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圖山

佛圖山

位於蘆山縣城西南2公里處,原山上建有佛圖寺,山因寺而得名,寺因山而存在。

景點介紹

寺廟

佛圖寺,東晉元帝大興年間天竺高僧佛圖澄建,故名佛圖寺。佛圖寺位於風景秀麗、人傑地靈的寺前鎮,又名大尖山,亦稱嵯峨寨。寺前鎮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故鄉。佛圖寺不但是外來僧人在太湖縣所建的首座佛教寺院。也是太湖縣乃至江淮地區有文字記載的首座佛教寺院。佛圖寺的建設,標誌著佛教文化在晉代就正式傳入太湖縣,傳入江淮地區。佛圖山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躋身名山之列,素有“小蓬萊”之譽。

佛圖山佛圖山

八景

佛圖寺有著名八景:天柱塔、飛來泉、天就門、披雲石、八正橋、生白洞、一線天、祖師洞。

山下的小溪邊,一石平面如削,宛如一塊屏風,人稱“屏風石”。石上有明萬曆元年(1573年)秋太湖知縣王大謨題刻的《游佛圖寺》五言詩一首,贊曰:“仙橋度迷途,佛塔挺白日。天工結構奇,鑿空無斧質。”雖大部分已脫落,但仍有少數字可分辨。

登佛圖山,可見寺前兩塊巨石當寺而峙立,一巨石橫架其上,天成石門,俗稱“禪門”。明崇禎八年(1635年),知縣李盛英題“天就門”篆體3字於石門前額,筆力遒勁,直窺秦漢。門內石壁上有羅汝芳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題刻的“閔獅界陳時范仰山林鵬肝近溪羅汝芳乙卯秋書在石紀游”24個行書大字。史載“羅汝芳,江西南城人,明嘉靖年間任太湖知縣,仁政愛民,頗有文才,喜愛山水”,在太湖很多地方都留有他的石刻。1985年,趙朴初先生給寺前河一位國小教師蔡鑄錕的信中對兒時游佛圖寺還記憶清楚:“佛圖寺,小時曾往一游,猶記‘天就門’三字篆刻,彼時似未逢一僧,寺已瀕荒廢矣。”

入石門即為古剎佛圖禪寺。佛圖寺為一進兩幢,下幢寬敞,為進香拜佛之所;上幢地勢較高,為藏經闡法之地。清嘉慶、道光、同治年間,古寺迭經修葺,氣宇軒昂,香火鼎盛,“古寺梵鍾”,名噪一時。佛圖寺香火最盛時房屋達一百多間,可惜在1958年被全部拆毀。今年有佛門弟子在舊基上幢建造了佛殿和生活用房,但較簡陋。

寺東百步,一泉飛懸崖壁間,俗稱“飛來泉”,三折三迭,三迭三瀉,泉流愈迭愈急,水聲愈高愈遠,形如玉花繽紛,

聲若春雷滾動。風來泉霧飄飛,風定白練長懸。雖是盛暑,仍涼爽如秋;任憑晴日,卻雨霧空濛。崖壁間鐫有“天上來”、“塵襟洗盡”、“且來觀瀑”等題刻,將此景裝點得益發幽奇。又有“屏風石”,長二丈,高丈余,石面如削,清乾隆太湖知縣王大謨題刻長詩於石上,年久難辨。山中又有披雲石、屏風石等天成石景以及老樹修篁,奇花異草,清溪碧潭,處處顯靈露秀,趣若蓬萊仙境。

寺後懸崖頂上高聳著五塊岩石風化而疊成的“天柱塔”,此塔險絕天工,上粗下細,高達十餘米,略向外傾斜,造化神工,似書萬卷,如柱擎天。舊志載:“塔,仰睇之,帽趣落,風撼雲移,虩虩如將下墜者。”崖端鐫有清太湖教諭阮裕所書“乾坤一柱”四個繴窠大字。明代陳范明題刻楹聯:“錦石巧留天柱塔,青山應做狀元峰”。明嘉靖太湖縣令羅汝芳題刻楷書“天柱塔”。塔底有洞,沿壁有無名氏鐫刻顏體“生白”二字;“生白洞”,涼爽幽邃,洞頂石罅中開一線,名“一線天”,洞上飛架“八正橋”。八正橋邊有明代陳明範題聯“錦石巧留天柱塔,青山應作狀元峰”。

傳說

在佛圖寺,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姑砌山門嫂砌塔”就是其中之一。相傳古代有姑嫂二仙到佛圖寺遊玩,見佛圖寺一無山門,二無石塔,便商議建造山門和石塔。姑投機取巧,認為山門好造,就選擇了造山門,嫂無法推卻只好造塔,二仙相約雞鳴時完工,結果姑先把山門造好,故意裝雞叫,嫂以為天快亮了,只好將僅差塔頂沒造好的石塔棄之而去,故今天的佛圖寺石塔無頂。

榮譽

千百年來,佛圖寺吸引了無數遊人,留下了大量石刻和詩篇。1981年,佛圖寺摩崖石刻收錄入《中國名勝詞典》。1982年,太湖縣人民政府又將其列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摩崖石刻

