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且岸

侯且岸

侯且岸,祖籍山西平遙,1953年10月生於北京。1994年6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法律與政治研究所,獲法學博士學位。1997年3月至1999年6月,在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國思想史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研究。參加中共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課題專家組成員),入選北京市培養跨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百人工程”。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現任北京行政學院教授、研究生部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國外現代中國學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擔任中國對外關係史學會理事,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理事,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常務委員,北京大釗學社社長,北京市“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北京黨建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員,首都社會發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共北京市委講師團特約報告人,《百年潮》編委,《黨史研究與教學》編委,《北京黨史》顧問。侯且岸教授的主要學術著作有:《認知中國:文化研究中的路徑》(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當代中國的“顯學”——中國現代史學與思想新論》(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當代美國的“顯學”——美國現代中國學研究》(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毛澤東研究史論》(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費正清與美國漢學》(《國際漢學漫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中國現代學術思想史論集》(合著,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共黨史學概論》(合作主編,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譯著有:《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中共黨史出版社1989年版)、《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66-1982》(合譯,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侯且岸教授主持並完成兩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研究課題:美國現代中國學研究(獲北京市政府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中西毛澤東、鄧小平研究比較(結題時被評為A 類研究項目,即將正式出版)。多次獲北京市政府獎、市級優秀論文獎。在《史學理論研究》、《中國研究》(日本)、《中共黨史研究》、《文史哲》、《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北京師範大學學報》、《教學與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北京黨史》、《新視野》、《北京行政學院學報》、《光明日報》、《學習時報》、《北京日報》等學術期刊和報紙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2004年始,為《學習時報》“中國共產黨思想史”等專欄系統撰文。現承擔的主要研究課題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共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建設工程委託課題,該課題相當於國家重大課題)、美國漢學史1830-2000(已列入國家“十五”重點圖書,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中國共產黨思想史、跨文化比較。侯且岸教授的主要學術、理論貢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國內開創了系統的、跨學科的美國現代中國學研究,在該項研究中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得到學術界同行的公認。其二,在國內率先對毛澤東研究進行深入的學術史研究。這項研究是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研究的基礎,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其三,在國內開闢中國共產黨思想史研究的新領域,將這一研究逐步規範化。其中,對李大釗思想的研究在國內學術界最有影響。其四,在國內率先開展文化理論取向研究,為先進文化建設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在國內學術界具有較大影響。其五,努力嘗試學術與現實的結合,重視對現實問題的理性思考,在《學習時報》的一系列專欄文章已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侯且岸教授自1995年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以來,同時在北京師範大學法律與政治研究所擔任博士研究生副導師。招生的研究方向為:毛澤東與中國現代政治、思想、文化,中美文化關係研究。近年來,他指導的碩士研究生先後獲全國中共黨史(含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學位點論文演講比賽一等獎和三等獎。2002年始,在北京師範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招生的研究方向為:國外現代中國學、中國共產黨思想史。侯且岸教授多次出國訪問,進行學術和教育考察,先後出訪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瑞士、俄羅斯等國。1999年4月,應邀參加美國國務院“國際訪問者”項目,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裡,重點考察了12所大學的“中國研究中心”,對美國的中國研究機構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同時,也向美國同行介紹了自己的研究,增進了相互理解,擴大了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