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狀況分析
正文
信用提供者為決定貸款和賒銷方式,提高債權的安全性而對債務企業的財務狀況、償債能力以及經營效率進行的調查、計算、分析、評估等活動。分析步驟 ①獲取有關企業信用方面的各種信息;②分析這些信息,確定其可信程度;③根據分析,決定貸款及賒銷方式。
分析方法 ①利用企業的財務報表,計算流動性比率,分別考察各項流動資產的比例是否協調以及各項資產的具體占用情況;計算出產權比率和負債比率,分析企業資本結構的合理性;計算淨利率和投資盈利率,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及經營效率等,並將這些比率與本企業的過去比率、未來預期比率以及同行業企業的比率和所在部門的平均比率進行對比,作出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的正確評價。②利用由各個證信機構提供的企業信用等級方面的信息,了解和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及信用行為。如西方國家的信用評級機構通過編制企業信用等級劃分表,向信用分析者指出各個規模的企業的淨值估計數、信用鑑定等級(分A、B、C、D,即“優”、“上”、“中”、“下”四級),以及有關企業信用方面的其他信息。③利用銀行進行客戶信用調查。賒銷企業通過往來銀行採用派專人調查或寫信調查的方式,以取得關於被調查企業的銀行存款數額、借款情況和經營行為的信息及其他有關企業信用方面的財務資料。許多銀行都設有規模很大的信用部門,把為客戶調查商業信用作為一個服務項目。④根據企業同客戶往來的經驗(如研究客戶過去支付貨款的迅速程度等)評價客戶的信用狀況。
銀行的信貸部門為了保證貸款的安全性,定期或不定期地蒐集借款人的各項財務報表,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留存盈餘表,根據過去和現在的統計數字,對其財務狀況和業務情況進行全面分析,並根據時間序列預測未來趨勢,注重總結過去經營管理的經驗教訓,著重對企業發展方向評估。
分析內容 ①企業財務流動程度,主要考察商業性流動負債、融通性流動負債、其他流動負債(包括應付各種款項、銀行借款和透支、各種應付和預收貨款、應付股息紅利、暫收款及存入的保證金)總和與流動資產的比率。以負債償還動用流動資產或以其他流動負債清償為標準,一般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應在 150~200%之間較為合理。②償債能力,即企業法律上的償債能力。主要考察企業維持日常業務過程償付到期債務的能力。有以下幾種檢驗依據:a.流動比率,即流動資產(如現金、應收票據和可銷售證券)與短期債務總額的比率;b.存貨周轉;c.流動資本,即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判斷企業是否有實際償債能力除檢驗以上指標外,還可分析有形資產對總債務(包括流動和非流動債務)的比率以及有形淨值對總債務的比率等。③盈利能力,即某一會計期間內營業淨利水平。主要考察每年純收益與純銷售額比率,應收帳款與信用銷售比率。④資本結構,即企業營運過程中資本使用的各種比率。主要考察投入資本與借入資本比率,固定資本與總資本比率。
進行信用狀況分析時須計算的各種比率較多,可視個別情況變化斟酌調整採用。
現代信用狀況分析還注重對企業管理人員素質、能力的考察,它對企業信用狀況優劣有密切聯繫。
在對企業信用狀況充分了解,作出評估之後,再具體確定貸款額度、期限、利率、貸款方式、償還辦法等。這樣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貸款風險,提高銀行信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