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與範圍
佛頂山是貴州東部僅次於梵淨山的第二大高山,位於石阡縣西南緣。與梵淨山相同,歷史上曾是黔東佛教聖地,且佛頂山自然保護區也是除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外,保存較好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2634.54hm,東西寬27km,南北長14km,地理位置為27°15′~27°25′N,107°56′~108°12′E。最高海拔高度1869.3m。
保護區行政區域隸屬於貴州省石阡縣,主要包括坪山鄉的佛頂山村、鳳凰屯村,甘溪鄉的平望村、鋪溪村、扶堰村、泥山村,聚鳳鄉的寶龍村,中壩鎮的高魁村。
地質基礎
佛頂山在大地構造上屬揚子準地台,位於貴州東部十分醒目的華夏系斷裂構造帶上。區內出露地層為晚元古宇下江群淺變質岩,自下而上分為番召組及清水江組。番召組為淺灰至深灰色變質砂岩、變質粉砂岩夾板岩、淺灰至深灰色板岩、千枚岩夾少量變質砂岩、變質凝灰岩等,地層總厚2560m。清水江組岩性主要為淺灰、灰綠及深灰色變余凝灰岩、變質粉砂岩及板岩等,厚度大於2000m。
區內地質構造有褶皺、斷層和密集的節理。本區主體由佛頂山背斜控制,軸向北東,軸長十餘公里。西翼岩層產狀平緩9°~30°,東翼較陡7°~50°。其北西、南東側有兩條北東向區域性光滑斷層通過。佛頂山西北為紅石樞紐斷層,正斷層,走向北東,斷層面在區內傾向北西,傾角80°左右,區內約15km,斷距200~1500m,形成於雪峰期。佛頂山東南為石阡樞紐斷層,正斷層,走向北北東傾向南東東,傾角70°左右,斷裂破碎頻寬20~150m,區內長約15km,形成於燕山期。佛頂山即是這兩條大斷層的上盤部分,為正斷層組合構造地貌類型——地壘。除上述兩條斷層之外,以節理最為發育。有2~3組節理,一般寬度0.1~5cm,密度為1~10條/m,傾角45°~90°。大型節理與溪溝的走向發育狀況一致。節理組把岩石割得非常破碎,狀式“豆腐塊”。
地貌概況
佛頂山為一沿北東南西向延伸的高大脊狀山嶺,是夾持於北東向斷裂帶間的一個巨大構造透鏡體組成的地壘式山地,沿著北東向區域性大斷裂與其北東面的梵淨山及南西面的朱家山一脈相承。山脊呈北東南西向,長約35km,主峰位於中段,最高海拔1869.3m,向北東及南西兩側地勢迅速降低。山脈北西側為甘溪斷裂谷地,南東側為馬溪斷裂谷地,其最低海拔分別為500m、780m。斷裂外側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地層,其岩性以碳酸鹽岩(白雲岩)為主,多形成海拔1000m以下的岩溶峰叢地形。從區域性總的地形地貌特徵上看,佛頂山為一聳立於廣大岩溶低丘陵之上的高大山體,氣勢雄偉。
高大地壘式山體及其北西、南東兩側的斷裂谷地,控制著區內河流水系的發育分布,呈現出以佛頂山為中心,向北東及南西分流的水系格局。佛頂山北東段北西側有甘溪河,南東側有包溪河,同屬烏江支流龍川河的上游及河源地帶;南西段南東側有滿溪河(馬溪河),北西側有大龍河,同屬烏江支流餘慶河的上游及河源地帶。這些河流均屬山區雨源性河流,其水文動態季節性變化甚大;但在冬春乾旱季節,河流的基流量主要靠區內森林山地豐富的地下水補給,枯季流量反而比較穩定。因此佛頂山森林生態系統對於河源水涵養至關重要。
本區地貌受到地層岩性控制主要有山地地貌、河谷地貌和動力地貌類型。
A、山地地貌 佛頂山是在地壘式構造大幅度抬升的基礎上受流水侵蝕為主的外力作用塑造而成,其地貌形態成因類型為典型的構造侵蝕山地。整個山體呈北東南西向延伸,高大而完整。佛頂山主峰海拔1869.3m,山下河谷地帶580~780m,佛頂山山體相對高差達1100~1300m。因山體北西及南東兩側的山麓地帶為斷裂谷地所限,山體的基座窄,其寬約8km,至海拔1600m處的山體寬僅500~800m,而至海拔1800m以上的山脊一般寬僅數米,最窄處只有2~3m,呈現極為典型的刃狀或魚脊峰狀的山地景觀。高大山體如此單薄,且主脊主峰如此狹窄的山地景觀,在貴州諸多相對高差大於1000m的山體中極為少見,與同屬淺變質岩區的梵淨山和雷公山的山體景觀形成鮮明對照。
