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戰止戰[政治學理論]

以戰止戰[政治學理論]

孫中山指出:戰爭是挽救危局的手段,也是制止戰爭、消滅戰爭的途徑。“以戰止戰”是他一生從事革命、爭取和平的指導思想。他認為革命必須有武力,走武裝鬥爭的道路,用戰爭來解決問題;進行武裝鬥爭必須以根據地為依託,武力必須與國民運動相結合;要使革命獲得成功,必須建立一支完全不同於一切舊式軍隊的革命軍隊,革命軍隊必須在革命黨的領導之下,用革命精神來武裝;精兵襲取、側翼牽制、分進合擊、速戰速決、集中兵力、游擊戰爭、利用矛盾、瓦解敵軍是革命戰爭的戰略戰術 。

戰爭觀

關於戰爭的起源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簡表
國別
割占和強迫租借的地區勢力範圍
德國強迫租借膠州灣山東
俄國強迫租借旅順和大連長城以北和新疆
法國強迫租借廣州灣廣東、廣西和雲南
英國強迫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區和附近島嶼(今統稱“新界”),還有威海衛長江流域
日本割占台灣和澎湖列島福建

孫中山闡述三個觀點:一是,帝國主義是戰爭的根源。只要帝國主義存在,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民國6年(1917)孫中山指出,歐戰是歐美列強為“爭商場”、“爭殖民地”而發生的,因此反對中國參加“歐戰”。他在民國8年所著的《實業計畫》中指出,歐戰後世界再回復歐戰以前的狀況,“為土地而爭、為食物而爭、為原料而爭將再出見。”他在《三民主義》演講中斷言“國際間大戰是免不了的”,將來世界戰爭必為“被壓迫者和橫暴者的戰爭”,“公理和強權的戰爭”。二是,帝國主義是殖民地、次殖民地國家禍亂的根源。民國13年1月6日,孫中山發表宣言,指出帝國主義國家形成帝國主義联合戰線,為壓迫世界弱小民族自由運動及國民運動而奮鬥。英、美、法、日、意“以金錢槍械延長中國內亂之生命”。11月19日在上海招待新聞記者的演說中又指出,“中國現在禍亂的根本,就是在軍閥和那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三是,社會出現貧富極為懸殊的兩個階級是階級戰爭發生的原因。光緒二十八年(1902),孫中山與章炳麟談話時指出,“貧富斗絕”是“革命之媒”。民國13年孫中山在《三民主義》演講中說,“在不均的社會”里,“生出貧富極相懸殊的兩個階級。這兩個階級常常相衝突,便發生階級戰爭 。”

關於戰爭與政治的關係

孫中山認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實行政治的手段之一。民國6年(1917)他在所著的《中國存亡問題》中指出,“國與國遇,用外交手段與用戰爭手段,均為行其政策所不可闕者。”“凡國家之政策既定,必先用外交手段以求達其目的,外交手段既盡,始可及於戰爭。”就是說,外交和戰爭都是推行國家政策的手段。用外交手段達不到政治目的時,就用戰爭手段掃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礙。政治目的達到,戰爭結束。

關於戰爭與經濟的關係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中國的民族工業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中國的民族工業

孫中山闡述三個觀點:一是,戰爭依賴於經濟,經濟是戰爭的基礎,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因素。民國元年(1912)12月3日,孫中山在倡議錢幣革命對抗沙俄侵略的通電中說“近世戰鬥之力,每以金錢為限”。中國必須“先行錢幣革命”,解決財政問題,然後乃能言戰,定作戰計畫,一戰以勝強俄。在民國4年8月4日復南洋同志函中,他又說“中國今日之革命,純視經濟力為轉移,經濟力大則成功速,經濟力少則成功遲;若無經濟力,則直不能革命”。二是,戰略戰術的運用和武器的生產水平依賴於經濟。孫中山在辛亥革命時期多次談到他制定戰略戰術是視財力為轉移的。民國10年12月10日,在桂林對滇贛粵軍的演說中他談到武器、戰術、經濟三者的關係,說中國昔用弓箭,而今用槍炮,武器不同,戰術亦隨之而異。歐戰中,歐洲戰術是以子彈遮攔敵人,耗彈極多。中國既無若干大兵工廠,不宜學歐洲戰術,宜學游勇戰術,視子彈如生命。三是,戰爭對於經濟的反作用。孫中山向來認為,戰爭“為殺人的事”,對經濟有破壞作用,革命卻是“以殺人為救人”,為“未來的經濟發展打下基礎”。民國13年1月14日,在廣州商團及警察聯歡會上的演說中,他指出“一個國家由貧弱變到富強,由痛苦變成安樂,沒有不是革命而成的 ”。

