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膠片立體電影
紅綠分色技術和線偏振光分光技術
在膠片立體電影時代,使用最多的是紅綠分色技術以及線偏振光分光技術,紅綠分色技術最大的優點是兼容性好,套用範圍廣,任何有35mm膠片放映設備的單位,只要購買廉價的紅綠眼鏡,都可以放映膠片立體電影,大規模的套用導致現在一說到立體電影,人們就想到硬紙殼做的紅綠眼鏡。其缺點是容易出現重影,放映的畫面穩定性差、畫面不清晰、立體效果差,觀眾容易產生疲勞感。
線偏振光技術最大的優點是立體效果稍好於紅綠眼鏡,但仍然有明顯的重影,放映的畫面仍不夠穩定性、畫面仍不夠不清晰,較長時間觀看仍產生疲勞感,觀眾的頭部傾斜角度不能大於15°,否則會影響觀看效果。
IMAX
IMAX 3D利用偏振光分光原理,所使用的70毫米15齒孔電影膠片的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10倍,是一般70毫米寬銀幕膠片的3倍。IMAX巨幕3D畫面大、視野寬廣、視覺效果好,但成本高,所需放映的場地和空間巨大,製作費用高昂,而且需要使用70毫米15齒孔的設備進行放映。目前IMAX放映系統也在進行數位化,剛剛推出IMAX數字立體放映機,但其數字放映系統的價格和膠片IMAX系統基本一樣。總的來說,IMAX 3D投資高、經營成本高,不是一般影院所能承受的,不適合在普通商業影院推廣。
數字3D電影
數字立體電影依託目前數字影院放映設備(2K)的平台,只需增加放映數字立體電影的輔助設備和更換金屬銀幕或高增益白幕就可放映數字立體電影。數字立體電影比膠片立體電影的放映具有畫面清晰、穩定、無明顯重影、亮度高、與普通數字放映設備相兼容等眾多優點,克服了觀看傳統膠片立體電影時的頭暈、疲勞等弊端,能給觀眾以特殊的觀影體驗和視覺享受。自從2005年11月美國迪士尼首次推出數字立體影片《小雞快跑》以來,目前在全球已經出品了10多部數字立體影片(全部是動畫、科幻、歷險類主題,主要追求立體觀感效果,片長一般與普通故事片相同),兩年以來世界上已安裝了1500多塊數字立體銀幕。這種特殊類型的電影在商業影院一推出就受到各國觀眾的喜愛,雖然在國外數字立體電影的票價比普通電影的價格高出1-2.5美元,但觀看電影的人次卻遠遠高於普通電影,據統計,一塊數字立體銀幕的放映收入一般要比普通銀幕高出2-5倍,以2007年3月30日上映的《拜訪羅賓遜一家》為例,首映當天每塊銀幕的3D版本票房約12000美元,而2D版本票房只有4000美元,該片在美國總票房9800萬美元,其中三分之一來自數字3D放映,而數字3D銀幕只占放映總銀幕的六分之一。票房的成功極大地激發了影院經營商、影片製作商和設備生產商的積極性。目前國外已開發國家已掀起了發展數字立體影院的熱潮,美國和歐洲的放映商紛紛開始實施數字3D系統安裝計畫,預計到2009年全球數字影院中放映立體電影的銀幕將超過5000塊;美國好萊塢夢工廠去年宣布2009年以後出品的動畫影片全部採用數字立體格式,迪士尼最近宣布從今年起生產的卡通片也全部採用數字立體格式。
數字3D放映系統相比膠片放映系統具備以下優點:
1) 數字3D放映技術提供了良好的立體顯示效果
數字放映技術在原理上相比膠片立體有較大的改進,使用了液晶開關技術、圓偏振光分光技術及光譜分光技術等,這些技術抗干擾性強、畫面穩定、立體效果好、無明顯重影,畫面清晰度高。由於目前數字立體放映系統亮度還不夠高、光效率還不夠大,因此在大銀幕上放映(14米寬以上)仍然有待改進和提高,或採用雙機放映的方式。但隨著技術發展,較大功率放映機或者使用雙機放映,都有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隨著放映尺寸的增加,也能解決視窗感的問題,將挑戰IMAX立體電影,會給觀眾一個更加精彩的立體世界。
2) 數字立體放映系統安裝方便、操作簡單
膠片放映機使用機械方式進行控制,人工裝卸拷貝,操作複雜、精度低;數字放映機使用數字方式進行控制,操作簡單、精度高,數字放映系統只需要在鏡頭前或者是放映機內部光路上添加一個濾光器件,可方便進行拆卸
3) 數位技術簡化了立體影片製作工藝
製作膠片立體電影因為要處理兩條同步的負片,因此不論是剪輯還是洗印都費時費力,還容易出錯,所以願意製作膠片立體電影的人不多。現在數位技術的套用大大簡化了立體影片在後期製作時剪輯、特效、配光調色等方面的工序,而且如果是製作動畫立體影片,還可以利用數位技術虛擬另外一個攝影機,用一條影片的內容就可生成兩隻眼對應的影片。但是拍攝真人實景立體影片在攝製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難度,不過國際上已經有許多人在嘗試用數字攝影機於拍攝立體電影和,相信真人實景拍攝的數字3D影片將很快面世並逐漸增多。
4) 數位技術豐富了節目內容
膠片立體電影由於製作技術的限制,很難加入特技,再加上膠片立體電影製作困難,所以能吸引觀眾的片源稀少,這在膠片時代是造成立體電影難以發展的最大的一個問題。
現在數位技術的套用降低了人們製作動畫立體影片的難度,數字動畫特技的大量使用擴展了製作人的創作空間。而且除了數字動畫立體電影之外,還可以用數字攝影機拍攝數字3D影片,可通過數位技術將普通2D膠片電影轉成數字3D格式,國際上已經有一些大導演例如喬治•盧卡斯等對此非常感興趣。這樣將較大地拓寬數字立體電影的片源,增加了數字立體影片的題材和數量,能夠為影院吸引更多的觀眾。
5) 數字立體電影可以提高票房收入
由於使用了數字立體放映技術,良好的視聽效果吸引了大批觀眾,在國外即便影院把票價提高1到2.5美元,仍然有大量觀眾慕名而來,使得數字3D影片比2D影片高出2到5倍的票房收益。優異的票房成績調動了多方面的積極性,製片廠紛紛推出各種題材的數字立體影片拍攝計畫,放映商積極安裝數字立體放映系統,設備商努力改進和推廣產品,搶占市場份額。
數字3D片源情況
1) 好萊塢製片廠已上映的數字3D影片:
迪士尼
2005年11月4日《小雞快跑》(Chicken Little)(81分鐘)
2007年3月30日《拜訪羅賓遜一家》(102分鐘)
2007年10月19日《聖誕夜驚魂》(76分鐘)
派拉蒙
2007年11月16日《貝奧武夫》(113分鐘)
2) 正在和將要製作的數字3D影片:
迪士尼
2008年11月26日《美國狗譚》
2009年11月6日《聖誕頌歌》
2009年5月29日《UP》