佛頂山山體西北坡長而緩,東南坡短而陡。西北段從甘溪河谷至海拔1350m,一般坡度30°~40°;從海拔1350m到山頂,坡度增大到50°~60°,西北坡從甘溪河谷至山頂發育形成四級剝夷面及剝蝕台地,其海拔分別為1700~1800m,1300~1400m,1050~1200m,900~950m。東南坡從施秉縣馬溪河谷至山頂,山坡比較平直而少坡折,一般坡度35°~45°。佛頂山西北坡溝谷較長且發育比較稀疏,呈北西向平行排列並具有等間距分布的特徵。東坡溝谷較短,且發育比較密集。從總體上看,佛頂山由次級溝谷形成的放射狀水系十分明顯。
B、河谷地貌 佛頂山西北山麓的甘溪河及東南山麓的包溪河,均為沿北東向斷裂形成的斷裂谷,谷地多較開闊平坦,河谷盆地十分發育呈串珠狀分布,是佛頂山下水豐土肥的良好農耕場所。甘溪河谷底海拔558~700m。河谷形態不對稱,西北岸低矮,主要由震旦系及寒武系碳酸鹽岩組成;東南岩高陡,出露地層全為下江群淺變質岩。從甘溪至扶堰長約12km的河段內,落差約120m,比降10/1000,河谷多較寬闊平坦,其間發育多個規模較大的河谷盆地。包溪河谷從平頭壩至堯上各段海拔590~620m全部切割於淺變質岩石之中,河谷形態自堯上以上為峽谷;堯上以下至平頭壩為箱型谷,河谷寬坦且多連線而成規模較大的河谷盆地,河流水勢平隱,坡降僅為3.8/1000。甘溪、包溪這兩條河谷都是佛頂山內殘坡積土石向山外沖刷首當其衝的停留場所,因而谷地中砂礫石層覆蓋廣而深厚。
從佛頂山呈放射狀分流而下的眾多支流大都比較短小,其長度4~6km。支流切割深度自下游向上源迅速減小,一般下游切割深300~500m,溝谷形態多為十分狹窄的峽谷及嶂谷。佛頂山區這些支流的縱剖面形態特徵,是山地流水地貌侵蝕切割能力極強的表現,也是山地斜坡上大量殘坡積鬆散土石向山下運移的重要通道,為山洪泥流等動力地貌的發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C、動力地貌 佛頂山區植被破壞與動力地貌現象的形成密切相關。西北坡不少地段森林植被保存較差,因而這裡崩塌、滑坡及土石流等動力地貌現象屢有所見,並形成較為嚴重的地質災害。
崩塌及滑坡現象多。佛頂山高大的山體及淺變質岩極易風化剝蝕的岩石特性,本身就是一個極易產生崩塌、滑坡的溫床,在佛頂山西北坡的山麓及斜坡地帶,由於不少地方原生性森林植被遭到破壞,斜坡上發育深厚的殘坡積鬆散物質因失去了森林植被的保護而穩定性大為降低,導致崩塌、滑坡發育,特別是在深切割的峽穀穀坡上,這類動力地貌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山洪土石流危害嚴重。佛頂山西北坡若干地段森林植被的破壞,高大山地斜坡上發育深厚的殘坡積岩屑年復一年地向下滑移,崩塌、滑坡發育的頻度及強度連年增大,對山下河谷地區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由山洪泥形成的錐狀堆積物,在佛頂山西北坡的眾多支流及溝谷口都可見到,只是其規模大小和造成的災害損失有所不同而已。
水文地質
佛頂山區出露的晚元古宇淺變質岩,經受多次構造運動而輕度變質,首先其岩石堅硬而易脆裂的力學特性,在構造應力作用下極易形成大量的破裂結構面,其次,晚近以來又受新構造應力的強烈疊加,使岩石中斷裂隙發育且開啟程度好,再次,淺變質岩石中含大量的變質礦物,暴露於地表極易發生物理和化學風化,因此,淺變質岩構造—風化裂隙十分發育,加之發育深厚的殘坡積物形成了佛頂山獨特的水文地質環境。
佛頂山含水岩石劃分為鬆散岩土孔隙水及構造—風化網狀裂隙水兩種含水類型。鬆散岩土孔隙水岩石廣泛分布於山頂、山脊、山地剝夷面、山地斜坡及山麓地帶,一般均大於2m。構造—風化網狀裂隙水岩石含水帶的發育深度一般為30~40m,在此以下的新鮮基岩則含水十分微弱,為淺層地下水的隔水底板。
地下水在岩石裂隙中的貯存、富集及空間分布規律與地下水的補給徑流及排泄條件關係密切。佛頂山地下水主要受降雨補給,在海拔較高地帶,大氣凝結水也有重要補給作用,尤其是在林區更為明顯。山地斜坡上部及其上發育的深厚殘坡積堆積物和森林植被使降水有效補給地下水,形成地下徑流,其徑流條件是以地表水文網為中心的、規模不等的若干地下徑流地下水排泄方式,即以密集的溪澗流水排泄方式,緩慢地排泄著地下水,形成密集的地表水網,使溪水常年不斷。
佛頂山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學性質測定結果表明了該區水化學類型為HCO3—Ca及HCO3·SO4—Ca型水,水的礦化度和硬度極低,總硬度(以CaCO3計)24.14~58.34mg/L,屬極軟水。pH為7.2~7.8,屬中偏鹼性水。根據區域水化學資料對比,佛頂山與梵淨山、雷公山及朱家山淺變質岩的水化學性質十分相近,是生活飲用及保健飲料製品良好的來源,具有重要的商業開發價值。