關於戰爭與和平的關係

孫中山認為,只有用自衛戰爭制止侵略戰爭,用革命戰爭制止反革命戰爭,才能求得和平。民國3年(1914)6月,他在《<戰學入門>序》中說,“世界種族能戰則存,不能戰則亡”。中國“有亡國滅種之虞”,“不得不以戰止戰”。民國13年,他又反覆闡明: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帝國主義經常幫助反革命,阻撓中國的革命。只有打破軍閥和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中國才可以和平統一,才可以長治久安。孫中山多次批判“黃禍”論,指出“中國人的本性就是一個勤勞的、和平的、守法的民族,而絕不是好侵略的種族,如果他們確曾進行過戰爭,那只是為了自衛。”相信全世界大公無私的人們將會逐漸理解: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復興,將是全人類的福音。普遍和平必將隨中國的新生接踵而至 。

關於戰爭的性質

孫中山認為,工業革命後,世界上的戰爭分為“商業戰爭”、“國際戰爭”、“階級戰爭”三種。暴力行為的戰爭分為正義的戰爭、非正義的戰爭兩類。他在《實業計畫》、《三民主義》演講中作了具體詮釋:商業戰爭是“資本家與資本家之戰爭”。國際戰爭是“有組織之大強盜行為”。階級戰爭是“工人與資本家之戰爭”,是“被壓迫者和橫暴者的戰爭”,“公理和強權的戰爭”。北美獨立戰爭是“美國人民自己求獨立,為自己爭平等”的戰爭;美國南北戰爭是“美國人民為黑奴求自由,為黑奴爭平等”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歐戰是“一國的帝國主義和別國的帝國主義相衝突的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孫中山自提倡革命以後,反覆闡明中國革命的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為四萬萬人謀幸福”,是“應乎天而順乎人”的正義的戰爭 。

武裝鬥爭思想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武裝鬥爭思想的基本內容是“用武力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以美利堅合眾國為標本的民主共和國,以及為實現這一鬥爭目標而採取的戰略戰術。

孫中山書法“尚武精神” 孫中山書法“尚武精神”

國民革命時期,孫中山武裝鬥爭思想的基本內容是用國民革命推倒中國軍閥和帝國主義,改造民國以及為實現這一鬥爭目標而採取的戰略戰術。孫中山在共產黨人的幫助下,“以蘇俄為模範”,改組國民黨,“用政黨的力量去改造國家”。在此基礎上,孫中山對革命力量有了新的認識。指出“國民革命之運動,必恃全國農夫、工人之參加,然後可以決勝”。他還接受共產國際及蘇聯等的幫助,形成建設軍隊的思想。鑒於北洋軍閥的封建統治,孫中山認為只有通過武力北伐,才能徹底將其剷除,實現全國民主統一的新局面。對革命力量的新認識以及創建軍隊、開展北伐軍事鬥爭成為孫中山這一時期軍事思想的核心 。

建立革命根據地思想

孫中山建立革命根據地思想,形成於清光緒二十一年正月(1895年2月)香港興中會成立以後。清光緒二十三年七月至二十四年七月間,孫中山在日本與宮崎寅藏討論“舉事之策”時說,要舉事,首先需要確定地點。

清光緒三十一年七月中國同盟會成立後,本部作出“注重兩廣首義,各省從而回響之”的決策。民國6年(1917)7月17日,孫中山在廣州黃埔歡迎會上的演說中指出,“現今上海已為一般稱兵謀叛者所割據,浙江、福建亦然;只有以廣東為海軍根據地,然後一切大計可以發展”。民國11年11月21日,孫中山在致蔣介石函中指出要施行革命措施,“非先得憑藉不可,欲得憑藉,則非恢復廣東不可。”“廣東一復,則西南必可統一,如是便可以西南數省為我憑藉,則大有辦法矣。 ”