2009年10月2日《玩具總動員:3D》
2010年2月12日《玩具總動員2:3D》
2010年6月18日《玩具總動員3》
2010年3月19日《愛麗絲夢遊仙境》
時間未定《舞出我人生3》
時間未定《科學怪狗》
派拉蒙公司
時間未定《藍精靈》
夢工廠
2009年3月份《怪物大戰外星人》
2010年3月26日《如何訓練你的龍》
2010年5月份《史萊克4》
20世紀福克斯
2009年7月1日《冰河世紀:恐龍的黎明》
2009年12月18日《神之化身》
新線
2008年7月11日的《地心遊記3D》
2009年的《死神來了4》
索尼影像
時間未定《生化危機:退化》
熒幕
目前全球數字銀幕數為6464塊,影院數位化改造規模處於前5位的國家是:
美國:4675塊,占72.3%
中國:524塊,占8.1%
英國:276塊,占4.3%
韓國:160塊,占2.5%
德國:144塊,占2.2%
國際上正在開展的大規模影院數位化項目
(1)北美
2005年7月,AccessIT和科視聯合推廣數字影院,到07年底已經安裝超過4000塊數字銀幕,計畫到2010年底再完成10000塊數字銀幕的安裝。
Technicolor公司計畫從2008年開始耗時3年在北美安裝5000塊數字銀幕。
NATO下屬的影院購買者組織(CBG)計畫從2008年開始對美國中小影院以及獨立影廳進行數位化,已經選擇和AccessIT公司合作推廣數字影院,其數位化規模至少8000塊以上。
北美3大院線AMC院線、Cinemark院線以及帝王娛樂院線,於2007年2月合資成立數字影院執行夥伴組織(DCIP),於2008年初開始對下屬14000塊銀幕進行數位化,計畫到2010年底能轉化
75%(1萬塊)的銀幕。
以上統計可能有重複計算的部分,據好萊塢報導網預測到2010年底美國和加拿大的數字銀幕能超過2萬塊,北美目前的銀幕總數約3.7萬塊。
(2)歐洲
英國藝術聯盟和20世紀福克斯以及環球影視簽署了關於在歐洲推廣數字影院的長期協定,計畫在未來幾年將安裝約7000塊銀幕。
(3)印度
印度scrabble娛樂公司(SE公司)計畫從2008年4月開始未來5年內在全印度安裝1750塊數字銀幕。
(4)中國
中國目前2K數字影院的銀幕已經達到524塊,其中中影首鋼443塊,中影數字院線32塊,大地49塊。另有350多塊銀幕即將數位化,其中上影集團100塊,首鋼257塊。
有分析機構預計到2013年,北美將有90%以上,全球50%的銀幕都將被數位化。
立體原理
立體電影(ANAGLYPH):將兩影像重合,產生三維立體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亦稱“3D立體電影”。
立體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出現於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立體電影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如在每架放影機前各裝一塊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互補色、開關、柱鏡、狹縫光柵等都是在保證左眼看左圖,右眼看右圖這一基本原理上的幾種螢幕觀看立體的不同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在螢幕上看立體的方式會更多。
消費習慣的變化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的時間觀念越來越強烈,人們用於消費娛樂的時間也相對減少且集中,所以人們走進影院也開始不僅僅為了欣賞電影,而是希望得到一體化的娛樂享受,包括休閒、購物、觀影等等。消費者對綜合性影院的需求增大。
高端市場需求旺盛
城市中產階級等高端消費者在看電影的同時,開始追求更多社交等方面的需求,注重環境的優雅、服務的優良和消費高品位。到擁有豪華空間、聲光效果更佳的豪華影院看電影,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消費,一種品味的表現。這種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與影院經營理念的改變、豪華影院的大量建成互相作用,使得高端市場成為了支撐中國電影市場的核心部分。
掀起一股改造影院的浪潮:超大銀幕、數字立體聲、八聲道、SRD、DTS、後環繞......影院的觀影條件全面升級。
低端市場需求不足
中國的院線大都集中在大城市的繁華商業區,考慮交通和就餐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使得大多數人不可能經常去看電影。至於二三級城市,電影離人們的生活就更遠了。低端市場可以說幾乎被盜版占據,對正版產品和影院觀影需求明顯不足。
解析
人以左右眼看同樣的對象,兩眼所見角度不同,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這兩個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前後、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立體電影的原理即為以兩台攝影機仿照人眼睛的視角同時拍攝,在放映時亦以兩台放影機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銀幕上,以供左右眼觀看,從而產生立體效果。
拍攝立體電影時需將兩台攝影機架在一具可調角度的特製雲台上,並以符合人眼觀看的角度來拍攝。兩台攝影機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為哪怕是幾十分之一秒的誤差都會讓左右眼覺得不協調;所以拍片時必須打板,這樣在剪輯時才能找得到同步點。
