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往天平軍馬約與陳子昂新鄉為期及還而不相遇

《使往天平軍馬約與陳子昂新鄉為期及還而不相遇》是唐代詩人宋之問的作品。此詩抒寫作者與好友陳子昂相約而不遇的遺憾,同時表示對好友愛國精神的理解與讚賞。

作品原文

使往天平軍馬約與陳子昂新鄉為期及還而不相遇
入衛期之子⑵,吁嗟不少留。
情人去何處,淇水日悠悠。
恆碣青雲斷⑶,衡漳白露秋⑷。
知君心許國⑸,不是愛封地。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⑴天平軍馬:指天平軍,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唐朝分淄青節度置鄆曹濮三州節度,賜號天平軍,治鄲州,在今山東東平縣西北十五里,中和初朱瑄有其地,後並於朱全忠,宋亦置天平軍節度。平,《英華》作“兵”。
⑵衛:衛國之地,北周置衛州,治所在朝歌(今淇縣),唐改設衛縣。
⑶恆碣:恆山、碣石山的並稱。唐黎逄《象魏賦》:“高齊嵩華,勢比恆碣。”恆山,即五嶽之一的北嶽。 碣石,山名,在河北昌黎北。《尚書·禹貢》“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于海。”曹操有《碣石篇》,毛澤東有“東臨碣石有遺篇”詩句。
⑷衡漳:古水名。即漳水,今漳河。《尚書·禹貢》:“ 覃懷底績,至於衡漳。” 孔穎達疏:“衡即古橫字,漳水橫流入河,故云橫漳。”
⑸許國:決心報效國家。許,應允。

作品譯文

我到了衛地,多么希望能馬上與你相見,可惜你竟然不多作停留。
朋友啊,你去了哪裡?我的眼前只有這千古淇水悠悠。
恆山與碣石的霧靄,衡山與漳河的秋露,阻擋了我找尋你的道路。
我知道,你這是真正的愛國情懷,而不是為了圖名封侯。

作品鑑賞

宋之問與陳子昂是很要好的詩友,他們互有酬答之作。陳子昂所寫的《征東至淇門答宋十一參軍之問》一詩可以表明他們倆的友情,宋之問這首《使往天平軍馬約與陳子昂新鄉為期及還而不相遇》也是一樣。
此詩寫宋之問被遣往衛地處理天平軍公務時,順便約定與好友陳子昂在衛縣新鄉會面。他憂傷著歲月的流失,急切期望能與陳子昂相見。聽說陳子昂已涉淇水而東,他在等到回去的時候仍未與好友相遇,深表遺憾,思念之情就如眼前的千古淇水悠悠。北嶽恆山春霧,東海碣石夏靄,南嶽衡山秋露,太行漳河冬雪,阻斷了宋之問找尋陳子昂的道路。但他卻懂得陳子昂以身許國的愛國情懷,理解讚賞陳子昂不圖封侯的敬業精神。

詩人簡介

宋之問(656—712),唐代詩人。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縣)人,父宋令文,善文辭,工書法,膂力過人,時稱“三絕”。宋之問受其父影響,亦善詩文,與“善剖決”的韋善心並稱戶部“二妙”,與沈佺期齊名,並稱“沈宋”。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舉進士,初與楊炯分直內教,歷任尚方監丞、左奉宸內供奉等職,常扈從游宴,寫過不少應制詩。後數遭流放,卒於欽州貶所。他在創作實踐中使六朝以來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密,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並創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