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校 簡 介
保康二中始建於2004年8月,是一所旗直屬的漢授實驗國中學校。學校占地45畝,位於保康鎮東南端。建築面積11000多平方米。現有教學班36個,教職工152人,學生2400多名。保康二中秉承原保康二中和原保康三中優良的辦學傳統,在對兩所學校的文化、師資、教學資源充分整合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學校通過學習型學校建設,逐步朝著一流化視窗學校邁進。辦學條件
校園建設上 ,通過改建和擴建原保康三中校址,使校園面貌煥然一新。2003年招商引資投入70多萬建成近1000平方米辦公樓;2005年抓住國家農村寄宿制工程項目契機,投入近590萬無建成教學樓6379平方米,能滿足42個教學班的師生工作、學習需求:2005年底,學校投入資金10萬餘元,建大門一座,硬化籃球場地2個;招商引資投入近30萬元,通過擴建和改造原三中教室用房在校園內建成滿足796人住宿和就餐的學生宿舍和食堂,實現了住校學生封閉式管理;2006年春季,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下投入35萬餘元,新建廁所一棟,硬化校園16000多平方米,使校園硬化率達到了90%以上。
教學設備建備設
在整合兩校的原有資源的基礎上重點投入,達到了全市同類學校的最好水平。學校現有微機室2個,辦公機和教學計算機的數量達到106台,多媒體語音室1個,多媒體多功能廳2個,物理和生化實驗室各2個,配齊了實驗室、音體美、圖書所有食器和器材,達到國家要求標準。
2006年5月,學校又投入近45萬元,建成了數位化校園網,並實現了“班班通”。現在教室里班班有電視、有廣播、有終端計算機。利用這套設施,可以收視多套電視節目,收看“模式三”資源中空中課堂,可以進行音頻和視頻廣播,可以點播學校資源庫、DVD等設備中的任何音像教學資源。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室里承受時點播自己製作的多媒休教學課件進行教學,從而實現課程和信息技術的整合。在全市實踐學校里首屈一指的。
師資力量
保康二中現有專任教師118人,學歷合格率達到99.15%。全國優秀教師、通遼市拔尖人才1人,自治區級教學能手2人,市級教學能手和先進個人51人 ,旗級教學能手32人。新校成立以來,學校加大力度對都是進行提高培訓,教師隊伍整體水平進一步提高。師德教育常抓不懈。黨支部和工會把師德教育作為重點,教育和引導教師愛崗敬業,逐步樹立教師的事業感。向教師灌輸愛崗就是愛教育,愛教育就是愛生活,對都是進行愛的教育。敬業就是傾心投入,就是不貴餘力、滿腔熱情,就是敬畏生命、不誤人子弟,就是兢兢業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我校教師心情陽光,合作愉快,學習刻苦,工作努力,天天向上。
教師培訓
為了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業務素質,可持續發展,學校為教師及時安排各類培訓。學校提出的“給教師最好的福利就是培訓”深受教師的辭賦。為了實現課程和信息一,學校每周安排2課時對都是進行專題培訓,使都是能夠根據教學設計製作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為了提高教師的研究和反思能力,學校將老師編班進行教科研能力訓練,使教師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教師隊伍研究和反思能力。學習理念的貫徹為教師的持續提高鋪平道路。新學校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學習型學校建設目標。都是全員參加學習,積極交流。學校建立學習保障機制,工會成立都是學習協會,學習社團化。使教師有了書香味。
教科研活動促進教師業務水平提高。學校建立了教研活動常規。以同年級同學科為基礎,建立集體備課組,在組長的主持下進行集體備課,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教學策略。不同年級相同學科備課組組成教研組,在組長主持下開展活動,每人每學期至少上一節公開課,並針對課堂教學展開研討,深入反思。根據一線教師反饋的問題,歸納成小課題。教導處每年都召開會議,專題落實小課題研究任務,展開行動研究,促進都是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用評價推動教師不斷提高。學校領導經常深入課堂聽課李解情況,針對問題及時指導,校長每學期聽課50節以上,主任聽課30節以上;2006年開始,學校開展為期一年的課堂教學評估活動,學校針對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評價標準,都是依照評價標準授課並接受評估小組評價,大大促進了教師長動研究實踐能力提高。把住入學教育關。“教育其實就是在培養習慣”。新生入學都要進行為期一周的入學教育。內容包括中學生守則、規範、校規教育,軍訓活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禮儀教育,讓學生實踐學段的學習生活規則,鍛鍊學生的意志,規範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為養成良好的習慣奠定基礎。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學文化也要學做人。不編制校本教材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和“廉恥”教育,並開展了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師生“誠信做人,卓越做事”。為了調動學生的心理自信系統,學校開展“誓言教育”。為了激勵特長學生,學校開展“系列前三名”評選活動。為了鼓勵學生勤學好問,每學期都開展一次“勤學善問”表彰獎勵活動。為了鼓勵學習競爭,不每學期安排一次學科聯賽。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使學生全面、健康、快樂成長,學校每學期都安排大量的文藝、體育、藝術活動。場地活動全員參與,室內活動,通過校園網現場直播。為了提高學生辨別能力和生活實踐能力,堅持開展由學生主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晨會活動。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為了讓不同學習水平學生都得到發展和提高,學校進行了“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教學改革,並在初一年級段採取低起點、小步走的教學策略; 為了改變語言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學校進行了“大語文開放式”教學改革;為了解決課堂教學手段落後問題,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校園網,實現了“班班通”,通過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專題培訓,都是人人能夠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課堂教學。手段的改進不但提高了教學效率,也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技術水平,從而實現了通過改革教學手段改革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目標。
住校學生健康生活、快樂成長。由於學校在全旗影響較好,特別是免收學費、補助一伙食費之後,慕名而來就讀的鄉鎮學生越來越多,原28個鄉鎮蘇木中,我校有23個鄉鎮的學生。為了解決住宿學生的食宿問題,學校通過招商引資妹子宿舍、食堂;為了住宿學生的管理問題,學校專門成立了舍務處,派責任心強的教職工擔任舍務教師,管理學生的食宿和學習等問題;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專門編排鄉鎮班,讓農民的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