放映立體電影時,兩台放影機以一定方式放置,並將兩個畫麵點對點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內。在每台投影機的鏡頭前都必須加一片偏光鏡,一台是橫向偏振片,一台是縱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這樣銀幕就將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觀眾的眼睛裡。觀眾觀看電影時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鏡,左右鏡片的偏振方向必須與投影機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過濾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畫面,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放映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放映的畫面。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產生了立體視覺。
利用人的雙眼視角差和會聚功能等特性拍攝的放映時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普通的電影或照片都是一個鏡頭從單一視角拍攝的,影像都在同一平面上,人只能根據生活經驗(如近大遠小、光線明暗)產生空間感。而立體電影則是由從類似人兩眼的不同視角攝製的具有水平視角差的兩幅畫面組成的,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幕上呈雙影,通過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觀眾左眼看到的是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的是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於是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觀眾看到的影像好像有的在幕後深處,有的脫框而出,似伸手可攀,給人以身臨其境的逼真感。採用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的立體電影受觀眾廳座位區位置的嚴格限制,觀眾頭部不能隨便移動,否則立體效果消失,因此觀眾感到異常不便。在戴眼鏡觀看的立體電影中,廣泛採用著彩色眼鏡法和偏光眼鏡法。彩色眼鏡法是把左右兩個視角拍攝的兩個影像,分別以紅色和青(或綠)色重疊印到同一畫面上,製成一條電影膠片。放映時可用一般放映設備,但觀眾需戴一片為紅另一片為青(或綠)色的眼鏡。使通過紅鏡片的眼睛只能看到紅色影像,通過青色鏡片的眼睛只能看到青色影像。此法的缺點是觀眾兩眼色覺不平衡,容易疲勞;優點是不需要改變放映設備。初期的立體電影常用這種方法。1985年日本筑波國際科技博覽會上展出了採用這種方法的球幕黑白電影,效果更佳。偏光眼鏡法的立體電影,從1922年開始一直為各國所重視,有些國家已和大視野的電影相結合,拍成質量更高、效果更好的彩色立體電影。這種電影在放映時,左右畫面以偏振軸互為90°的偏振光放映在不會破壞偏振方向的金屬幕上,成為重疊的雙影,觀看時觀眾戴上偏振軸互為90°、並與放映畫面的偏振光相應的偏光眼鏡,即可把雙影分開獲得立體效果。由於製作和放映工藝的不同,偏光立體電影有雙機和單機之分。1985年的筑波博覽會上展出了70毫米大銀幕彩色立體電影。自60年代以來,中國拍攝的立體電影是採用偏振光方式觀看的立體電影。
蘇聯在70年代研試了全息立體電影,觀看時不必戴眼鏡,有很大的影像亮度範圍。由於觀眾眼睛的視覺調節和收斂是自然的,不會引起過分緊張和疲勞,觀眾只要轉動頭部,即可看到如同實物那樣的位置變化,比普通電影有更大的深度感,就象真實物體那樣。這種電影仍在研究試驗階段。
技術
立體電影是套用光的偏振現象的一個例子。在觀看立體電影時,觀眾要戴上一副特製的眼鏡,這副眼鏡就是一對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這樣,從銀幕上看到的景象才有立體感.如果不戴這副眼鏡看,銀幕上的圖像就模糊不清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要從人眼看物體說起。人的兩隻眼睛同時觀察物體,不但能擴大視野,而且能判斷物體的遠近,產生立體感。這是由於人的兩隻眼睛同時觀察物體時,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左眼看到物體的左側面較多,右眼看到物體的右側面較多,這兩個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
立體電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從兩個不同方向同時拍攝下景物的像,製成電影膠片。在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把用兩個攝影機拍下的兩組膠片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體電影,就要在每架電影機前裝一塊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兩架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用上述的偏振眼鏡觀看,每隻眼睛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像直接觀看那樣產生立體感覺。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
3D拍攝
摘下3D眼鏡,你看到電影畫面是重的。兩個重疊的畫面並不是完全一樣的,而是用兩個不同的攝影機拍攝出來的。3D電影的原理其實跟人眼是一樣的,之所以我們用肉眼看到的世界是有立體感的,是因為兩個眼睛細微的角度差別經由視網膜傳至大腦里,就能區分出景物的前後遠近,進而產生強烈的立體感。
3D 電影在拍攝的時候,就是用兩架攝影機模仿了人的眼睛。行內有‘昆蟲眼’、‘人眼’、‘巨人眼’之說,如果要拍很近的景,兩個攝影機要像蒼蠅的眼睛一樣離得那么近。一般的話兩個攝像機之間的距離跟人眼差不多。如果要拍遠景,兩個攝像機就要分得像巨人的眼睛那么開。根據拍攝距離的遠近,有一個公式來算出兩個攝像機之間的距離應該擺放得多遠。“但是光靠公式也不行,主要還是要靠經驗。有時候兩個攝像機可能會垂直著或是斜著放,然後再用一面鏡子,才可以完成拍攝。”
