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米格-13戰鬥機

俄羅斯米格-13戰鬥機

米格-13是前蘇聯米高楊設計局設計的混合動力戰鬥機。

米格-13戰鬥機

俄羅斯米格-13戰鬥機米格-13
米高楊設計局設計的米格 -13 (伊 -250 )型混合動力飛機創造了蘇聯飛機的速度紀錄,其最大平飛速度達到 825 公里 / 小時,終於投入了小批量生產, 並且服役到 1950 年。米格 -13 也是蘇聯最後一種裝有活塞式發動機的戰鬥機。

簡介

米格-13的研製編號為I-250,從外形上看比當時的其他戰鬥機要臃腫得多,因為它保留了前部的VK-107R活塞發動機的同時又在機尾塞進了一台VDRK噴氣式發動機,成為十分獨特的混合動力戰鬥機,它翼展11.05米,長8.75米,機翼面積15平方米,實用升限11900米,最大航程1820公里,裝備3門20毫米機炮,火力強大。米格-13於1945年3月首飛,在試飛中達到了825公里/小時的最大平飛速度,創造了蘇聯活塞式飛機的最好紀錄。二戰結束後,世界航空進入了噴氣時代,米格-13小批量生產後就被放棄,成為了蘇聯最後一型裝備活塞式發動機戰鬥機,並一直服役到1950年左右。

研發歷程

為了對付納粹德國研製的噴氣式戰鬥機,蘇聯國防委員會於 1944 年 5 月 22 日著手開發一種螺旋槳-噴氣混合動力的戰鬥機。1945 年 2 月,首架原型機完成,代號為 I-250,由試飛員 A.P.Deev 負責進行試飛,工程師 V.N.Sorokin 負責測試。

儘管 I-250 的外形布局與傳統螺旋槳飛機沒有太大差異,但它卻安裝有獨特的雙重動力系統。機頭安裝有 Klimov VK-107R V-12 型活塞螺旋槳發動機,它通過一根延長軸與後部的一台 7 缸 VRDK 型壓縮機相連。它實際上是一種衝壓式噴氣發動機,在機尾開有尾噴口。在同時使用兩套推進動力系統時,I-250 能夠的最高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 825 公里。但 VRDK 型壓縮機僅僅只能連續工作 10 分鐘。
需要指出的是,與美國瑞恩 FR-1“火球”混合動力戰鬥機不同,I-250 必須依靠活塞螺旋槳發動機提供動力,在必要的時候結合噴氣發動機。因此,它不具備單獨靠噴氣發動機推進的能力。在武備方面,I-250 安裝有 3 門 B-20 型20毫米航炮。

1945 年 3 月 3 日,首架 I-250 原型機在進行首次試飛時墜毀,試飛員 A.P.Deev 不幸遇難。事後調查顯示,原因在於水平尾翼由於承受不了巨大的過載而斷裂。儘管試飛員跳出了坐艙,但因為當時飛行高度較低,沒有來得及打開降落傘便墜地身亡。

1945 年 5 月,第二架 I-250 原型機進行試飛。該機吸取前一次失敗的教訓,水平尾翼自身強度以及與機身連線牢度大大增強,足以應付高速飛行。由蘇聯飛行研究中心試飛員 A.P.Yakimov 和米格設計局試飛員 A.N.Chernoburov、I.T.Ivashchenko 3 人先後駕駛其成功地進行了試飛。期間,I-250 的最高飛行速度達到了每小時 825 公里,大大超過了以前所有的蘇聯戰鬥機。在起飛時,如果結合使用噴氣發動機,最短起飛距離僅為 400 米。在蘇聯國防委員會的授意下,由第 381 號工廠於 1945 年夏季開始小批量生產 16 架 I-250 戰鬥機,與此同時繼續對原型機進行進一步飛行測試。原計畫讓 I-250 戰鬥機參加在 1945 年 11 月的蘇聯閱兵儀式,但後來由於天氣條件過於惡劣而作罷。

同年末,首批 I-250 的量產工作基本完成。然而,對於原型機的測試卻遲遲尚未結束。這是由於 I-250 的標準發動機遲遲沒有決定。1946 年上半年間,I-250 原型機的發動機幾經更換。在 1946 年 7 月 12 日的一次試飛中,I-250 原型機的 VK-107 型發動機突然起火,於 Lubertsy 機場緊急迫降,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因為第 381 號工廠已經開始量產 I-250,有關監督 I-250 試飛的機關決定不再對原型機進行維修,而是直接對量產的 I-250 進行測試。1947 年 5 月,I-250 終於在 GK NII VVS 通過了所有測試,其中發動機工作時間達到了 35 小時。

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8.75(機長)×11.05(翼展)米。

機翼面積:15㎡。

空重:3028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393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825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11900米。

航程:1820公里。

發動機:1台VK-107RV-12型活塞螺旋槳發動機和1台VRDK衝壓式噴氣發動機。

武器系統:3門20毫米機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