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苦泉

信州苦泉

信州苦泉是由沈括編寫的,它出自《夢溪筆談》,是一部文學作品,對後世有深遠意義。

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信州苦泉

作者:沈括

出自:《夢溪筆談》

作品原文

信州鉛山縣有苦泉,流以為澗。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烹膽礬則成銅。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水能為銅,物之變化,固不可測。按《黃帝素問》有“天五行,地五行。土之氣在天為濕,土能生金石,濕亦能生金石”,此其驗也。又石穴中水,所滴皆為鍾乳、殷孽。春秋分時,汲井泉則結石花;大鹵之下,則生陰精石,皆濕之所化也。如木之氣在天為風,木能生火,風亦能生火,蓋五行之性也。

作品譯文

信州鉛山縣有苦泉,流出來形成溪澗。舀出苦泉水熬煉,就成為膽礬,烹製膽礬就生成了銅。時間一久,熬膽礬的鐵鍋也變成了銅。水能變化為銅,物質的變化確實是不可預測的。按《黃帝素問》上記載說:“天有五行,地有五行。土中之氣到了天上就是濕氣,土能生成金屬石頭,濕也能生成金屬石頭。”這就是證明。還有石洞中的水,水滴都變成鍾乳、殷孽。春、秋時節,打出來的井水就出石花;鹽池滷水之下,能生成陰精石。這些都是濕氣的變化所產生的。好比木的氣在天空中是風,木能生火,風也能生火,這大概是五行的本性。

作品賞析

筆記記載用鐵鍋熬煉信州鉛山縣“苦泉”的膽礬,可以獲取銅的情形。現代科學分析,實際上是一種化學置換反應,即硫酸銅溶液與鐵作用,生成硫酸亞鐵和金屬銅。被置換的銅附著於鐵鍋之上,產生了鐵器皿“亦化為銅”的奇妙現象。

用膽礬水提取銅,是濕法冶金技術的起源。在二千多年以前,古人就已經注意到了這種鐵與銅的置換現象。《神農本草經》卷一“石膽”下就說:“能化鐵為銅。”後來,晉代葛洪、梁代陶弘景都曾提到類似的事實。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銅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歷代鑄錢都需要大量的銅,到了宋代,用膽礬水提取銅的生產達到了相當規模,在銅錢的鑄造生產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沈括用五行學說來解釋自然物的置換現象,受到當時生產力發展和科學水平的限制,顯得牽強附會。

作者簡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聖九年,出生於一個下層官吏的家庭,家境並不富裕,沈括常自謂“出自寒門”。母徐氏,是蘇州吳縣人,知書達禮,諳通文墨;父沈周,為官清正,不主張嚴刑苛法,到泉州任職時,沈括隨往。

公元1051年(皇佑三年),沈周病歿,按宋朝職官死後蔭子的制度,沈括守父喪到公元1054(至和元年)。24歲出任冰陽主簿。此時,冰水為患,河道淤塞,漫淹成澤,災害頻仍,許多田地“熟不長糧,荒不長草”,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而當時的冰陽縣令,不管人民生計,反而橫徵暴斂,曾激起農民反抗

作者沈括作者沈括

事件。上司為平息民憤,調走了這一縣令,授命沈括代行縣令,治理冰陽。由於他深入下層,體察民情,順乎民意,撤銷了百姓反對的無理禁約,“擇可為而後為”,“專心致意,畢力於其事”。率民開“百渠九堰,得上田七乾頃”,一度克服了冰河下游的連年水患,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緩解了當時當地的社會矛盾。他這種勤政務實精神,贏得廣大人民的愛戴。嘉佑年間,沈括考取進士,開始了上層的官宦生涯。神宗時累官至太子中允,翰林院學士,終為光祿寺少卿。

沈括的一生,可以概括為從政和科學研究兩個方面,茲舉其要點:公元1070(熙寧三年),參加了王安石變法,並且是改革派的中堅人物;公元1075(熙寧八年),出使遼國,“正駁斥遼國無理爭地要求,維護了宋室主權;繼而鎮守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武備,設防邊睡,有效地抵禦西夏。沈括一向重視興修水利、監製兵器、管理財政等,希望促進國家強盛。沈括在從政的同時,一生重視科學研究和科學發明的記載。所進行的科研,堪稱廣博,諸如觀測天象,繪製渾儀景表,補修《奉元歷》;在數學方面,創立“隙積術”和“會圓術”;在物理學方面,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早於歐洲400多年,對共振規律也有研究;在地質學方面,從岩石生物遺蹟中推論出沖積平原的形成,提出石油的命名。此外,鑽研藥用植物與醫術。沈括平生著述頗多,著名的傳世之作有《夢溪筆談》、《長興集》、《蘇沈良方》等。在《資治通鑑長編》中,尚有一部分他所撰寫的《乙卯入國奏請》、《入國別錄》等資政史料。

公元1082(元豐五年),因徐禧失陷永樂城,沈括連累受貶,居潤州,築夢溪園(今鎮江東郊),潛心著述,至紹聖元年復官爵,公元1095辭世,終年65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