3D 電影為什麼現在開始成氣候,以前用膠片拍3D,一套攝影機有三四十斤重,到了數碼時代,3D攝影機已經不到10斤。在放映的時候,以前的膠片3D電影必須兩台放映機一起放,稍微一不同步電影就毀了。電影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使得3D電影快速上馬。
其實這幾年3D電影一直集中在動畫領域,那是因為卡通片加30*的投資就能變成3D的了,只需要後期弄弄就行。真人實景的3D的投資就得比2D的多一倍了。立體攝影器材、後期製作、選景、耗時等都牽涉到費用問題,而且如果拍得不好,後期用的時間會更長,花的費用也相對更多。”
製作流程
劇本討論
立體影片製作客戶的要求,主要訴求點,製作師交流與溝通。
概念設計
業內通用的專業立體電影流程前期製作,內容包括根據劇本繪製的動畫場景、角色、道具等的二維設計以及整體動畫風格(色調,節奏,情緒,泥塑---魔戒,星戰,綠巨人等)定位工作,給後面三維製作提供參考。
分鏡故事板
根據文字創意劇本進行的實際製作的分鏡頭工作,手繪圖畫構築出畫面,解釋鏡頭運動,講述情節給後面三維製作提供參考。
粗模
在三維軟體中由建模人員製作出故事的場景、角色、道具的粗略模型,為故事板(Layout)做準備。
用3D粗模根據劇本和分鏡故事板製作出Layout(3D故事板)。其中包括軟體中攝像機機位擺放安排、基本動畫、鏡頭時間定製等知識。
根據概念設計以及客戶、監製、導演等的綜合意見,在三維軟體中進行模型的精確製作,是最終動畫成片中的全部“演員”。
貼圖材質
根據概念設計以及客戶、監製、導演等的綜合意見,對3D模型“化妝”,進行色彩、紋理、質感等的設定工作,是動畫製作流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骨骼蒙皮
根據故事情節分析,對3D中需要動畫的模型(主要為角色)進行動畫前的一些變形、動作驅動等相關設定,為動畫師做好預備工作,提供動畫解決方案。
分鏡動畫
參考劇本、分鏡故事板,動畫師會根據Layout的鏡頭和時間,給角色或其它需要活動的對象製作出每個鏡頭的表演動畫,有人工設定關鍵幀,也有動作捕捉器。動畫調節在三維動畫中是與二維動畫類似的思考方法,但在這個工作上三維動畫有很大的優勢。我們知道二維動畫在製作時有“原畫師”和“動畫師或中間畫”,在三維動畫的世界之中設計者做的是“原畫師”的工作,我們操作骨骼系統在不同的關鍵幀設定動畫。而“動畫師”的工作則全部由計算機自動完成。
燈光
根據前期概念設計的風格定位,由燈光師對動畫場景進行照亮、細緻的描繪、材質的精細調節,把握每個鏡頭的渲染氣氛。
3D特效
根據具體故事,由特效師製作。若干種水、煙、霧、火、光效在三維軟體(Maya)中的實際製作表現方法。
分層渲染/合成
動畫、燈光製作完成後,由渲染人員根據後期合成師的意見把各鏡頭檔案分層渲染,提供合成用的圖層和通道。
配音配樂 由劇本設計需要,由專業配音師根據鏡頭配音,根據劇情配上合適背景音樂和各種音效。片子的音樂可以作曲或選曲。這兩者的區別是:如果作曲,片子將擁有獨一無二的音樂,而且音樂能和畫面有完美的結合,但會比較貴;如果選曲,在成本方面會比較經濟,但別的片子也可能會用到這個音樂。
旁白和對白就是在這時候完成的。在旁白和對白完成以後,在音樂完成以後,音效剪輯師會為影片配上各種不同的聲音效果,至此,一條立體電影的聲音部分的因素就全部準備完畢了,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將以上所有元素並的各自音量調整至適合的位置,併合成在一起。這是立體電影製作方面的最後一道工序,在這一步驟完成以後,則立體電影就已經完成了。
後期剪輯
用渲染的各圖層影像,由後期人員合成完整成片,並根據客戶及監製、導演意見剪輯成不同版本,以供不同需要用。
區別
4D動感影院是相對3D立體影院而言的,就是在3D立體影院基礎上,加上觀眾周邊環境的各種特效和專業動感座椅。環境特效一般是指閃電模擬/下雨模擬/降雪模擬/煙霧模擬/泡泡模擬/降熱水滴/振動/噴霧模擬/噴氣/噴霧/掃腿/耳風/耳音/颳風等其中的多項。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這就是當今十分流行的4D動感影院。
3D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縮寫,就是三維圖形。在計算機里顯示3d圖形,就是說在平面里顯示三維圖形。不像現實世界裡,真實的三維空間,有真實的距離空間。計算機里只是看起來很像真實世界,因此在計算機顯示的3d圖形,就是讓人眼看上就像真的一樣。人眼有一個特性就是近大遠小,就會形成立體感。計算機螢幕是平面二維的,我們之所以能欣賞到真如實物般的三維圖像,是因為顯示在計算機螢幕上時色彩灰度的不同而使人眼產生視覺上的錯覺,而將二維的計算機螢幕感知為三維圖像。基於色彩學的有關知識,三維物體邊緣的凸出部分一般顯高亮度色,而凹下去的部分由於受光線的遮擋而顯暗色。這一認識被廣泛套用於網頁或其他套用中對按鈕、3d線條的繪製。比如要繪製的3d文字,即在原始位置顯示高亮度顏色,而在左下或右上等位置用低亮度顏色勾勒出其輪廓,這樣在視覺上便會產生3d文字的效果。具體實現時,可用完全一樣的字型在不同的位置分別繪製兩個不同顏色的2d文字,只要使兩個文字的坐標合適,就完全可以在視覺上產生出不同效果的3d文字。
4D
眾所周知,3D影院(通常稱為立體電影)已經具有幾十年歷史。隨著影娛樂技術的發展和娛樂市場的需求,人們不僅將震動、墜落、吹風、噴水、撓癢等特技引入3D影院,而且還根據影片的情節精心設計出煙霧、雨、光電、氣泡、氣味、布景、人物表演等效果,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這就是當今十分流行的4D影院。
由於4D影院中電影情節結合各種特技效果發展,所以觀眾在觀看4D影片時能夠獲得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全方位感受。
