寺,時逢樹妖姥姥復活不斷作惡,遂展開人鬼妖魔大鬥法。該片於1992年獲得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多項提名。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倩女幽魂3》 《倩女幽魂3》
《倩女幽魂3》 《倩女幽魂3》
小和尚十方(梁朝偉飾)隨師父白雲(劉洵飾)護送金佛去五台山。路上偶遇痞子道士燕赤霞(張學友飾)殺死強盜無數,三人結下樑子。十方與師父夜宿鬼寺蘭若寺。師父外出打探時,十方遭遇女鬼小卓(王祖賢飾)。十方不受其誘惑,二人爭鬥,十方念咒將其制服,但仍好心將其放走。十方將金佛不慎丟失,找到後已破成兩段,樹妖姥姥趁機發難,白雲被活捉。
十方在小卓幫助下逃出,外出求人修補金佛卻不幸被騙。幸得再遇小道士燕亦霞,得其相助。小卓死敵小蝶(利智飾)出擊勾引二人不成,惱怒之際識破小卓與十方的計畫,引姥姥到三人藏匿之處。十方在小卓再次幫助下逃出,並救得師父,小卓卻被姥姥抓回折磨。十方與燕赤霞掘出小卓骨灰逃出蘭若寺,但姥姥已布下天羅地網,眾人危在旦夕,最後關頭,十方化成佛祖金身,對付樹妖。

