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廷訓兄弟對句:
樂清侯孟學廷訓,正德丙子(公元1516年)鄉科,辛巳(公元1521年)進士。少日有人出對試之雲“樹底鶯啼,撐艇漁翁停艇聽”,(對曰)“松邊鶴舞,下棋仙子舍棋騎”。乃弟雁樵廷誡,弘治辛酉領浙江鄉薦,其年將出幼,先乃兄五科中式。少日曾謁貴顯者,亦出對試之云:“二猿伐木山中,小猴子焉能對鋸。”鋸、句鄉語同音,特藉此以戲之。彼對雲“一馬污韁泥里,老畜生何敢出蹄!”亦借言以復之也。曾謁李文正,贈侯以詩。有云:“年少登科非是幸,晚成大器始為奇。”意其晉晤之頃,涉於倨傲,故以此語警之。卒後當強仕之年,犯法除籍,抱抑而沒。文正知人之明,信不可及矣。
連結侯氏四進士:
據侯氏二房的祖譜記載,侯廷訓生於1484年,死於嘉慶25年也就是1546年,享年62歲。《蒲岐鎮志》也記載了侯廷訓及他子孫等四位進士的生平,侯廷訓,字孟學,號筆山,官至南京膳部主事,後任福建按察簽事。生平正直,與張閣老同朝進士。著有《六禮纂要》、《筆山小稿》等書;侯一元,字舜舉,號二谷,侯廷訓第三子,嘉靖年間(1538年)中進士,官授南京刑部廣東司主事,曾編輯明朝隆慶年間的《樂清縣誌》,明朝萬曆年間的《平陽縣誌》、《泰順縣誌》等;侯傅邦,字君霖,號道華,侯一元第六子。明朝萬曆22年中舉人,甲辰年(1604年)同侄兒侯應賓同中進士,官授冬宮主事,歷任工部郎曹。著有《草茆文集》《侯君霖詩集》。侯應賓,字觀之,系侯一元的二房孫,明朝萬曆28年中舉人,甲辰年(1604年)同叔侯傅邦同中進士,官授武昌推官。
據《蒲岐鎮志》主編崔寶珏介紹,侯門出過四位進士,這在明代比較罕見。侯廷訓、侯一元均列為樂清市文化名人,《明史》均有立傳,他們為當時的地域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
相關詞條
-
侯姓
侯姓,主要來源有五支:出自姬姓;黃帝時史官倉頡的子孫有以侯為氏者;出自姒姓;春秋時鄭國共叔段之子共仲被莊公賜姓侯;以及由改姓而來或其他。侯姓在宋版《百家...
姓氏起源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姓氏名望 -
侯氏
侯姓,主要來源有五支:出自姬姓;黃帝時史官倉頡的子孫有以侯為氏者;出自姒姓;春秋時鄭國共叔段之子共仲被莊公賜姓侯;以及由改姓而來或其他。侯姓在宋版《百家...
姓氏起源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姓氏名望 -
侯[姓氏]
侯姓,主要來源有五支:出自姬姓;黃帝時史官倉頡的子孫有以侯為氏者;出自姒姓;春秋時鄭國共叔段之子共仲被莊公賜姓侯;以及由改姓而來或其他。侯姓在宋版《百家...
姓氏起源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姓氏名望 -
泉州侯氏
侯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也是一個多源的姓氏,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時期漢字的創始者倉頡(jié)的後代,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姓氏所改,鮮卑族原有胡古...
泉州侯氏 由來: 一 侯氏:追溯侯姓起源 二 遷徙分布 三 郡望堂號 -
上谷侯姓
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時期倉頡的後代,據《漢上谷長史侯相碑》所記載:“侯氏,出自倉頡之後。”倉頡,即蒼頡,史書中說他是黃帝的史官,是漢字的創始者。相傳他是今河...
中華上谷郡侯氏之源流 居庸顯族侯氏 上谷侯氏由來 中華侯氏源流歌 中國杜鵑花都黔西賦, -
侯姓溯源
據史籍記載,侯姓是黃帝姬姓的後裔。相傳黃帝姓公孫,生於壽丘,長於姬水之濱軒轅山坡,所以改姓姬,號軒轅氏。黃帝生25子。其子玄囂,玄囂生極,極生帝嚳,為高...
尋根溯源 得姓始祖 郡望堂號 宗族特徵 名人精粹 -
侯又生
侯又生 (1903.5.15—1997)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又名新望,別號幼生,後改名爵,廣東梅州市梅江區人。本區水南堡灣高等國小及梅縣初級師範學校畢業...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人物軼事 -
皇封析木侯家
皇封析木侯家,起源與我國歷史清朝時期一個家族,曾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勳。
皇封析木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