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拍體現
在電視片中,要想獲得高速、低速、倒拍等運動效果,在前期拍攝中是無法完成的,必須通過後期編輯機的頻率調節和轉錄方向,或通過特技效果來完成。但在畫面中的表現意義是相同的,恰當地運用,濫用會遭到觀眾的譴責。
現在手機視頻也都有倒拍的處理,只需一鍵處理,美拍的倒帶、媽媽咪呀(musical.ly)的反轉、秒拍的倒敘等,經常有些精彩之作。
電影中,常常有人從地面一躍跳上高牆的鏡頭,這是運用倒拍技術製造出來的效果。倒拍就是攝影機作反方向運轉,拍下武俠從牆頭跳下的鏡頭,放映時正方向轉動膠片,就會出現飛檐走壁的驚險場面。
運用倒拍,還可以表現人物忽然破水而出跳到岸上;一件丟得遠遠的寶物飛回自己手中;或懸崖剎車,兩車相撞,飛箭穿胸等等驚險情景。
倒拍由來:
有 一天,法國巴黎“大咖啡館”里,放映電影時發生了事故。老闆為了賺錢,讓電影放映員一場接一場地放映,筋疲力盡的放映員無意中把一部電影放反了。這部電影 就是之前提到的《拆牆》。於是,銀幕上剎那間出現了令人吃驚的畫面,只見在灰濛濛的塵埃中,一塊塊的磚頭,竟奇蹟般地重新壘成了一堵牆。拆牆變成了壘牆, 動作又那么地滑稽可笑,等到放映員發現放錯了,觀眾早已目瞪口呆,竟無一人提出異議。反而是重新正放這部電影時,觀眾覺得索然無味。
放者無心,觀者有心。在場的一位叫普羅米奧的年輕人弄清原委後,不由拍案叫絕,若有所思。此後,他是用倒拍技術拍攝了影片《迪安娜在米蘭沐浴》,故意讓觀眾看到跳水的女人,竟然又從水中升起回到跳板上。觀眾見此景象無不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