氣候條件
佛頂山區太陽輻射值低。年總輻射為79.6kcal/cm,比同緯度其他地區少,處於全國日照低值區。總太陽輻射季節變化以夏季最多,冬季最低,春季高於秋季。
佛頂山區年平均氣溫在海拔600m、1100m、1500m處分別為16.4℃、14.1℃、12.3℃。氣溫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秋季略高於春季。以7月為最熱月,山麓、海拔600m、1100m、1500m處月平均氣溫分別為27.2℃、26.7℃、24.4℃、22.6℃;以1月為最低溫月,山麓海拔600m、1100m、1500m處月平均氣溫分別為6.0℃、5.1℃、2.8℃。因大氣相對濕度大,雲霧等水汽凝結物多,氣溫垂直遞減率小於自由大氣的垂直遞減率,為0.46℃/100m。南坡氣溫高於東坡。
佛頂山區受海洋氣候影響較大,雨水豐沛,相對濕度大於80%;年均降水量1100~1350mm,為全縣多雨區。降雨主要集中在4~10月,其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降水年變化呈單峰型。降水量以6月最多,冬季最少;東坡雨量最多,南坡最少。
土壤條件
佛頂山區森林土壤主要有山地黃壤、山地黃棕壤和山地暗色矮林土,並夾雜有酸性石質土和新積土。山地黃壤分布於海拔1400m以下地區;海拔1400~1750m範圍為山地黃棕壤所覆蓋。在河谷、溝口分布有河流搬運堆積而形成的新積土。
佛頂山土壤物理性狀,土層厚度30~80cm,在山體剝夷面上和河口堆積處土壤較厚,而在溝谷坡面上則較薄,石礫含量20%左右,土壤顆粒因母岩差異而粗細不均。土質疏鬆,質地良好,多為壤土。岩石節理髮育,裂隙水儲量豐富,土體較濕潤,蓄水能力較強。土壤化學性質和養分狀況看,土壤為較強酸性,有機質含量較豐富,全氮量、全鉀量均高,宜林程度高。
植被
佛頂山區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東部濕潤性常綠闊葉林,主要組成成分為殼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的樹種。
由於佛頂山山體高大,存在植被的垂直分異。在800~1450m之間主要是以殼斗科為主的常綠闊葉林;而在1460~1750m間則為殼斗科、山茶科、槭樹Acer spp.、鵝耳櫪Carpinus spp.等為主的常綠落葉闊葉林,喬木層高度一般7~8m,胸徑6~18cm,而灌木層多以竹子層片為主,草本稀少。隨著海拔上升,地形變化,氣候、土壤發生改變,1600m以上山頂和山脊處,形成以杜鵑為主的山頂矮林,樹幹矮化,苔蘚植物發育。這3個林帶是黔東地區除梵淨山之外的又一保存較好的、原生性較強的天然林,森林面積4300.38hm,占自然保護區面積的34.04%。
800m以下地區現存植被分布格局受人為強烈干擾而形成,常綠闊葉林僅殘存於溝谷中,大面積坡地已演化為人工馬尾松、杉木為主的針闊混交林。除此以外,還有灌木林221.85hm,占保護區面積的1.76%。較平緩地帶淪為農地。
佛頂山有9個主要森林植被類型,即銀木荷(Schma argentea)—小河烤(Castanopsis carlesii)林、貴州石櫟(Lithocarpus elizabethae)—杜鵑(Rhododendron spp.)林,甜儲栲(Castanopsis eyrei)—杜鵑(Rhododendron spp.)林,絲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林,櫸樹(Zelko va schneideriana)林,香果樹(Emmenopterys henryi)林,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闊葉林,多脈青岡(Cyclobalanopsis multinetuis)林,杜鵑(Rhododendron spp.)矮林等。
生物資源