角色簡介

張學友

性別:男
生日:1961年7月10日
星座:巨蟹座
籍貫: 天津
身高:1.78米
血型:B型
喜好: 游泳籃球、唱歌
專長: 吉它、唱歌
其他:性格:開朗、樂觀 
學歷:中學預科 
嗜好:游泳、籃球、唱歌 
語言: 廣東話、英語、 國語
初戀年齡:20歲 
擇偶條件:可愛、溫柔 、率直 
家庭狀況:父母、兄長、1妹 、太太、女兒 
尊敬的人:父母 
第一份工作:香港貿易發展局工作 
喜愛的運動:游泳 
喜愛的電影:《Shinning》 
喜愛的動物:馬 
喜愛的食物: 雪糕、皮蛋、 豆腐、雞肉 
討厭的食物:牛肉 
喜愛的顏色:白色 
喜愛的地方:家 
嚮往的國家: 中國
最難忘的事情:獲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亞軍 
喜愛的歌星:Deep Purple、Barry Manilow、 譚詠麟 
喜歡演員: 周潤發勞勃狄尼洛 
喜愛的 電視節目類型:科幻影集 
印象深刻的電視劇:X—FILE 
最愛的電影類型:愛情和科幻的 
最想合作的中外歌手:Elton John 
最想嘗試的表演方式:自由一點那種 
對事業的自我期許:再做好一點吧 
常閱讀的書籍類型:佛書 
對自己最有幫助的一本書:太多了,不能挑一本 
座右銘:對人隨緣,對事隨心 
難忘的人生階段:難過的時間 
自我的人生目標:做一個“好”人 
請寫一句鼓勵的話:努力吧 
保持年輕的秘方:年輕的心,好的體魄 
最想感謝的人:媽媽和爸爸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被媽媽打到拖把棍了都斷了。 
喜歡到的地方:屋企(家裡) 
喜愛的穿著方式:隨便 
最喜愛的國家:每一國家均有一些可取 
最喜愛的城市: 東京
最想去的旅遊地點:東歐 
喜愛的口味:甜 
尊敬人物:父,母
(一)一千個傷心的理由———“苦”是音樂的里程 
苦,是人生的歷練。最招人疼的往往是受苦的人、苦而奮發的人。 
張學友高中畢業後曾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國泰航空公司。由於不滿小職員的單調生活,學友感到失落和惆悵。1984年他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憑一曲《大地恩情》,由一萬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 冠軍寶麗金唱片公司對張學友的歌藝欣賞非常,與之簽約為旗下歌手,全力推薦這位樂壇明日之星。從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微笑》開始,張學友開始了他的星路歷程。8個月後,他再次推出專輯《AMOUR/遙遠的她》,而且備受好評。 
但是,學友的出道卻有那么一點點生不逢時。八十年代中期,正是 譚詠麟張國榮“殺”得不可開交的時期。張學友的唱功不是不精湛,聲線也不是不迷人,可是在譚詠麟、張國榮兩顆巨星的掩映下,任他再出色,也耀不到你的眼睛。曾幾何時,張學友也一度低迷,愛上酗酒,留連夜店,惹是生非。1988年更因一些負面新聞形象大損,在出席某活動時竟然一出場就噓聲四起。後來,學友再次奮發圖強,為了轉變對自己極為不利的處境,他努力戒酒,調整心態從頭再來,之後才逐漸火起來。在這個存在著眾多靠臉蛋、靠耍酷、靠賣弄噱頭、靠炒作的青春偶像的圈子裡,他只是靠他的歌聲證實他的實力。我們不能稱他為青春偶像,因為他有著青春偶像們所不具備的演唱實力。也正是因為他的不再青春,他曾經被台下的觀眾高呼“退休”。一路走來,就如同荷馬敘事詩《奧德賽》中的主人公尤利西斯的長途回鄉之旅,充滿了挑戰與艱辛。張學友憑著他的毅力披荊斬棘,成就了這一段光輝的旅程。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二)一顆不變心———“淡”是樂觀態度 
執著與恆久最有資格與愛相依。 
面對事業的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張學友似乎看得很通透。他總是以平常心去面對,用淡然的態度處之。在經歷過的日子裡,他一直在積累著過去,思考著未來,尋找著生活的意義。家人的支持和責難,朋友的鼓勵和傷害,歌迷的留下及離去,公司的吹捧和忽視,大眾的喜愛和厭惡,上天的眷顧和唾棄。成就了今天的學友。他把自己比作一隻將要破繭而出的飛蛾,他說:“今天的我不怕面對失敗,因為我知道他日我必定會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會感到驕傲,因為我知道它將挫敗我。”“今天我不怕面對黑暗和未知的將來,因為我知道我將從它身上學習到更多,從而帶我到更新更遼闊的空間。我知道最終我將像飛蛾般,撲向光明,進入永恆,那又何懼,我並不孤獨。因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謝你教給我的” 。
經歷了迷失的階段,張學友的收穫不只在名利的範疇,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磨練。現在的張學友只是堅持唱好他的歌。對於他的事業,他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唱到70歲。
(三)天下第一流———“甜”是收穫的心情 
成功是你的,收穫是我們的。 
雖然經歷了不至今, 張學友已經推出了數十張專輯,從1985年的《月亮灣》、《情已逝》到2000年的《當我想起你》、《一生一火花》,他以他那富有磁性的歌聲伴隨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成長。他的 《吻別》,《情網》,《忘記你我做不到》等都是我們琅琅上口的經典歌曲。所以有人說:“只要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歌聲;只要有愛情,就有張學友的歌聲陪伴你。”在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張學友用他至真至情的聲音和爐火純青的手法演繹了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情歌。張學友將他生命中所有的起伏跌宕,都化成了穿透人心的音樂力量,在人們心中熊熊燃燒。 
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以他濃烈的聲音激情擁抱民眾,他的歌總是從感覺到內心一氣呵成,給聽眾帶來心靈的震撼。儘管學友的歌有各種不同的類型,但是他淋漓盡致的表現功力總是能夠把每一首情歌的獨特風格表現出來。張學友以其最擅長而又極富感染力的唱腔,將《吻別》、《等你等到我心痛》、《情網》等歌曲仿若懺悔般深刻的傷痛及無奈,一波又一波地推進聽者的心中,成為多少人深夜裡的拭淚毛巾。對於《夕陽醉了》、《想和你去吹吹風》、《祝福》這些內斂中帶著極致的洶湧澎湃的感情的歌曲,學友運用其渾厚深刻的嗓音,完全真實地呈現了歌曲中蘊涵的熾熱的感情。而在演繹像《頭髮亂了》、《餓狼傳說》這樣的快歌時,張學友用他輕快奔放熱烈的演唱方式,配合歌曲的氣勢澎湃的節奏,也讓人沉溺其中,無法抽離。 
(四)頭髮亂了———“辣”的舞颱風范 
不管是歌藝還是舞台表演,張學友都一直在努力著。在商業社會中藝人需要練就的,他都去努力,比如跳舞。回顧張學友過去的十幾年,我們會發現以前他只會站著“乾唱”,而漸漸地比較會跳舞,也能夠駕輕就熟地製造舞台氣氛、很好地與觀眾溝通了。為了學好跳舞,他曾經專門請來老師為他編舞。 
對於演唱會,他認為最難控制的是現場氣氛,但是學友的努力是成功的。現在他在演唱會上的一舉手一投足總能引起聽眾的熱烈回應。這次的世界巡迴演唱會,除了近乎完美的舞檯燈光、音響、舞台效果,張學友華麗的舞步也是整場舞台氣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整場演唱會的一個亮點。不論是爵士舞、現代舞還是充滿異域風情的印度舞,張學友瀟灑的舞步都讓在場的觀眾大吃一驚。對椅子、水瓶等新鮮道具的套用也讓人感覺到了動感勁舞中的新穎編排。現場張學友每一次不經意的扭腰、提臀、擺胯,都會令在場的歌迷們尖叫不已。張學友一連串全情投入的勁辣熱舞使整個舞台動感十足,也讓台上的他更增添了一份成熟男人的熱烈與妖媚。四十男人,不易呀。
(五)不想這是場戲———“電”是心靈的觸動 