4D影院的發展非常迅猛,4D影院的表現形式也根據人們不斷提高的娛樂需求有了很大的發展,平面銀幕方式的4D影院正受到環幕方式的衝擊,而新型特技座椅配合動感平台,又使4D影院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在進入21世紀後,大直徑、多畫面的柱面4D影院逐漸成為主流。尤其是柱面銀幕4D影院的出現,各種動感平台,鏇轉平台,軌道車也根據劇情進入影院,成為當今發展最為迅猛的4D影院類型。
生機勃勃的4D影院將為觀眾帶來更新的娛樂感受。
觀看方式
空分式
電影院中普遍採用。現在有不少影院都擁有3D立體放映廳,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來播放兩個攝影機拍下的電影,在螢幕上就會同步出現兩組有差別的圖像,一般用偏振眼鏡觀看,也有用光譜眼鏡的。
不閃式
不閃式3D電視方式是最接近我們實際感受立體感,最自然的方式。如同在電影院裡享受生龍活虎的3D影像,能夠同時看兩個影像把分離左側影像和右側影像的特殊薄膜貼在3D電視表面和眼鏡上。通過電視分離左右影像後同時送往眼鏡,通過眼鏡的過濾,把分離左右影像後送到各個眼睛,大腦再把這兩個影像合成讓人感受3D立體感。不閃式3D的特點:有關視角方面,在視聽推薦距離內觀看時不閃式3D全然不成問題。比如,除了在一米以內站著、坐著或者用非常不正常的姿勢觀看電視以外,在3D電視視聽推薦距離內觀看時沒有任何問題的。唯一缺點是播放1080p時只有540p,也就是畫質減半,導致效果不明顯。
互補色式
是另一種3D立體成像技術,現在也比較成熟,有紅藍、紅綠等多種模式,但採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色分法會將兩個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製在同一副畫面中。這樣視頻在放映是僅憑肉眼觀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過對應的紅藍等立體眼鏡就可以看到立體效果,以紅藍眼鏡為例,紅色鏡片下只能看到紅色的影像,藍色鏡片只能看到藍色的影像,兩隻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腦中重疊呈現出3D立體效果。
時分法
時分法需要顯示器和3D開關眼鏡的配合來實現3D立體效果。時分法所採用的立體眼鏡構造有些複雜,當然成本也高些。兩個鏡片都採用電子控制,可以根據顯示器的輸出情況進行狀態的切換,鏡片的透光、不透光切換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對應的畫面(透光狀態下),雙眼看到不同的畫面就能夠達到立體成像的效果。
優點:套用得最為廣泛,資源相對較多
缺點:1、戴上眼鏡之後,亮度減少較多;
2、3D眼鏡快門的開合在日光燈作用下與左右圖像不完全同步,會出現串擾重影現象;
3、快門式3D眼鏡的售價基本在1000元左右,相對較貴,並且需要安裝電池或充電使用。
光柵式
為了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接收電視立體節目,我國自己製造出了光柵式的立體電視機,但光柵式也有缺點,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體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電視上清晰度稍高,但這樣一來,價格也就上去了,想克服這個缺點就是要技術進步。
普氏立式
這是一戰後的一位老兵發現的一種看立體的方式(國內叫過全真立體),這項立體電視技術與原有各種制式的電視設備兼容,其原理是在拍攝立體節目時,讓攝像機向左或向右勻速移動,主要是運動立體的效果。觀眾看節目時,戴上一付對應左移或右移的特製眼鏡,這種眼鏡的鏡片一個是透明的,另一個是半透明的,成本低廉,如果不戴眼鏡和看普通電視沒有區別。這項技術面臨淘汰的原因是左移與右移所拍的片子與觀看帶的眼鏡容易混淆,造成立體效果不明顯,而其兼容性好的特點又被過度炒作,八十年代起,在全球幾十個國家幾起幾落。
觀屏鏡式
以前專用於看立體相機拍的圖片對,圖片對一般左右呈現。現在這種觀屏鏡也可看左右型立體電影。缺點:看圖像或電影時最多只能是螢幕一半大小;優點:非常清晰。
全息式
這種目前無法推廣。在各個角度看上去都是立體的,不用立體眼鏡。價格是貴得出奇,只在科技館有展示。
技術種類
光分法
現在有不少影院都擁有3D立體放映廳,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來播放兩個攝影機拍下的電影,在螢幕上就會同步出現兩組有差別的圖像。
在放映機的前面會有一個偏振片,兩台放映機前的偏振片方向相互垂直,這個時候使用肉眼看螢幕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重疊畫面。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偏振眼鏡來觀看,鏡片的偏振方向同樣是互相垂直,每隻眼睛都只能看到對應的畫面,這樣雙眼看到不同的內容在頭腦中就會形成立體的影像。
優勢:
1.立體效果不錯;
2.適合人數較多的放映場合;
缺點:
1.畫面會有重影出現;
2.觀看角度受到限制;
3.長時間觀看會感覺到疲倦,偏振眼鏡佩戴不夠舒適;
4.立體放映廳造價較高,也有一些影院的放映廳出於成本考慮不使用金屬幕布,影響觀看效果;
5.個人家庭影院實現難度大,成本高。
色分法
分色技術是另一種3D立體成像技術,現在也比較成熟,有紅藍、紅綠等多種模式,但採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色分法會將兩個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製在同一副畫面中。這樣視頻在放映是僅憑肉眼觀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過對應的紅藍等立體眼鏡就可以看到立體效果,以紅藍眼鏡為例,紅色鏡片下只能看到紅色的影像,藍色鏡片只能看到藍色的影像,兩隻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腦中重疊呈現出3D立體效果。
