佽飛廟

佽飛廟是祭祀“唐明州刺史黃晟”的紀念性建築,位於鄞州區姜山鎮井亭村,2002年被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佽飛廟位於鄞州區姜山鎮井亭村。2002年10月9日被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佽飛廟是祭祀“唐明州刺史黃晟”的紀念性建築。整組建築群坐北朝南,由門廳、戲台、廂房、佽飛宮、後殿等建築組成,通進深55、33米,通面寬27、95米,占地面積約1546餘平方米,共分兩進院落。
佽飛廟佽飛廟

門位於佽飛廟建築群的最前端,單檐硬山頂,進深三間,通進深7.87米,面闊三間,通面闊12.9米。大門左右各有一耳房,耳房均為三開間,通面闊6.28米,前面與圍牆形成院落。門設於前步柱,門前廊設卷蓬,分作三段弧形,卷蓬上部為草架。檐柱出牛腿,牛腿雕刻精美,上置花籃狀大斗,斗前部及左右各出一昂,上與挑梁頭相交,承托撩檐方。出檐有飛椽,內二架為抬梁式梁架,脊童柱立於三架樑上,三架梁下有一道橫樑,梁下有垂花柱掛立將其分成前後兩道軒,前長後短,後半段作弧形。大門後一界抬升為樓面,並設樓梯可至戲台和廂房。耳房山牆高出屋面,作五山屏風牆,並向前接出一山,共六山。大門與耳房屋脊均為滾筒亮子脊,施龍吻,並有“國泰民安”刻字及“福祿壽”三星雕塑,垂脊置於耳房與大門分界處,下端各有泥塑戲劇從物一組,栩栩如生。
戲台:戲台位於門廳後面並與之相連,為2004年回憶原貌重建(原建築毀於“文革”)。戲台建築為歇山頂,通面闊進深均為4.7米。底部列柱4根,均為石柱,其中後兩柱與大門共用,柱頂施平板方,上置斗拱,斗拱前後出兩跳,偷心造,兩側45度方向亦出昂,昂嘴為鳳頭昂,耍頭位置出一段方木,上置撩檐枋,木前端裝飾有金漆飛鳥,後端則雕為龍頭形狀。戲台每面各設平身科四朵,檐部出飛椽並與主樓平齊。額枋掛落等處都雕刻有龍鳳花鳥等圖案,並施紅底金漆。室內做圓形雞籠頂藻井。戲台屋面為筒瓦鋪就,屋脊為滾筒亮子脊,兩端施龍吻,中堆葫蘆狀裝飾及“福祿壽”三星圖案。垂脊末端各有戲劇人物雕像一組,形象生動。戲台台面距地面高1.6米,以木板鋪就,四周圍以雕花欄桿,望柱頭上飾有小獅裝飾。
廂房:左右兩側廂房與主樓兩邊耳房相接,且均為兩層,建築基本對稱,體量稍有區別。面闊均為四間,通面闊15.4米,進深兩間,通進深4.48米。硬山造,後檐砌實牆開窗。內梁架為四界,抬梁式,五架樑上置荷葉墩上施大斗,斗承三架梁,脊童柱落於三架樑上,上部施蝴蝶木。下檐柱為方形抹角石柱,柱上刻有楹聯,二層也有一排弧形雕花欄桿。而層檐柱出牛腿斗拱承撩檐方,前檐出飛椽,檐口與主樓平齊。底層為開敞式,前廊有弧形軒梁,卷蓬軒已毀。檐柱與步柱間有一級台階,高差約為12厘米。
佽飛宮:佽飛宮於戲台正對,面闊七間,通面闊27.9米,正貼進深三間,通進深14.3米,用四柱。硬山造。正面出抱廈建於前部月台上,抱廈面闊三間,通面闊12.93米,進深一間4.25米,懸山造,前四柱為石方柱,柱上寫有對聯,後四柱與佽飛宮共用,柱上架梁,樑上立墊木短柱,左右各做一道卷蓬,樑上雕刻精美,石柱頭出雙昂,並有木雕獅子倒掛其上,抱廈正面三間各有一塊匾額,分別寫有“詡贊功高”、“ 佽飛宮”、“威震蛟淵”。後部大殿正貼為抬梁式構架,檐柱與步柱間做卷蓬軒廊,卷蓬以上推測應為草架。後部大殿面闊三間,中間四顆步柱與柱礎都相當碩大,柱徑為0.6米,脊柱並未落在五架樑上,而是懸空,柱底用花籃形木方收頭。五架樑上置荷葉墩,並做斗拱接上金檀和月梁。大殿後檐柱砌牆至枋底,後檐柱與步柱間用雙步梁相連,梁施斗拱承檀木,梁下有隨梁方。大殿兩邊四間為附屬用房,進深皆為四間五柱,用材較小,且梁架較簡單,東邊一間作為過道可到達後殿。附房東西兩邊各開有一扇側門。大殿與附房屋面均為陰陽合瓦,無滴水,且均為龍吻脊,總共四吻,並有“風調雨順”刻字及火焰裝飾。
後殿:後殿位於建築群最後,面闊七間,通面闊27.95米,進深四間,通進深8. 35米。硬山造,屋面為青瓦互素脊,後部砌實牆,梁架六界,門窗設於檐柱,檐柱頂置櫨斗,斗上橫出重拱花機承托檐檁連機,向前出丁字拱,接梁頭,梁頭雕作獸頭狀,梁身做弧形,為寧波當地做法,脊柱落地,前後兩界基本對稱,五架樑上置荷葉墩,上有斗拱,橫向為重拱,承檁方,構造與檐柱相似,五架梁下一米處有兩條隨梁穿插。後殿檐柱位置砌有坎牆並設有門窗,前檐無飛椽,後檐置於後牆上,外牆均塗成紅色。佽飛宮後部有兩條過廊連線後殿,並與過道相接,過廊為雙坡四柱,寬約3米,長約4米,柱上置梁,樑上有荷葉墩大斗,上承脊檁蝴蝶木。過廊出檐較大,約為1. 45米,且一邊填有磚牆,推測為後期搭建。
佽飛廟因黃晟作為寧波重要的歷史文化名人而具有獨特的歷史涵義。整座建築總體保持了清時期的建築風格,雕刻精緻,彩繪依舊,體現出極高的美學色彩和藝術氛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