雖然演戲不是學友的老本行,但是作為一名藝員,張學友還是有不少“觸電”的經歷。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全情投入地演好每一部戲。1986年張學友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靂大喇叭》。劇中張學友的戲分雖然不多,但他揮灑自如的表演,給歌迷、影迷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在第二部影片《痴心的我》中,張學友就擔任了主角,其中也有出色的表演。由於學友憨厚老實的長相,再加上他的笑容和眼神中總是帶著一絲單純與靦腆,之後喜劇戲約不斷。他又先後接拍了《天賜良緣》、《八星報喜》、《意亂情迷》等一些比較賣座的喜劇片。1988年,張學友在電影《旺角卡門》中改變了戲路,飾演一個不務正業的“爛仔”。張學友投入、出色的演出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導演楊帆評價他說:“演戲很投入,人聰明,導演要求的表情都能做好,是個極有魅力的年輕演員。”憑藉在《旺角卡門》中的精彩表現,張學友贏得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殊榮。 
人到中年,張學友接拍了許鞍華導演的《男人四十》。雖然聲名顯赫的張學友無法完全感受到小人物林耀國在生活中的種種心態,但是跨入不惑之年的張學友和林耀國多少有些共同的感慨和疑惑,他把林耀國內心的複雜和心中的悲涼表達了出來。張學友的表演很細緻,他常常含著背半望著地走,他不刻意壓低聲線不刻意扮老成,但是他演出了四十歲男人的情懷,那是神似,而不僅僅是形似。在劇中,張學友不像以往那樣是一個搞笑的角色,他表現得中規中矩,但是他把在歲月和現實面前有著太多疑問太多執著太多不甘心的林耀國的微妙感情詮釋了出來———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 
(六)愛是永恆———“情”是不變的主題 
1996年,當張學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拉著羅美薇的手步進了結婚的禮堂,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愛情馬拉松。在 四大天王紅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張學友是唯一一位讓女友曝光,也是第一位開花結果的人。張學友是一個對事業負責,也對愛情負責的藝人。要知道,在演藝圈中,想要歌迷和女友都很好地照顧到,不是一件容易把握的事情。難得的是,他們的戀情早已經眾所周知,而學友的事業也在穩定中發展。他們兩個,郎有情,妹有意,而且從來不鬧緋聞。他們雙方彼此對對方的認定,使得學友情場得意,演藝事業更是意氣風發。僅從這一點來看,不難看出張學友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男人。他最可愛的一點,就是他用情很深也很真,他和 羅美薇的愛情即是佐證。 
張學友和羅美薇在合作電影 《痴心的我》時墜入情網。交往初期,張學友還沒有走紅。個性溫婉的羅美薇陪著他走過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當他在歌壇不如意、常常酗酒澆愁的時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邊,不斷地安慰他,鼓勵他,讓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壇上站立起來。回想起那段日子,學友說:“在我最潦倒的時候,我看到了美薇對我的真愛。” 
張學友和羅美薇的戀愛過程,也和普通人一樣,經歷了甜蜜、爭吵,直到現在的平淡。他們的愛情冷暖,和普通人沒有兩樣。結了婚以後,學友和美薇的婚姻生活像一般人一樣圍繞著柴米油鹽。但是,生活本來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它的味道。張學友說自己是一個專一的人,看他和羅美薇走過的這段愛情歷程,我想沒有人會懷疑它的真實性。 
(七)每天愛你多一些———“慈”是父親的心 
張學友有了個寶貝女兒,人們對他在歌壇的要求似乎也在一夜間放得寬鬆。歌迷不會再當真去責怪一個可愛女孩的爸爸不求上進。當然,在張學友的眼裡,家庭可能確實比事業還要重要,他喜歡家庭給他帶來的安全感。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飯,天南地北地、無憂無慮地神聊是他的一個很大的夢想。所以現在的學友是有女萬事足,為了妻子和愛女,這兩年他也低調了很多。每次一提起他的寶貝女兒瑤華,他都會笑得合不攏嘴,一副慈父的模樣。為了讓愛女住得舒適,學友還將淺水灣的舊居重新布置,全部家具換新,一切事務交給掌管財政大權的老婆大人親手包辦。雖然很忙,但是學友總是希望有時間留在家裡陪女兒,替她拍照、量高。 
看來,現在的張學友已經完全投入到父親的角色,這倒確實讓人欣賞。我們希望歌神多點時間放在音樂上,同時也喜歡看到他多一份心思放在女兒身上,這還真是一對矛盾。 
(八)走過1999———“懸”的感覺讓歌迷好怕 
張學友在2000年出過一張專輯《走過1999》,唱著“世紀末情歌”,仍走大眾化路線,但專輯並未給人留下太深印象。隨後女兒降生,歌神似乎從歌壇銷聲匿跡了,仿佛真的躲進了家庭的小天地,知足地過起三人世界生活了。歌迷們失落地開始指其“不求上進”。再加上張學友近年來一直備受鼻敏感症困擾,病情更有惡化跡象,嚴重影響他唱歌時的聲線。在當時的一場“拉闊音樂會”上,曾罕有地失準,在唱《捉迷藏》時,竟唱不到高音部分,且有走音情況出現。唱《她來聽我的演唱會》時,學友唱了一會突然唱不出聲,一度停下來並要求重唱。張學友魅力指數急劇下跌,其藝途幾乎命懸一線。 
要知道張學友十多年來以一把雄渾磁性的嗓子享譽樂壇,大鼻子出了毛病可不是小事!為了不致惡化,學友自受鼻敏感困擾後,已刻意減少工作量,除了唱片減產,上台表演次數也大大減少。
學友曾請觀眾不要嫌棄他失準,他說:“我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沒辦法”雖然學友說來態度輕鬆,但卻令人感慨。觀眾反應仍極之熱烈,頻頻鼓掌大力支持。好在他終於挺過來了,2002世界巡演,一氣呵成將有十多場個唱,張學友給足了專業精神,歌神大旗終究沒有倒下。 
(九)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夢”與尊嚴在延伸 
有夢的人是停不住的。張學友並沒有打算安度中年,他還想自組公司,還想為別的歌手製作專輯,還想為女兒寫歌,他要與女兒一起唱歌,他要唱到70歲。一個男人堅強地續寫著他的夢想與尊嚴。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友的歌也逐漸變得更加深沉和成熟。從當年激情澎湃地高唱《情網》、《吻別》的張學友,我們聽到了年輕人所特有的傷情與堅持。到現在他的《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我們卻發現他明顯,面蒙著一層輕紗似的情歌了。它已經有了明顯的屬於張學友的淡然,即使是無奈的結果,也不會有太多的外露的悲痛,有的只是難捨的輕輕的感慨。但是,不管學友的歌怎么變化,自由地投入感情去唱是他的最大特點,他的很多歌曲都因為他出神入化的演繹而具有了永恆的魅力。 
(十)祝福———“友”是朋友間的愛 
張學友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家庭上都堪稱娛樂圈中的楷模,一直備受稱讚。他的好友庾澄慶就曾經公開表示要向學友學習“持家之道”。同是實力派歌手,蘇永康對於學友稱讚有嘉:“我不敢跟張學友相提並論,他是歌神。差不多的背景是:我們都是以唱歌為主的歌手,不必要的花邊新聞比較少。我們都承認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家庭,但是有一點我非常嫉妒和羨慕他:他已經有孩子了,而我還在努力當中。我很敬佩他,他的很多言行舉止都是我學習的對象,比如他覺得對歌手來說最重要的是音樂,我非常認同。”對於學友的歌藝,連譚詠麟有這樣的評價:“雖然沒有青春的年紀和偶像的面孔,但是他是實力派的歌手。他的音色、資質、潛力和性情都不是如青花般的,燦爛過了就凋謝,他會像細水長流,無休無止地在歌迷心中逐漸加重分量。”。
歷年專輯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梁朝偉

