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燕下都在今河北易縣城東南,界於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間。西倚太行山,南臨易水,東部迤連於河北平原,地勢險要,居高臨下,便於防守。
歷史
《史記·燕世家》記載,周武王滅商紂以後,封召公於北燕,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燕國的都城在“薊”,稱上都,在今北京一帶。到了戰國時代,北方的燕國強盛起來,爭霸中原,號稱七雄之一。燕國為應付南方各國,在今河北易縣建立了一軍事重鎮,稱為“下都”。
燕下都的建設年代,據明朝弘治年間(公元1488—1505年)《保定郡治》記載,“燕昭創之於前,子丹踵之於後”。文物考古工作者認為此說較為可信,對燕下都文化遺存的考察,與此記載也基本相符。由此推斷,燕下都建於公元前4世紀,約當戰國中期,為燕昭王時所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燕下都遺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被評選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同年,國家文物局又將其列入百項重大遺址保護項目。
多年來,經過文物考古工作者對燕下都的詳細調查和勘探,基本搞清了它的布局。故城略呈長方形,東西長約8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中部有條縱貫南北的古河道,相傳為運糧河。河東岸有一道與河道平行的城牆,把燕下都分成東西兩城。
東城
東城平面近似方城,在中間偏北處,有一道東西向的“隔牆”把東城又分成南北兩部分。東城周長18.5公里,文化遺存十分豐富,當是人們活動的中心,分為宮殿區、手工業作坊區、市民居住區和墓葬區。宮殿區在城址東北部,有三組建築群組成。大型主體建築武陽台,坐落在宮殿區中心,東西最長處140米,南北最寬處110米,在燕下都夯土建築基址中,規模最為宏大。武陽台以北有望景台、張公台和老姆台,坐落在一條中軸線上。以高大的夯土台作為主體建築物的基址,是戰國中期城市建築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在武陽台的東北、東南和西南,還有三組大型宮殿建築群遺存。手工業作坊區圍繞著宮殿區,墓葬區設在東城的西北部。
西城
西城區是為加強東城區的安全而設的防禦性附城,城址內遺存較少。
文物
燕下都遺址經過發掘,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僅1964年到1978年對東城墓葬區的發掘,即出土文物3800多件,其中很多文物是很精緻、很珍貴的。在老姆台東出土的青銅立鳳蟠龍紋鋪首(宮門上的裝飾品),高74.5厘米,重22公斤,上面刻有龍、鳳、蛇等禽獸圖案,為考古文物所罕見。由此也可推測出宮殿規模之宏偉寬大。1965年,在武陽台附近發掘了一個叢葬坑,墓中出土文物1480件,其中鐵制兵器,如劍、矛、戟以及鐵盔、鐵甲散片占絕大多數。經過對其中劍、矛、戟等7種、9件兵器的分析,其中6件為純鐵或鋼製品,3件為經過柔化處理或未經處理的生鐵製品。這說明,在戰國晚期,我國就能製造高碳鋼,並懂得了淬火技術。燕下都淬火鋼劍的發現,比《漢書》記載的王褒上漢宣帝書中的“清火淬其鋒”的時間提早了兩個世紀。
地理位置
從燕下都的地理形勢和所處的地理位置看,它是燕上都通向齊、趙等國的咽喉要地,為燕國南部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重鎮,因而,延續時間很長。燕昭王在這裡築黃金台招納賢者,燕國很快強盛起來,大敗齊國。燕國即將被強秦滅亡之際,燕太子丹遣荊軻刺秦王,就是在這裡策劃的。如今遊人至此,覽千古遺址,看易水東流,遙想當年燕太子丹為荊軻餞行的壯烈情景,不禁使人生髮起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