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體內或血管內大量丟失血液、血漿或體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劇減少所致的血壓降低和微循環障礙。治療主要是迅速補充血容量,迅速查明病因並制止繼續出血或失液,根據病情決定是否使用升壓藥。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稱為失血性休克。常見於外傷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婦產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後是否發生休克不僅取決於失血的量,還取決於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過總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發生的。

基本信息

概述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體內或血管內大量丟失血液、血漿或體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劇減少所致的血壓降低和微循環障礙。如嚴重腹瀉、劇烈嘔吐、大量排尿或廣泛燒傷時大量丟失水、鹽或血漿;食管靜脈曲張破裂、胃腸道潰瘍引起大量內出血;肌肉挫傷、骨折、肝脾破裂引起的創傷性休克及大面積燒傷所致的血漿外滲均屬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療主要是迅速補充血容量,迅速查明病因並制止繼續出血或失液,根據病情決定是否使用升壓藥。

症狀體症

1.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肢端濕冷;2.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嚴重者昏厥,甚至昏迷;3.脈搏細速,血壓下降,呼吸急促,發紺;4.尿少,甚至無尿。

診斷依據

低血容量性休克診斷
1.繼發於體內外急性大量失血或體液丟失,或有液體(水)嚴重攝入不足史;2.有口渴、興奮、煩躁不安,進而出現神情淡漠,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3.表淺靜脈萎陷,膚色蒼白至紫紺,呼吸淺快;4.脈搏細速,皮膚濕冷,體溫下降;5.收縮壓低於12.0-10.6kPa(90-80mmHg),或高血壓者血壓下降20%以上,脈壓差在2.6kPa(20mmHg)以下,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尿量減少(每小時尿量少於30mk)。6.中心靜脈壓和肺動脈楔壓測定有助於監測休克程度。

治療原則

1.迅速補充血容量;2.升壓藥物;3.病因治療:即迅速查明原因,制止繼續出血或失液。

療效評價

1.治癒:出血或體液丟失停止或基本得到控制,體液及血容量得到補充,血壓恢復正常,尿量每小時在30mk以上,尿鏡檢無異常,休克臨床徵象消失。2.好轉:病因基本得到控制,血壓控制穩定,休克臨床徵象好轉;3.未愈:出血或體液丟失沒有控制,體液及血容量未得到補充,血壓仍處於休克水平且不穩定,休克臨床徵象無好轉或惡化。

專家提示

低血容量休克主要由於大量失血或失液而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劇減少所致血壓下降和微循環障礙,因而治療的首要措施是迅速止血並糾正失液。因此,各種原因引起的出血或失液,如外傷出血時應立即包紮或壓迫傷口止血並馬上到附近醫院就診,病情較重者應迅速送到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即能作各種大手術和輸血等治療的醫院)進一步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預防常識

低血容量休克,主要由於大量失血或失液而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劇減少所致血壓下降和微循環障礙,因而治療的首要措施是迅速止血並糾正失液。因此,各種原因引起的出血或失液,如外傷出血時應立即包紮或壓迫傷口止血並馬上到附近醫院就診,病情較重者應迅速送到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即能作各種大手術和輸血等治療的醫院)進一步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三大原因

休克是機體由於受到各種嚴重致病因素(感染性、創傷性、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及過敏性等因素)刺激引起的神經一體液因子失調與急性微循環障礙,並直接(或)與間接導致以生命攸關器官廣泛細胞受損為特徵的綜合徵,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血壓下降、脈壓減小、面色蒼白、脈搏細數、皮膚濕冷、肢端發紺、淺表靜脈萎陷、尿量減少、煩躁不安、神志模糊,直至昏迷等。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由於血容量的驟降,導致血壓下降,心排出量減少,中心靜脈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動過速等,常見病因如下。
失而:如外傷、肝脾破裂、異位妊娠破裂、消化道大出血、動脈瘤破裂等。
脫水:嚴重的嘔吐、腹瀉、胃腸造瘺管引流、腸梗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血漿丟失:大面積燒傷、腹膜炎、嚴重創傷、炎症滲出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