《倩女幽魂3》 《倩女幽魂3》梁朝偉
英文名稱:TONY LEUNG CHIU WAI 
性別:男 
生日:1962.6.27 
星座:巨蟹座
出生地點:香港
花名:偉仔 
籍貫:廣東省台山
生肖:虎 
學歷:中學 
婚姻狀況:未婚 
嗜好:滑水、看書、游泳、曬太陽 
優點:數不勝數
缺點:有嗎
家庭狀況:母、妹 
曾從事職業:送貨員、售貨員、會計等 
最喜歡的運動:賽車、滑水、桌球 
最喜歡的顏色:藍 
最喜歡的歌手: 張學友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喜愛的明星: 周潤發
最喜歡的電影作品: 《大國民》《死在威尼斯》《十誡》 
最喜歡的作家:三島由紀夫、沈從文 
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死在威尼斯》 
最喜歡的歌曲: 《梁祝》 格言:腳踏實地 
最討厭的事情:說謊
八十年代無線五虎將之一(其他四人包括: 劉德華湯鎮業黃日華苗僑偉)
梁朝偉和妹妹由母親獨自撫養成人。1982年加入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成為一名電視演員,1983年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第11期,梁朝偉一開始主持兒童節目《四三零太空梭》節目。不久轉入話劇組。拍劇集《香城浪子》、 《鹿鼎記》《楊家將》、《新紮師兄》、《倚天屠龍記》、《絕代雙嬌》、《挑戰》、《大運河》、 《俠客行》等。等電視連續劇逐漸出名,但他並不挶限於喜劇片,在之後的《悲情城市》(1989)、《喋血街頭》(1990) 等電影的表演中有多面表現。(據梁朝偉的說法,他原本對演藝圈並無興趣,是因為受到友人周星馳的慫恿才報名參加徵選。沒想到梁朝偉一試即中並迅速走紅,而周星馳則等待了約八年之久才成名)。
曾拍電影《青春差館》、《銀行風雲》、《地下情》、《人民英雄》、《獨行俠》、《悲情城市》、《碟血街頭》、《殺手蝴蝶夢》、《阿飛正偉》等。
1987年憑《地下情》一片獲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曾在 台灣出版專輯唱片《我心中有愛》
稱雄坎城影展的梁朝偉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梁朝偉正式踏進演藝界,始於1982年加入無線電視 演員訓練班。在TVB多年,演過《新紮師兄》、《鹿鼎記》等多部膾炙人口的經典電視劇。當年曾與張曼玉合作,憑藉《新紮師兄》一片嶄露頭角;演出《花樣年華》又遇上“舊情人”  張曼玉,果然不負天意,重新擦出動人火花,真該好好感謝張曼玉。
自88年起投身電影圈,梁朝偉再憑《殺手蝴蝶夢》(88年)及《人民英雄》(90年)兩度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勢頭銳不可當。
這之後,與王家衛的合作更令他的演藝事業如日中天。94年,梁朝偉在 王家衛執導的《重慶森林》中飾演一個喜歡自言自語的深情警探,一舉橫掃當年的港台電影界,喜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及台灣金馬獎兩大影帝殊榮;98年再次憑《春光乍泄》榮登金像獎及金紫荊獎影帝寶座。
這次助他榮登國際影帝的還是王家衛,可見王家衛是他的另一個福星。如果有人問梁朝偉自認為從影以來最精彩的演出是哪一部,以前會是《春光乍泄》,現在則要改為:《花樣年華》。
另外,因為梁朝偉的英文名也是Tony Leung,常被外國傳媒誤認為是梁家輝。
梁朝偉-9次-第三十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三屆香港金紫荊獎,第五十三屆坎城電影節,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八屆香港金紫荊獎,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四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迷上眼睛會放電的男人梁朝偉
難得見到梁朝偉笑得燦爛的表情,卻沒有膽量和他的電眼對視。最愛的是他的憂鬱,總想救他於苦海,卻不自覺在他的內斂中沉陷。看上《花樣年華》中的梁朝偉,沉醉般的罪;愛上《春光乍泄》中的多面 男人,綻放般的喜;跟上現實中的羞澀男人,親昵般的美。
參演電影
色戒(2007)易先生
赤壁 (2007) 周瑜 
傷城 (2007) 
韓城攻略 (2005) 
醉槍 (2005) 
2046 (2004) 
地下鐵 (2003) 
幸運超人 (2003) 
行運超人 (2003) 
無間道3 (2003) 
無間道 (2002) 
天下無雙 (2002) 
英雄 (2002) 殘劍 
花樣年花2同居蜜友 (2001) 
同居蜜友 (2001) 
俠骨仁心 (2001) 
有情飲水飽 (2001) 
東京攻略 (2000) 
花樣年華 (2000) 
暗花 (2000) 
玻璃樽 (1999) 
海上花 (1998) 
逾時空要愛 (1998) 
流氓醫生 (1998) 
每天愛你8小時 (1998) 
春光乍泄 (1997) 
黑獄斷腸歌之砌生豬肉 (1997) 
最佳拍檔之醉街拍檔 (1997) 
偷偷愛你 (1996) 
洪興仔之江湖大風暴 (1996) 
江湖大風暴 (1996) 
救世神棍 (1995) 
三輪車夫 (1995) 
等著你回來 (1994) 
重慶森林 (1994) 
東邪西毒 (1994) 盲武士 
神龍賭聖之旗開得勝 (1994) 
新仙鶴神針 (1993) 
正牌韋小寶之奉旨溝女 (1993) 
三個夏天(又名:哥哥的情人)(1993) 
正牌韋小寶奉旨溝女 (1993) 
新難兄難弟 (1993) 
新流星蝴蝶劍 (1993) 
異域之末路英雄 (1993) 