2007 年,Dolby公司開發出Dolby 3D系統,色分技術才重新熱起來。藉助放在放映機前的濾光片將投影機射出的光線分成紅綠藍三原色光,並分別投影到螢幕上。通過濾光眼鏡來分別接收這些光譜的高頻部分和低頻部分,同樣可以實現立體效果。該技術比傳統色分技術好得多。最重要的是,放映機裝上濾光片就可以放映3D電影,而取下濾光片,還可以放映傳統電影。 《阿凡達》首映禮上,採用的就是Dolby 3D+IMAX。
優勢:
1.放映設備沒有特別的要求,無需額外的投入;
2.立體眼鏡造價很低,甚至可以手工完成;
不足:
1.極易出現重影,畫面不清晰;
2.立體效果有些不足;
3.觀眾容易疲勞。
時分法
時分法是NVIDIA現在主推的一項套用,需要顯示器和3D眼鏡的配合來實現3D立體效果。
時分法所採用的立體眼鏡構造最為複雜,當然成本也最高。兩個鏡片都採用電子控制,可以根據顯示器的輸出情況進行狀態的切換,鏡片的透光、不透光切換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對應的畫面(透光狀態下),雙眼看到不同的畫面就能夠達到立體成像的效果。
時分法所採用的同步工具,同時帶有景深調整的功能。
時分法需要進行頻繁的畫面切換,也就需要顯示器可以提供足夠快的刷新速度,才能避免畫面的閃爍,NVIDIA對於支持3D立體幻鏡的顯示器都要求提供120Hz的刷新速度,這樣才能保證切換的雙眼畫面達到基本的60Hz,從而保證顯示效果。當然,高於120Hz的刷新率會獲得更好的效果,畫面閃爍情況也會越少。
優勢:
1.立體效果明顯,畫面閃爍不明顯;
2.色彩、亮度表現相對更好;
不足:
1.顯示器、眼鏡加顯示卡需要搭配使用;
2.成本不低,普及難度較大。
快門式缺點:
一:眼鏡的問題,首先眼鏡是需要配備電池的,但是眼鏡必須要帶著才能欣賞電視節目,那么電池產生電流的同時發射出來的電磁波產生輻射,會誘發想不到的病變。
二:畫面閃爍的問題,3D眼鏡閃爍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主動快門式3D眼鏡,目前3D眼鏡左右兩側開閉的頻率均為50/60Hz,也就是說兩個鏡片每秒各要開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戶眼鏡仍然是可以感覺得到,如果長時間觀看,眼球的負擔將會增加。
三:亮度大大折扣,帶上這種加入黑膜的3D眼鏡以後,每隻眼睛實際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動式快門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鏡看電視一樣,並且眼鏡很容易疲勞。
不閃式
不閃式3D電視方式是最接近我們實際感受立體感,最自然的方式。如同在電影院裡享受生龍活虎的3D影像,能夠同時看兩個影像把分離左側影像和右側影像的特殊薄膜貼在3D電視表面和眼鏡上。通過電視分離左右影像後同時送往眼鏡,通過眼鏡的過濾,把分離左右影像後送到各個眼睛,大腦再把這兩個影像合成讓人感受3D立體感。
優勢:
一:沒有閃爍,能體現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不閃式3D沒有電力驅動,可舒適佩戴眼鏡並且全然沒有閃爍感。因此可以盡情享受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看實際測量閃爍程度的數據就能知道數據幾乎是零,不會有頭暈的狀態出現。
二:可視角度廣,觀看不閃式3D電視時只要是在推薦距離內,在任何角度觀看,它的畫面效果、色彩表現力都不打折扣,可以在沒有角度限制的情況下去享受完美震撼的3D影像。
三:能夠用輕便舒適的眼鏡享受3D影像。不閃式3D眼鏡輕便、價格合理,還可以使用夾套眼鏡讓配戴眼鏡的人也能舒服使用。
四:體現沒有重疊畫面的3D影像。畫面重疊現象是因為右側影像進入左側眼睛或左側影像進入右側眼睛而發生的。不閃式3D所使用的特殊薄膜分離左右影像後體現3D影像,所以不會發生畫面重疊現象享受好像看到活生生的真實物體的立體影像。通過實際測量畫面重疊的數據就能知道不閃式3D的重疊數據是人無法感知的水平。
五:體現沒有畫面拖拉現象的高清晰3D影像。不閃式3D能夠體現1秒鐘240張3D合成影像。所以在相同的時間裡,不閃式3D能表現更多的畫面情報而體現沒有拖拉的高清晰立體影像。所以不閃式3D也被稱作世界唯一的240赫茲3D電視。
主要套用
科幻電影:造成如雲霄飛車上下俯衝,海底世界,太空漫遊,子彈射出等原本真人電影無法呈現的驚訝式特效。
珍寶欣賞:對於珍藏的古董及珠寶,無法如臨現場可以透過三維技術攝影保存,透過三維完全詳細檢視。
遠距醫學:對於遠距離的開刀,必須有兩眼存在的距離感,三維可以提供最佳的解決。
電影格式
左右分離
左右分離也叫兩路視頻,獨立兩路視頻,原則上效果跟左右合成,上下合成效果一樣。其實未必,左右分離是公認的最好偏光立體電影,自然有它的原因。左右分離主要有以下優點:
左右分離視頻可以加入獨立的音軌檔案AC3,想任意換國語、粵語、英語……只要有獨立音軌都可方便加入使用,這樣左右分離的立體電影輕鬆實踐左右主響外,還實踐了合音響、環繞聲、低音炮,甚至7.1聲道都不是夢想,成為真正4D級別的商業效果,左右格式的短片同時也支持連播,如果左右調錯更方便改名,同時支持影訊設定,快捷方便,左右分離電影最好的可達1080高清,是最好,最受歡迎的商業立體影片格式,唯一的缺點高清的左右分離是對電腦主機和顯示卡要求較高,體積也較大
左右合成
左右合成把左右兩路合成一個視頻的偏振格式,同時也合成了音軌。左右合成的偏振電影一般較寬的非標準格式(未必是非標準壓縮),因此很多商家以解析度騙外行人(比如1280X480的解析度,有的商家還號稱720高清,720高清解析度是1280X720,而1280X480的左右合成格式實際上的解析度才640X480,比DVD的解析度還低,達不能最少的商業要求),左右合成的解析度的算法是寬度除2,而高度不變。
左右格式
左右格式的優點是:最方便看立體,就算用暴風影音播放也能用觀屏鏡或鬥雞眼大法直接看高質量立體,左右格式短片也可以連播,缺點是無法加入獨立的5.1音軌AC3,視頻格式並標準,高清的左右格式對電腦主機和顯示卡要求較高。
上下格式
上下格式和左右格式的基本一樣,也是非標準的長寬比的視頻格式,上下格式是上下排放的。上下格式的產生最初是因當時輝煌一時的紅網眼鏡立體時代,因現在流行的寬屏的16:9立體電影做成上下格式,2D播放時擁有更大的可視面積,上下格式的真正解析度算法是寬度不變,高度除以2。