佛圖寺摩崖石刻,位於縣城北二十公里的大尖山上。這裡山清水秀,景致優美,素以“八景”著稱。山之西南側,舊有佛圖寺。相傳,寺為晉高僧佛圖澄所建,1958年毀。今存與“八景”有關的石刻數處。

“屏風石”立於山口,長7.2米,高3米,面平如削,宛若屏風,上刻清人王大謨書“游佛圖寺”詩,44句,220字,石刻面積約15平方米,陰刻。

“天就門”為三塊巨石二峙一覆天然而成,撐架在進山入寺必經之路上,俗稱“禪門”。門額上刻有明末知縣李盛英題“天就門”三字,字為陰刻,篆體,石刻面積約1平方米。門內左壁刻有無名氏行書陰文“洞門深鎖”四字,每字長0.3米,寬0.22米。右壁上刻有明嘉靖縣令羅汝芳草書“乙卯秋月游”,每字長0.05米,寬0.05米。

天就門北30米處為佛圖寺廢址。廢址後,石級迂迴曲折,經“一線天”、“八正門”、“生白洞”、“披雲石”,直抵

石室上的天柱塔。生白洞洞口上方石壁上刻有無名氏書楷體“生白”二字。長28厘米、寬23厘米。

“天柱塔”,體成方形,由五塊大石天然疊成,高約10米,上大下小,高聳欲傾,塔下石壁上刻有明羅汝芳書楷體陰文“天柱峰”三字,石刻面積0.12平方米,另刻有清人阮裕楷書陰文“乾坤一柱”四個字,石刻面積0.15平方米。

“飛來泉”在塔之左側石壁上,又曰“飛瀑”,從幾十米高的懸崖下直瀉谷底,春夏不涸。側有石刻“天上來”、“飛泉”、“襟洗盡”、“且來觀”等。

縣誌載:“太湖之勝,非司空也,……勝則必以佛圖為最”,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遊人,到此遊覽,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有機地結合,成為縣內古文化的精粹。1982年,太湖縣人民政府將佛圖寺摩崖石刻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收入《中國名勝詞典》。

詩詞古蹟

千百年來,許多文人墨客在遊覽佛圖寺時,留下了大量詩詞歌賦,這些詩詞歌賦被能工巧匠雕刻其間,進一步豐富了佛圖寺的佛教文化內涵。

宋人有聯:

懸岩撐古塔;峭壁砌山門。

古人有詩讚曰:

載道尋春到佛圖,石門不掩幾千秋,仙塔層層看欲倒,芳景怡人去復留。

明代郡庠生、著名天文學家、邑之名士蔡呈圖有詩紀游:

老樹修篁曲徑開,清幽宛是小蓬萊。空中寶塔擎雲出,天上飛泉噴雪來。

明人陳時范有對聯:

錦石巧留天柱塔;青山應做狀元峰。

明代羅汝芳對聯:

秋月春花憑領略,晴雷暑雪任奔騰。

清初詩人馬人龍有《游佛圖寺》詩:

群山高拱佛圖孤,卻望群山萬佛圖。白白水田低遠樹,蒼蒼秋色下平蕪。

石門不掩月來寺,竹葉有聲泉到廚,仙塔舊傳出仙手,至今欹側玉雲扶。

清乾隆太湖知縣王大漠有詩讚曰:

仙橋渡迷途,佛塔挺白日。天工結構奇,鑿空無斧鑕。

這些詩詞歌賦,為我們後人研究佛圖寺留下了一份難得的佛教文化遺產。

佛圖澄

晉朝時期佛教開始在太湖縣流傳。據史料記載,東晉時天竺高僧佛圖澄到中國宣揚佛法,於大興二年(319年),路經太湖寺前時,見山勢突兀聳拔,一石奇峰異起,大有佛家勝地之相,於是在此修建寺廟,定名為佛圖寺。這是我縣有文字記載的首座寺廟。

佛圖澄(232-348),西晉末後趙高僧,西域人,是天竺罽賓小王的長子。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1年)東來洛陽,講經

說法,深得君王信賴,被朝廷尊為“大和尚”,“事必先咨而後行”。據有關資料證實,他是漢族地區有史以來第一位被準許向民間傳教的外籍僧人,且有廣收徒眾,讓漢人出家為僧的特權。因此,可以說佛圖澄是西域高僧到達中國傳教的第一人,在中國佛教史上是開天闢地的人物。佛圖澄在中國行化達三十六年,所經之處建寺弘法,全國所建寺廟達八百九十三所,大江南北,以致天竺、康居各地的僧侶多去受學。在安徽所建規模較大的寺廟有太湖佛圖寺、潛山太平寺、宿松忠節寺等。佛圖澄在傳播佛教,推進佛教民族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佛圖澄於公元348年終於鄴,年壽116歲。

佛圖寺以佛圖澄而得名,一千六百多年來,從未易名至今,現在全國所存佛圖澄所建寺廟為數不多,但以佛圖澄命名的寺廟,太湖佛圖寺獨一無二。由此可見,佛圖寺在中國佛教文化中的歷史地位相當突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