情人知己 (1993) 
風塵三俠 (1993) 
反斗馬騮 (1992) 
亞飛與亞基 (1992) 
辣手神探 (1992) 
踢到寶 (1992) 
五虎將1991 (1991) 
千王1991 (1991) 
沙灘仔與周師奶 (1991) 
魔畫情 (1991) 
倩女幽魂Ⅲ:道道道 (1991) 
阿飛正傳 (1991) 
何日君再來 (1991) 
豪門夜宴 (1991) 
五虎將之決裂 (1991) 
中環英雄 (1991) 
喋血街頭 (1990) 
忠義群英 (1989) 
殺手蝴蝶夢 (1989) 
悲情世界 (1989)林文清 
俠客行 (1989) 
悲情城市 (1989) 
鐵甲無敵瑪利亞 (1988) 
大都會 (1988) 
絕代雙驕 (1988) 小魚兒 
人民英雄 (1988) 
大運河 (1987)虬髯客 
倚天屠龍記 (1986) 張無忌 
癲佬正傳 (1986) 
地下情 (1986) 
楊家將 (1985) 楊七郎 
青春差館 (1985) 
鹿鼎記 (1984) 韋小寶 
北斗雙雄 (1983)江浩文 
海上花 
千王爭霸賽 
花心大少爺
所獲獎項
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人民英雄》
第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殺手蝴蝶夢》 
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重慶森林》 
第三十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重慶森林》 
第三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春光乍泄》 
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春光乍泄》 
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花樣年華》 
第53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康城影展)影帝《花樣年華》 
第八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無間道》 
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無間道》 
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無間道》 
第四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無間道》 
2004年度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最佳男主角《2046》 
2005年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佳男主角《2046》 
第2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焦點演員《花樣年華》
唱片 1994年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生力獎 
2000年《梁朝偉眼中的花樣年華》獲雪碧——我的選擇全國至尊金曲、最佳合唱歌曲等三個獎項 
2001 音樂風雲榜 年度最佳影視歌曲 
其他
香港1999年最傑出衣著獎、傳媒眼中最傑出衣著人事 
2000年美國《時代》(《TIME》)雜誌十大風雲人物第8位 
2000年美國《人物》(《PEOPLE》雜誌最性感新人、入選全球最美麗的50人 
1999年香港渣打銀行白金才俊獎 
某跨國公司評選的亞洲最另類男士 
在2001年香港政府舉辦的香港電影從業人員表彰會上獲董建華嘉獎
關於自己
除了拍戲,我不知道自己在乾什麼。
基本上,我是個挺悶的人,不求上進、任性,又孩子氣,又沒想過改變自己。
沒辦法,我會覺得人總要想辦法去對付自己 。
就是突然有一天我覺得:‘啊!總不能這樣下去,是不是該有計畫一點?對!沒錯!'就這樣覺得頹廢夠了,就出來了。
因為我發現如果不是很有方向,如果一直沒有推自己的時候,你很難發揮自己潛在的很多能力。既然擁有那么多……恩……才能吧,也算是一份老天給的禮物,會想用個方法逼自己把它發揮出來,看看自己在這個行業里究竟能做到多少。
我覺得人有很多面,我也有很幽默的一面,只不過我在不同的角色裡面調整自己的性格,或者說在不同的角色里把不同的特點放大或縮小。
我覺得沒什麼公眾形象啊,反正是人一個。
關於生活
因為我想感覺一下清醒的感覺會是怎么樣,當你有一段時間很清醒的時候,整個人都不一樣。我覺得作為一個演員也應該去體驗一下。這很有意思,每天很早起床,6點鐘去跑步做運動,正常睡覺,不喝酒,腦子裡想的東西讓你整個人都會變化,與之前睡覺到下午2、3點起床呀,天亮才睡覺,一起床就頭痛,然後腦筋沒有那么清醒等等,是很奇怪的兩種狀態。我覺得為什麼不試試看呢?有的時候我喜歡清醒,有的時候我喜歡不清醒。最重要我覺得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實從小到大,我都不覺得有什麼事大不了,沒有什麼東西會讓我不想活。而且我很怕死,我覺得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如果死掉了,我會覺得很不服氣。其實我覺得死是一件很懦弱的事,因為你完全沒有能力去面對,你才會想死。我相信什麼事情都可以解決,但是最起碼你要敢去面對,而我是不怕面對困難的。
我會覺得人到成熟的時候很多想法都不會那么極端,會懂得怎么去珍惜你現有的東西,會去珍惜生命裡面原來很小的東西,可能是今天的天氣呀,可能是你碰到的每一個人,因為沒有這些人你可能不會再去到另外一個階段。