上下格式的主要優點是:上下格式也是頂級的偏振格式之一,可做成最高1080高清的上下格式,方便紅網觀看,短片能連播,也能支持影訊設定一勞永逸,缺點是無法加入獨立的5.1音軌AC3,高清上下格式對電腦和顯示卡要求較高。
交錯格式
這種是看上去兩重影的交錯格式,是一種比較科學,比較複雜的偏振立體格式。這種掃描方式的交錯格式運用上了反交錯技術,交錯格式也是市場上唯一長寬比標準,視頻長寬比也標準的偏振格式,可以做成標準的DVD,方便信號儲存,於是交錯格式的立體電影因此產生。想想左右格式要做成DVD也是不可能的,除非顏色非常差的紅藍電影,那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逐行掃描交錯格式最致命的弱點是仍然沿用MPG的反交錯技術,高清時代面臨極大的挑戰甚至淘汰,720以上的交錯幾乎不見了蹤影。
這種是垂直方向交錯隔行掃描的條形交錯格式,是以交錯場直接顯示一幅立體幀。這種電影看上去花,其實不然,這種電影也有做成標準的DVD格式,用DVD播放機連線交錯的三維顯示器在一定的解析度下也能觀看。但由於隔行掃描的是較老技術,得不到高清時代很多設定的認可,這種交錯模式的高清片並不常見,但不能說沒有。阿凡達也出現過這種隔行交錯掃描的720預告片,解析度的算法是寬度不變,高度除以2,影像不變形,是比較科學的一種儲存格式,或許也有可能成為下一代的電台立體頻道信號標準。
隔行掃描的優點是對電腦要求不高,也較好播放成兩路分離而不用去設解碼,可實踐連播,混播及影訊設定。缺點是解析度較低下了,480P的效果好不上高清的紅藍,支持獨立音軌除了左右分離格式我自然不用多提了。想轉換成左右格式,也不是一般的高手可言的,除非用專業的軟體。
左右格式
如下圖,也可以叫標準的左右格式,這種變形的左右格式立體電影市場上也不是少見。這種左右格式的長寬比一般是標準的,一般是1080P、720P、576P、480P的標準視頻,這種視頻的算法也是寬度除以2,高度不變。這種左右格式寬高比是標準了,裡面的視頻是拉長了一半,播放的時候要設備成一個16:9或4:3才能恢復原形,這種影片的解析度是同等左右合成解析度的一半,優點自然太少,也能連播,影訊設定,對電腦的要求中等,如果沒有720以上的解析度,除半後絕對不如交錯格式。如下圖,也可以叫標準的上下格式。這種上下格式也是標準的長寬比,圖像是左右伸拉變形的,這路上下格式非那種上下格式,解析度上是要打對摺的,雖然這種解析度上高度要除以2,還好最大的也有1080的高清,要是480P的除以2,那簡單不如紅藍的高清,可偏偏這種片解析度都不高,新手們買這種上下格式的片特要注意,雖然也是偏振的,但解析度太低下,模糊不清。
綠紅格式
綠紅格式也叫綠品紅格式,綠玫瑰紅。這種立體電影是近兩年內比較流行,比較常見的影片有《地心遊記》、《我的血腥情人節》、《卡若琳(鬼媽媽)》等到立體電影片,相信會成為互補色電影的新寵。主要是畫面比較柔和,與紅藍(紅青)電影相比,紅色顯示更鮮艷,因為綠和品紅本來就是互補色,這兩互補色比較不暗,更能顯示柔和的細節,特此推薦。說明:互補色電影效果不相上下,看個人對喜歡喜好和色彩感觀,只是本人客觀評價綠品紅格式是較好較科學的互補色電影,希望不想爭論這沒意義的話題。
紅青格式
紅青格式就是我們套用最廣泛的互補色格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紅青格式。它主要是以紅色儲存左路信息,青色儲存右路信息,當然右路信息包含綠色和藍色信息,右路信息較為豐富。由於大家都把它叫做紅藍格式了,不是說我不分青紅皂白,當然我也是這方面的專家,我可沒有責怪大家的意思,事實不知什麼時候起,我們把紅青電影叫做了紅藍電影、紅藍眼鏡了,我只想在這裡給大家糾正一下科學的叫法。紅青電影並沒有過人之處,比起紅藍,它濾色沒這么暗,濾色可容度更大更強。缺點還是有的,紅色是原色,是組成自然界的關分健色度之一,把左邊影像當做原色色度儲存當然看了很暈眼,反正互被色看了都暈眼,但紅青互補色格式給腦的信息就是立體感強,這也是勝綠品紅電影的過人之處。
紅藍格式
相比紅青格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點都不過份,紅藍都是原色,紅色儲存左路信息,藍色儲存右路信息,紅和藍本身也不算什麼互補色,(互補色是包含紅黃藍或紅綠藍的一種組合)再加上藍色自身濾色較暗,紅色通不但暗,紅色濾了很暈眼,於是紅藍的格式越來越得不到人家的認可了,似乎的雙胞胎紅青更是喧賓奪主,連大名都被搶注了。(更多立體格式介紹
)動感影院
立體電影的出現使消沉了許久的電影產業出現了第二春的喜人場面,影院也有一次被人們重視了起來。每一項技術的興起都必將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動感影院就是在這個時候相繼出現的,由於逼真的影視效果,新穎的觀看方式,一出現便牢牢的抓住了眾多觀眾的心。
3D立體影院,在普通投影數字電影基礎上,在片源製作時,以3D立體拍攝製作的方式將片源畫面使用左右眼錯位2路顯示,每通道投影畫面使用2台投影機投射相關畫面,通過偏振鏡片與偏振眼鏡,片源左右眼畫面分別對映投射到觀眾左右眼球,從而產生立體臨場效果。 3D立體影院一般設計成弧幕形式,立體感更強。3D立體影院的設備構成上主要由片源播放設備,多通道融合處理設備,投影機(左右通道數×2),投影弧幕,偏振鏡片,偏振影片,音響等其他設備。
4D影院是相對3D立體影院而言的,就是在3D立體影院基礎上,加上觀眾周邊環境的各種特效,稱之為4D。環境特效一般是指 閃電模擬/下雨模擬/降雪模擬/煙霧模擬/泡泡模擬/降熱水滴/振動/噴霧模擬/噴氣/噴霧/掃腿/ 耳風/耳音/颳風等其中的多項。4D影院的設備構成相對較為複雜,在3D立體設備基礎上,增加特效座椅以及其他特效輔助設備。4D動感影院——與4D影院的概念比較接近,區別起來比較模糊。4D動感影院主要強調“動感”二字,體現在座椅更具多自由度,更強的動感效果,而不僅僅是4D影院的簡單顛簸震動效果。還有所謂的5d影院,這些基本上列為噱頭範圍,沒什麼實際意義,按照這種定義方式未來還可能產生更多的6d、7d甚至是更多。
產生條件