佛頂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複雜多樣的生境類型,為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場所,加之地史上未受到第四紀冰川侵襲,成為許多古老、孓遺生物的避難場所,因此,生物資源豐富。根據佛頂山科學考察調查,佛頂山初步查明各類生物1693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1種,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達15種,列入《瀕危植物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的蘭科植物17種。
A、植物資源
佛頂山種子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查明有157科489屬1069種(包括種以下等級),占貴州種子植物總科數的67.38%,總屬數的39.25%,總種數的22.71%,其中裸子植物6科11屬13種;被子植物151科478屬1056種。該區有東亞特有科如青莢葉科Helwingiaceae、桃葉珊瑚科Aucabaceae等8科,中國特有的杜仲科Eucommiaceae等4科,起源於古南大陸的如旌節花科Stachyuraceae、古北大陸華中地區的如:青莢葉科、珙桐科Davidiaceae等,由此可見,該區植物區系孕育和保存著許多古老成分,並參與東亞植物區系形成和物種多樣化進程。從屬的組成特徵看,該區種子植物489屬中以古北大陸起源為主的溫帶分布屬有250屬,占全屬數的51.12%,古南大陸起源的熱帶分布屬200屬,占全屬數40.91%,以溫帶分布屬為主。分析種的地理成分,溫帶地理成分802種,占總數的75.02%,熱帶成分219種,占總種數20.48%,這更進一步表明了該區植物區系是以溫帶性質為主的特點。此外,東亞分布408種,占總種數的38.17%,中國特有378種,占全種數35.36%,說明該區植物區系屬東亞植物區系。
佛頂山植物資源中,列為國家珍稀、瀕危重點保護植物有15種,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等3種,二級保護植物有鵝掌揪Liriodendron chinense、香果樹、水青樹Tetracentron sinense、伯樂樹Bretschneidera sinensis、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閩楠Phoebe bournei、金錢槭Dipteronia sinensis、傘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l、柔毛油杉Keteleeria pubescebs、八角蓮Dysosma varsipellis、天麻Gastrodia elata等12種。現存個體數量大於1000株的珍稀、瀕危樹種僅金錢槭、水青樹、柔毛油杉,而珙桐、香果樹、穗花杉、八角蓮不超過500株,其餘物種種群數量少於100株。
初步查明佛頂山大型真菌有207種(含變種),隸屬31科92屬。絕大多數種為肉質和半肉質種類。大型真菌中以紅菇科Russul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毒傘科Amanitaceae和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在種類和數量上占優勢,尤其是紅菇科,多達35種。其次大型真菌的種類較為分散,1科1屬及1科1屬1種現象突出。有經濟價值的大型真菌繁多,食用菌約80種,如松乳菇Lactariuv deliciosus、紅汁乳菇actarius hatsudake等,藥用菌78種,如靈芝Ganoderma lucidum、木耳Auricularia avri cuicula、茯苓Poria cocos,藥用兼食用菌40餘種,如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雞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香菇Lentinus edodes等,毒菌40餘種,其中部分可作藥用。
佛頂山中草藥植物資源豐富,已查明有清熱解毒、利濕功能植物170種,補益功能30種,祛風散寒、止痛功能植物117種,治蛇蟲咬傷的48種,止咳化痰58種,其中,有些種類適宜於規模化栽培,如杜仲Eucommia ulmoides、天麻等。
B、動物資源