作者簡介

《倩女幽魂3》 《倩女幽魂3》
徐克
中國 香港影視 導演、製片、 編劇
原名:徐文光
英文名:Tsui hark
日文譯名:ツィ·ハ—タ
原籍 廣東海豐,1951年2月生於 越南。13歲起拍攝8毫米以魔術為題材的實驗電影。1966年移居香港。
1969年高中畢業後進入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南循道會大學,一年後停學環遊美國,後來轉到德州大學(奧斯汀)修讀廣播電視/電影課程,與朋友合拍了一部四十五分鐘的有關美籍亞洲人的記錄片《千鍾萬縫展新路》。1975年畢業後留在紐約進修新聞編輯與戲劇,同時參加唐人街電視動畫等電視片製片,編輯一份唐人街報紙,並組織了一個社區劇社,又參與當地的華埠社區有線電視。
1977年畢業回到香港,任香港電視台製片人、導演。他將電影手法導入電視,創作電視劇《家變》1977、《小人物》1977、《大亨》1977等。隨後又隨梁淑怡轉投“佳視”。執導了經典電視系列片《金劍羅曼史》Gold Dagger Romance。78年拍攝了根據古龍小說改編的9集電視劇集《金刀情俠》,一舉成名。1979年由於受到吳思遠的賞拔,在思遠電影公司拍攝處女作電影《蝶變》Butterfly Murders,給陳舊的功夫片市場帶來新風格與技術。此片雖未見成熟,票房也不佳,但得到電影界同仁的重視與好評,被認為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
1980年執導《第一類型危險》Dangerous Encouter,將西方電影手法導入香港電影。1981年入新藝城影片公司執導 《鬼馬智多星》並獲第十八屆台灣金馬獎最佳作品、最佳導演獎。1983年執導《我愛夜來香》Shadow of Nocturin 和《新蜀山劍俠》(Zu:Warriors from the Magic Mountain),後者初步確立了香港科幻功夫片的新類型,融合了美式科幻片與香港功夫片的特色。1984年創建徐克電影工作室及新視覺特技工作室,從事製片、導演、編劇、一體化的創作。首部作品《上海之夜》Shanghai Blues 1984是香港電影節十佳中文片之一,獲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特別獎,並於1988年送 東京國際幻想電影節展映。由他製片的《英雄本色》A Better Tomorrow打破了1986年香港電影票房的最高紀錄。同年製片執導的《刀馬旦》Peking Opera Blues引起巨大反響。此後向新型鬼怪片挑戰,製片執導了《倩女幽魂》A Chinese Ghost Story 1987、《倩女幽魂Ⅱ人間道》1990、《倩女幽魂Ⅲ道道道》1991等,開拓了將現聲、光、電、技術移植於香港傳統鬼怪片的新路。
《倩女幽魂》獲第二十四屆台灣金馬獎優秀作品獎、第十六屆 法國科幻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葡萄牙科幻電影節最佳作品大獎。被譽為香港的史匹柏。1991年執導《黃飛鴻》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獲第十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此後製片執導編劇了五部《黃飛鴻》系列片(《黃飛鴻Ⅱ男兒當自強》、《黃飛鴻Ⅲ獅王爭霸》、《黃飛鴻Ⅳ王者之風》、《黃飛鴻Ⅴ龍城殲霸》1994),再次掀起功夫片新高潮,成為當代歷史體材科幻功夫片又稱新武俠片的創始人,被公認為80年代香港新浪潮的先驅。1990年與程小東、胡金銓合作製片改編《笑傲江湖》Swordsman成為新功夫片經典。1992年的《笑傲江湖2之東方不敗》在動作上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創作上大膽突破傳統,從全新的角度對同性戀進行了詮釋,獲得電影界的普遍好評,票房亦取得巨大成功。1989年香港《大影畫》雜誌評為首位80年代香港十大導演。1989年任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部評審。1993年任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
1993年後,徐克在電影作法上又取得重大突破,嘗試用現代理念顛覆傳統體裁,並取得一定成績。 《青蛇》《梁祝》和《刀》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其中《青蛇》和《梁祝》分別取材於中國家喻戶嘵的古代愛情故事《白蛇傳》和《梁山伯與祝英台》。徐克以舊瓶新酒的手法重新演繹這兩個故事,注入現代元素,並取得巨大成功。《刀》片風格另類,充滿激情殘烈之氣,使人大為驚嘆徐克駕馭不同風格片種的能力。
一九九六年,徐克製作了三部著名作品《新上海灘》、《黑俠》和《黃飛鴻VI 西域雄獅》。同年,他更為美國新力公司,導演了他的首部好萊塢電影《反擊王》。
徐克熱愛漫畫人所共知,一九九七年更監製了首部動畫作品《小倩》。該動畫以名作《倩女幽魂》為腹稿,製作時間長達四年,甫推出即大獲好評。
2000年返港後首部作品《順流逆流》風格凌厲,重受重視。2001年下半年徐克推出其嘔心之作毫資上億的科幻武俠大作《蜀山傳》,但被指責為節奏太快,過於依賴技術,結果票房慘遭滑鐵盧。此後精心策劃的金庸武俠巨作《書劍恩仇錄》(內容涉及敏感宗教內容)由於911事件導致美投資方撤資。同期拍攝的《黑俠II》亦受影響而推遲面世,直至2002年12月31日才首先於中國大陸地區上映。
2003年,徐克一方面推出由美方投資的影片殭屍大時代》,另一方面在中國文聯音像出版社的邀請下,積極投入大陸版電視連續劇《七劍下天山》的製作,並擔任總導演。他籌劃採用同期拍攝的方法,一舉出台電影和電視劇兩個版本。目前該劇正進入後期籌備階段,即將於中國西北部拍攝。同期徐克監製了《散打》,散打是近年來中國最流行的拳擊運動,此片描述散打拳手的奮鬥心路歷程,並起用職業散打拳手演出,充分表現了散打比賽的刺激。
2005年7月底,由中、港、韓三地共同投資,徐克親任監製、導演、編劇三職,斥資1.4億元的武俠片《七劍》在亞州同步獻映。本片動作設計重歸樸實風格,講究“真打”;電影畫面開闊華美,配樂氣勢磅礴,因而受到諸多影評人的讚許;不過在情節上諸多探索性手法的運用妥當與否,也招致了廣泛的批抨。在火熱的爭論聲中,票房記錄節節攀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演員作品 

鐵甲無敵瑪利亞 Tie jia wu di Ma Li A (1988)  
最後勝利 Final Victory (1987)  
英雄本色 A Better Tomorrow (1986)  
上海之夜 Shanghai Blues (1985)  
皇家師姐 Huang gu shi jie (1985)  
兩隻老虎 Liang zhi lao hu (1985)  
我愛夜來香 All the Wrong Spies (1983) 

導演作品

鐵三角 Triangle (2007) 
導演:徐克、林嶺東、杜琪峯
主演:古天樂、任達華、孫紅雷、林熙蕾、林家棟
上映:2007年8月5日
類型:劇情片犯罪片動作片
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國語
黑俠3 Black Mask 3 (2005) 
七劍 Seven Swords (2005)  
蜀山 Suk san: Sun Suk san geen hap (2002)  
黑俠II Black Mask 2: City of Masks (2002)  
蜀山傳 Legend of Zu, The (2001)  
順流逆流 Seunlau ngaklau (2000)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 Wong Fei-hung tsi sam: Siwong tsangba (2000)  
KO雷霆一擊 Knock Off (1998)  
金玉滿堂 Chinese Feast, The (1998)  
反擊王 Double Team (1997)  
大三元 Da san yuan (1996)  
刀 Dao (1996)  
花月佳期 Love in the Time of Twilight (1995)  
梁祝 Leung juk (1994)  
黃飛鴻之龍城殲霸 Huang Fei-hung zhi wu: Long cheng jian ba (1994)  
青蛇 Green Snake (1993)  
雙龍會 Double Dragon (1992)  
新龍門客棧 Xin long men ke zhan(1992)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Wong Fei-hung ji yi: Naam yi dong ji keung (1992)  
黃飛鴻 Wong Fei-hung (1991)  
倩女幽魂Ⅲ:道道道 Sinnui yauman III: Do Do Do (1991)  
豪門夜宴 Haomen yeyan (1991)  
刀馬旦 Do ma daan (1990)  
笑傲江湖 Swordsman (1990)  
英雄本色3 A Better Tomorrow III (1989)  
龍行天下 The Master (1989)  
工人皇帝 Da gung wong dai (1985)  
上海之夜 Shanghai Blues (1985)  
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 Zuijia paidang zhi nuhuang miling (1984)  
鬼馬智多星 All the Wrong Clues (1981) 