有人嘗試過這樣一個遊戲:閉上一隻眼睛,僅用另一隻眼睛視物,並試圖將兩個指尖對到一起。如果你這樣做了,你會發現,這是非常困難的。實際上,雙眼視物正是人們具有立體感的關鍵所在。交替開閉左右眼,你會發現你看到的物體會發生位移,這就是視差。當左右眼的圖像返回大腦的時候,大腦會根據兩眼所看到圖像的不同自動合成分析出所看到物體與自己的距離。因此,一個3D顯示裝置必須能夠產生一個左翼和右翼的鳥瞰圖,並分別提交給適當的眼睛。這是3D顯示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人們對3D顯示的研發也是更多地圍繞這一點展開的。
需要注意的是,雙眼看到的物體不僅僅是位置不同,角度也不同——左眼只能看到鼻子的左側,右眼卻只能看到右側。因此,兩幅圖片中需要包含更多的細節。這也是制約3D電影發展的重要因素。
人們判斷距離的第二個因素就是著色和陰影。遠處的物體並不明顯、亮度較差,且有朦朧感,而近處的物體更為清晰,在同等光照下也會更亮。
另外,人們還會利用線性角度和運動視差來判斷距離。對越遠的物體,人們的視差越小,直到很難判斷真正的距離。例如,人們觀看雲彩的時候,視差因素很小,人們只能通過線性角度——也就是近大遠小,以及人們擺動頭所獲得的不同場景和參照物來判斷距離。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可以判斷出兩個物體相對的遠近,但判斷的精確度非常差。
成功的3D顯示,必須兼顧到視差、著色和陰影、線性角度和運動視差3個因素。這需要硬體能夠給兩眼帶來不同的畫面,同時需要影像內容中具備更多的細節(不同側面、不同的明暗度),因此,對硬體和軟體都是一個考驗。
不宜人群
1、獨眼、雙眼矯正視力相差3行以上、斜視、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術恢復期的患者。有關專家提醒做過雷射近視眼手術的患者在恢復期內不可經常觀看3d電影,在3個星期內最好不要看3d電影。
2、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鬱或狂躁者。3D電影的畫面內容多為飛行、鏇轉、快速切換、穿越起伏的運動場景,對於平時有恐高、暈車症狀的觀眾易產生精神緊張和心理不適,此外3D電影音樂和畫面比較刺激,看後感覺會比較高興,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會發生血壓升高、頭暈、胸悶等不適。
3、高度近視眼患者、遠視眼患者、老年人、有閉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淺前房、窄房角”的觀眾都屬於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觀看3D電影。眼睛長時間處在光芒較暗環境中,瞳孔擴大,就會使周邊虹膜堆積,房角變的更窄,影響房水循環,導致眼壓升高,誘發閉角型青光眼。另外電影畫面場景驚險刺激,可興奮人體自主神經系統,也可以使瞳孔散大,引起青光眼發作。
線上播放
而也有一部分觀眾是購買3D的藍光光碟,用藍光播放機播放再接到3D電視或是3D投影在家裡觀看,這種方式在購買光碟後可以在家裡重複觀看多次,省去了去電影院的種種煩惱。但是!並且,片源也十分有限。線上3D電影就是針對這樣的問題所提出的一種解決辦法。線上2D電影的相關技術和資源已十分成熟,但線上3D方面卻幾乎還是空白。以前也有些電影網站做過這方面的嘗試,將3D電影做成紅藍等的色差式影片,然後利用線上2D的技術進行線上播放,能實現基本的色差法3D,效果非常差,也沒什麼市場,於是都放棄了這方面的技術開發。
真正的線上3D就是將3D的片源數據利用線上技術傳輸給用戶,如果用戶有3D顯示設備,如3D顯示器、3D投影儀、3D電視等,用戶就可以直接將線上看的數據利用3D顯示設備的3D功能轉換成3D影像,實現3D效果;如果用戶沒有3D顯示設備,用戶也可以利客戶端實時地將3D數據轉換成色差式的3D圖像,利用紅藍眼鏡進行觀看。同樣可以感受到3D效果,只是效果略差。
電影時表
2012年
3月30日 海盜
3月30日 諸神之戰2:泰坦的憤怒
4月6日 鐵達尼號3D
4月13日 林中小屋
5月25日 黑衣人3
6月8日 馬達加斯加3:歐洲通緝犯
6月22日 亞伯拉罕·林肯:吸血鬼獵人
6月22日 勇敢雄心
7月3日神奇的蜘蛛俠
7月13日冰河世紀4:大陸漂移
7月27日 舞出我人生4
8月17日 超凡的諾曼
9月14日海底總動員3D
9月14日生化危機5:報應
9月21日 特警判官
9月21日 怪物旅店
10月5日 科學怪狗
10月5日 德州電鋸殺人狂3D
10月26日 萬聖節3D
11月21日地球引力
11月21日 守護者的崛起
12月14日 霍比特人:意外旅程
12月21日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12月25日 了不起的蓋茨比
2013年
哈比人:意外旅程
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
鋼鐵人3
票房列表
總觀十一至三十名的三維電影,2010年共占七部居首,其次2009年和2007年四部,2008年反倒是僅有兩部,2003年、2005年和2006年各一部。二十部電影裡有十一部動畫電影,其中有二部屬於真人結合動畫電影,分別為《聖誕夜怪譚》、《貝武夫:北海的詛咒》,一部重映《聖誕夜驚魂》;九部真人電影,其中有一部為紀錄片。片商表現,迪士尼發行的影片共九部;派拉蒙四部,其中的《麥克邁:超能壞蛋》屬夢工廠;華納兄弟三部,一部屬旗下新線影業發行;20世紀福斯、索尼影業、焦點影業、次元影業皆各一部。
截至2011年1月15日,2010年12月上映的20世紀福斯的《納尼亞傳奇:黎明行者號》和華納兄弟的真人動畫《瑜珈熊》新進榜,而兩部索尼影業的《怪怪屋》和《麥可傑克森 未來的未來 演唱會電影》則被擠出三十名榜外。2月2011年首部三維電影《青蜂俠》進榜。總觀2011年上半年度,進榜三維電影有《里約大冒險》、《雷神索爾》及《糯米歐與茱麗葉》共四部,而《貝武夫:北海的詛咒》、《第十四道門》和《聖誕夜驚魂》皆出榜。
推薦電影
阿凡達、異形戰場、大鬧天宮3d版、食人魚、狂暴飛車
電影名詞術語
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辭彙。電影也一樣,熟悉電影的辭彙將會使你的觀影過程更加準確,也有益於你更快地形成自己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