佛頂山高大山體、複雜的地形、保存較好的森林植被,為森林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棲息環境。自然保護區動物資源豐富,已鑑定命名的脊椎動物與昆蟲有119科417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1種,其中,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30種。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有鳥類142種,約占貴州省鳥類總數的34.05%,隸屬於12目31科。其中繁殖鳥121種占85.28%;非繁殖鳥21種,占14.72%。在繁殖鳥中東洋種占65.29%,廣布種占18.18%,古北種占16.53%,表明了該保護區鳥類組成成分具東洋界特點。與相鄰動物地理亞區的繁殖鳥種數比較,該區與華中區的相似程度最高,即以華中區種類為多,與貴州省梵淨山鳥類組成相似。
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鳥類17種,即鴛鴦Aix galericulata、鳳頭隼Aviceda leuphotes syama,鳶Milvus korxchun lineatus,鳳頭鷹Accipiter trivirgatus,雀鷹A. nisus nisosimilis,松雀鷹A. virgatus affinis,紅腳隼Falco vespertinus amurensis,紅隼F. tinnunculus saturatus,紅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白冠長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紅腹錦雞Chrysolophus pictus,草號鳥 Tyto capensis chinensis,領角號鳥 Otus bakkamonea erythrocampe,毛腳魚號鳥 Ketupa flavipes,領鵂號鳥 Glaucidiun brodiei brodiei,斑頭鵂 留鳥 G.cuculoides whiteleyi,灰林號鳥 Strix aluco nivicola。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獸為50種,分屬8目20科,其東洋界特點明顯。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豹Panthera pardus,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獼猴Macaca mulatta,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豺Cuon alpinus,青鼬Martes flavigula,水獺Lutra lutra,大靈貓Viverra zibetha,粞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等11種,除部分較常見外,多數保護動物的種群數量已很少,急需保護。
經濟價值較高的獸類種類多,如紅白鼯鼠Petaurista alborufus、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小麂Muntiacus reevesi、斑靈狸Prionodon pardicolor、赤狐Vulpes vulpes、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鼬獾Mustela sibirica、狗獾Meles meles、豬獾Arcrony collari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等動物毛皮的經濟價值較高,而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等具有較高藥用價值,此外,草兔Lepus capensis、白花竹鼠Rhizomys minutus、豪豬Hystrix hodgsoni、花面狸Paguma larvata、野豬Sus scrofa等數量較多,是當地的主要狩獵物種。