編劇作品

七劍 Seven Swords (2005)  
千年殭屍王 The Era of Vampire (2003)  
黑俠II Black Mask 2: City of Masks (2002)  
蜀山傳 Legend of Zu, The (2001)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 Wong Fei-hung tsi sam: Siwong tsangba (2000)  
順流逆流 Seunlau ngaklau (2000)  
黃飛鴻之王者之風 Huang Fei-hung zhi sei: Wang zhe zhi feng (2000)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VI (1997)  
小倩 Chinese Ghost Story: The Tsui Hark Animation, A (1997)  
刀 Dao (1996)  
大三元 Da san yuan (1996)  
花月佳期 Love in the Time of Twilight (1995)  
梁祝 Leung juk (1994)  
黃飛鴻之龍城殲霸 Huang Fei-hung zhi wu: Long cheng jian ba (1994)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Siunin Wong Fei-hung tsi titmalau (1993)  
青蛇 Green Snake (1993)  
新仙鶴神針 Xin xian hao shen zhen (1993)  
邪惡城市 Yao shou du shi (1992)  
雙龍會 Double Dragon (1992)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Wong Fei-hung ji yi: Naam yi dong ji keung (1992)  
倩女幽魂Ⅲ:道道道 Sinnui yauman III: Do Do Do (1991)  
英雄本色3 A Better Tomorrow III (1989)  
英雄本色2 Yinghung bunsik II (1987)

幕後花絮

倩女幽魂之斷想 
斷想之一
原來聊齋還可以這樣 詮釋,同樣可以滿足自我的幻想。在 古代失意文人的腦海里,那小倩絕對也就能給磨磨墨的。但在現在都市人的 意淫中,這小倩成為飛來飛去的 神仙鬼。徐指導惡意地將人世間醜化,來烘托這段感情的珍貴,是否也從一方面驗證了現今人的心理承受力更弱,心理期望值更高呢。
斷想之二
王祖賢的東東俺一直不太喜歡,除了這個。俺一直覺得王祖賢的扮相不夠東方化,至少不屬於那種溫柔的類型。但這次倒有些走眼,估計這也是服裝美工的造就。不然那小豹牙那裡符合語不高聲笑不露齒的古典美女的標準。講老實話,她也就那一頭黑髮可以讓俺迷糊一陣子。
斷想之三
這三集到底哪個更好看?俺還是覺得第一個好些。劇本所做的突破恰恰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而小張的那歌又忒煽情。第二個最差,錯誤地將寧財神——對不起,一不小心打錯了,是寧采臣——當做了主人公。結果看著看著就成為了聊齋版的兒女英雄傳了——串了味了。第三個爭議比較大,但俺自己比較喜歡。尤其喜歡梁朝偉那嘀溜溜的大眼睛和一副會說話的眉毛。從文人到和尚,而那和尚又動了凡心!這種衝突本身就很有意思。倒是覺得這集裡面那王祖賢演得比較本色,不需要那么多矯情的東東在裡面,一個古裝的現代女鬼,哈哈,可以接受。
斷想之四
最符合原著精神,估計應該是電影中的音樂。三集的音樂都非常不錯,大概是原來就是一種幻想,而看見了反而就失望,反倒比不上音樂能勾起人的遐思。從“路里風霜,風霜撲面乾”到“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再到“不怕風似剃刀”,還有那些帶些陰森卻又有些惆悵哀怨的背景音樂。從詞到曲都非常東方化,俺都快迷死了。瞧,這不,又哼上了。
斷想之五
記得這片子扔到 歐洲去的時候,改了名字叫什麼東方女鬼的故事。好像俺覺得無論是聊齋里還是電影裡,主角都是男的,而小倩僅僅是個附屬品,一種顯示男性存在的東東。可到了歐洲,那些洋鬼子們不會看成女權主義高漲的象徵吧,哈哈!如果那樣的話,還不如去看快嘴李翠蓮——東西方文化的衝突,哈哈,說不清,也道不明。
斷想之六
想起來也比較奇怪,怎么電影中三集分別叫什麼道道道、妖魔道、人間道呢?裡面好像更多是佛學色彩。除了張學友的那個小配角崑崙練氣士,蘭若寺的大鬍子念的是“波若波羅蜜”,白雲老和尚就更不必說了。第二集裡面的那個鳥千戶壯烈犧牲的時候還來了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呢!崑崙練氣士也知道“修道之人心中有佛”。真怪了,紅花綠葉青蓮藕,三宗原來是一家么,哈哈。
斷想之七
記得俺當初看這東東的時候,還是在上海念書的苦哈哈孩子。從俺學校步行去了北京路上一錄像廳,記得那裡演的是比較早的,票價兩元,於是俺就沒敢多坐公共汽車,從學校走到五角場,再坐55路到外灘,再走過去的。哈哈,回來居然一點不覺得累,可見精神影響力之大。
不過,記得俺看的時候,那廳裡面給這三片起了特俗的三名:一叫神劍斬妖,一叫亂世伏魔,還一叫金佛喋血。現在想起來,啊呸。

媒體報導

下面是水兒的說詞:
倩女幽魂,新瓶舊酒,香港六十年代也曾有過一部倩女幽魂,由李翰祥導演, 趙雷,樂蒂主演。那部電影從分鏡頭到台詞,基本上和徐克新拍的沒什麼兩樣。徐克拽上程小東的武打,張叔平的造型設計,還有潘恒生的攝影,奚仲文的美術指導,黃沾戴樂民的音樂這些香港電影界最出類拔萃的人物合作而成了這部電影,比老的版本多些道家思想、武打設計進去,鏡頭感倒是增強了,只是人物性格刻畫稍嫌弱。
最喜歡片中那老道喝高了一邊舞劍一邊高聲狂唱“道可道非常道”,聲勢奪人,劍氣沖天,一看就不是一善茬兒,果然沒出一小時,就把姥姥收拾了。小時候老覺得張國榮特窩囊,一介書生,什麼都不會幹,就知道談戀愛,老幻想著自己能當個燕赤俠一樣的邊緣英雄(此形象來自於香港漫畫 東方不敗),過了幾年,稍微懂點事,覺得丫老道真沒勁,每天就知道打打殺殺,沒留神再把命搭進去,還是當 張國榮好,什麼都不用乾,光談戀愛就行。再到後來,又覺得張國榮沒勁,一個收賬的不熱愛本職工作,就知道跟美眉套瓷,整個兒就是一古裝版吃軟飯的貨色,還是燕赤俠好,他老人家要是放現在,肯定是一特高的黑客,哪兒的密碼都能破。直到前兩天,我又覺得燕赤俠沒勁了,主要是我自己有點春心萌動,覺得難得談談戀愛也挺好,工作放一邊,先學著小張裝把純情,跟美眉吃個小飯喝頓小酒,挺爽,要老跟燕赤俠似的天天跟家什麼都不乾,那得到什麼時候才能娶上媳婦啊。不好,說離題了,再把話題拉回來吧。
倩女幽魂的武打設計是 程小東(導演),當時他做設計的時候,借鑑了中國武術中長劍的套路,把漫畫中大開大合,騰挪跳躍的動感通過攝影融合起來,非常成功。本片中,所有高手交手的 鏡頭都是從下往上拍,由攝影師臥在預先搭好的滑軌上一格格追出來,這樣,使畫面產生了 三維捲軸,高手的武打動作為 一維,畫面的傾斜角度變化為二維,快速平移的跟拍為三維,使整個動作場面層次豐富,驚心動魄,比之後期的東方不敗走的純神怪路子又不知道該強多少了。而那個由 元彬做武打設計的金燕子和元彪的畫中仙,看上去好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老有種古代人隨手拿把劍上街群毆的感覺,少了很多飄逸和想像力。我想,師爺之所以也這么喜歡該片,和出色的武打設計也不無關係吧。
美術和音樂:該片音樂悽美動人,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影片開始不久後小倩美眉寂寞難耐,乃櫻唇微張,“啊”地唱著一首很迷離的歌謠,當時我要在場,管他是人是鬼,肯定挺身而出。片中配樂大量二胡和harpsichord混合使用,在保持中國古典美的同時,用那種深層次的混響和迴響造成空間。
和神秘感。尤其是在他們逃離樹林時的那段音樂,一邊用harpsichord代表樹妖的怒吼,一邊用 flute展現道士的銳氣,兩條音軌上下齊鳴,由遠及近,隨著鏡頭的推移實時變化,在一分鐘內給人造成那種想隨道士沖天而起逃離樹林的願望,怎一個爽字了得。這也算是中西音樂形式結合的一個成功範例了。
該片的造型設計由張叔平完成,老道的造型來自於漫畫,小倩則來自於晚唐時期的歌女,寧采臣的背簍是宋代的書童,可那帽子卻是明朝的東西,上下千年,隨手拈來,什麼好看就上什麼,最後倒也沒落個四不象的下場。
片中服裝清雅華麗兼而有之,小倩出嫁時那件紅色嫁衣,長裙裾地,寬頻束腰,再加上斜開肩,分明是八十年代中期 ysl的新款禮服嘛。每個人的地位和性格都能從造型上清晰地反應出來,小倩屬於不甘寂寞春心難耐的富家女,高髮髻,剪裁合體的收腰素色長裙,采臣一介窮書生,純棉的寬鬆褲,黑色遮陽帽,文氣中帶些青春亮麗,老道一身盔甲,上飾各色鐵片,在打鬥中會隨著劍氣叮叮作響,他穿的是一雙硬底捕快靴,明末的款式,在當時應該是那些常走夜路的人才穿的,由此可見,老傢伙不是個好東西。

獲獎情況

時間獎項獲獎人/影片 獲獎/提名
1992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黃沾  提名
1992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麥子善  提名
1992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張叔平  提名
1992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梁華生  提名
1992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Yiu-Sing Cheung  提名
1992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Yuk-Sing Ma  提名
1992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元彬  提名
1992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程小東  提名
1992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Romeo Diaz  提名
1992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王祖賢
  提名
1992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程小東  提名

相關作品

《倩女幽魂2》 

相關評論

《倩女幽魂3》 《倩女幽魂3》
豆瓣成員最受歡迎的影評 (2條) 
《道道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印象中,有著“小倩”情結的導演 徐克就此題材一共拍了三部《倩女幽魂》系列,後又加拍了一部集前三部劇情精華於一體的動畫長片《小倩》。對於這四部電影,人們的反應各不相同:《倩女幽魂》第一集自面世以來一直被受推崇,好評如潮;動畫長片《小倩》更曾一度被譽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好的卡通片之一;《倩女幽魂》第二集。
2005-08-15  
那天看《倩女幽魂之人間道》,當 寧采臣蒙冤入獄,那個污頭垢面的老前輩, 瀟瀟灑灑地甩出一句話,其實人生就是一個牢獄。這讓人想起王祖賢幽幽地對寧采臣說過,人生不逢時,還不如做鬼。看《倩女幽魂》最讓人羨慕的是知秋一葉,在這樣一個牢獄人生,生不逢時的社會,依然可以 嘻皮笑臉,逆來順受,快樂逍遙。 

其他相關

本片已脫離第一部“倩女幽魂”範圍,但形式類似。主角也非寧采臣張國榮亦無演出。但王祖賢維持3部均為女主角。
本片燕赤霞應非第一部的燕赤霞,第一部的燕赤霞是捕快,而且已經引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