佛頂山林區產水量大,水源豐富,河網密集,為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保證。該區魚類資源豐富,初步收錄到60種,占貴州省魚類總種類29.4%,分屬5目13科47屬,以鯉形目為主,計45種,占該區魚類總種類75%。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即胭脂魚Myxocyprinus asiaticus。經濟魚種類較多,但因過度捕撈和滅絕性捕撈方式,種群數量大大降低。
初步查明保護區爬行動物計34種(亞種),分屬3目8科20屬,占貴州爬行動物總數的32.1%,其中毒蛇6種。區系成分以東洋界成分占優勢,其中又以華中華南區成分為主。該區的爬行動物為以蛇目以及游蛇科的種類為主的種類組成特徵,與我國及貴州省爬行動物的種類組成特徵一致。此外,經濟價值高的蛇類資源較豐富,如王錦蛇Elaphe carinata、烏梢蛇Zaocys dhumnades、眼鏡蛇Naja naja等,可開展人工養殖,合理開發利用。
佛頂山是兩棲爬行動物資源豐富區,初步查明共有23種(亞種),分屬2目7科8屬,占貴州兩棲動物總種數66種(亞種)的34.8%。該區物種組成特徵是以蛙科種類為多,計2屬11種,占總種47.8%,與貴州兩棲動物物種組成特徵基本一致。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鯢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 Blanchardo和虛紋蛙Rana tigrina2種,在該區分布廣。珍稀種類小角蟾Megophrya minor Stejneger、華南湍蛙Staurois ricketti、花姬蛙Microhyta pulchra數量較大。此外,棘腹蛙Rana boulengeri Guenther、棘胸蛙Rana spinosa體大肉多,肉鮮質嫩,具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在保護區中種群數量較大,是可開發利用的資源。
初步查明佛頂山自然保護區昆蟲有108種,分屬6目40科,以鱗翅目Lepidoptera、半翅目Hemiptera種類為主。貴州蝶類新記錄2種,即寬尾鳳蝶Agehana eluesi和白裳貓蛺蝶Timelaea albescens albescens。
旅遊資源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有較豐富的旅遊資源,並且是貴州省東線旅遊線上的重要地段,尤其與舞陽河旅遊線路有較強的互補性。
佛頂山區以森林山地景觀為主體的自然旅遊資源豐富,景觀類型多樣。佛頂山由於垂直高差達1100m以上,山地景觀具有拔地沖天的高峻形象,山體主脈脊薄如刃綿延十餘公里,懸崖絕壁連綿不斷,高曠山地斜坡上層狀地貌發育,具有一層地貌一重天之大山神韻;佛頂山自然景觀之美源於水,其兩側的甘溪河和包溪河,河谷寬闊平坦,其間清流縈迴曲折,田園村寨依山傍水,景色秀美怡人,源於大山森林深處的條條溪流,河谷狹窄深遂,瀑布跌水川流不息,散發出大自然的清新氣息;最美的是佛頂山鬱鬱蔥蔥的森林景觀和千姿百態而又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
世居在佛頂山的村民,多為仡佬族和侗族,少數民族文化和風俗濃郁,而民居民宅極富山村特色。2006年開始運營的堯上少數民族文化村初見成效,從2006年10月開業至2007年5月31日期間,已接待遊客逾50000人次。
佛頂山是紅色旅遊區之一,有著名的甘溪戰役遺址和英雄烈士紀念碑,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紅色景點。
歷史上佛頂山就是黔東佛教名山,現在還保存著金頂、金銀寺、阿彌陀佛等佛教遺址,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如稍加恢復和修建,是好的旅遊景點。
總之,佛頂山及周邊地區是黔東旅遊線的重要景區,自然景觀豐富多彩,人文景觀源遠流長,將舞陽河風景區、石阡溫泉風景區緊密相連,發展生態旅遊、紅色旅遊、民俗旅遊極具潛力。
詳情見:g z f d s.c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