廣東國民政府舊址 廣東國民政府舊址

民國12年(1923)2月,孫中山第三次在廣東建立革命政權後,他建立革命根據地思想的內容更加充實。民國12年10月15日,孫中山在廣州中國國民黨懇親大會的演說中提出保守革命策源地廣東的方法問題。認為要保守這個地盤,便要得廣東的人心。以後要擴充這個地盤,吸收各省,統一全國,便要得各省的人心,得全國的人心。得人心的方法很多,第一是要國民黨現在的黨員人格高尚,行為正大。不可居心發財,想做大官;要立志犧牲,想做大事,使全國佩服,全國人都信仰。第二是要黨員注重宣傳,教本黨以外的人都明白本黨的主義,歡迎本黨的主義,然後本黨施行主義便無阻力,便無反抗。到了全國的人心都歸化於本黨,就是本黨的革命大告成功。

建軍思想

孫中山建軍思想形成於同盟會時期,南京臨時政府時期和中華革命黨時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並在國民革命時期實現新的飛躍,有了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秋冬間,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中制定了建立中華國民軍的方案。它包括軍隊的性質、軍隊與國民的關係、軍隊的編制、軍隊的紀律、戰士的賞恤、軍需制度、俘虜政策等,初步形成了孫中山的建軍思想。

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 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孫中山的建軍思想有了新的發展。民國12年、13年間,孫中山反覆闡明:革命軍是救國救民的軍人,是為三民主義去奮鬥、為三民主義去犧牲的。革命軍的責任是要把不平等的世界打成平等的。革命軍的力量是以一當十,以一當百,以少數常常能夠打破多數訓練很純熟、武器很精良的敵人。

孫中山建軍思想的主要內容是:革命軍與中國革命的關係;創造革命軍的方法。民國13年(1924)6月16日,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的演說中闡明革命軍與中國革命的關係,認為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後便馬上組織革命軍,後來因為有了革命軍做革命黨的後援,繼續去奮鬥,所以就是遇到了好多大障礙,還是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大告成功。相反,中國革命只有革命黨的奮鬥,沒有革命軍的奮鬥,所以一般官僚軍閥便把持民國,中國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認為“如果沒有革命軍,中國的革命永遠還是要失敗。”所以孫中山提出“創造革命軍”的主張 。

國防思想

民國時期的坦克 民國時期的坦克

孫中山的國防思想內容豐富,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教育諸方面。政治方面:孫中山認為,帝國主義是“中國達到民族獨立的主要障礙”,不平等條約是“賣身契”,主張“打破列強的侵略”,“廢除中外一切不平等條約,收回海關、租界和領事裁判權”,保障國家獨立、民族生存。經濟方面:孫中山認為,“實業為富國之本”。“振興中國惟一之方法,止賴實業”。實業包括工業、農業、礦業、商業、交通等。《實業計畫》提出的發展中國實業的計畫,實際上就是國防計畫。軍事方面:孫中山認為,“中國未革命以前,列強環伺,欺陵侵併,無非以我國武力不足。”中華民國成立後,“中國欲為世界一等大強國,及免重受各國兵力侵略,則須努力實行擴張軍備建設”,“以成完全鞏固之國”。民國元年(1912),孫中山提出要建設強大的陸軍、海軍,然後“可與世界列強並駕齊驅”。在《國防計畫》大綱中有發展陸軍建設計畫,發展海軍建設計畫,發展航空建設計畫。教育方面:孫中山認為,如果我們在心理上覺得沒有外患,自以為很安全,是世界中最強大的國家,外人不敢來侵犯,可以不必講國防,那么,一遇有外患便至亡國;如果我們的海陸軍和各險要地方沒有預備國防,外國隨時可以沖入,隨時可以亡中國。在《國防計畫》大綱中有發展國防教育計畫。他在《三民主義》演講中指出,實施國防教育的目的是使國民皆知我們現在所處的地位是生死關頭,在這一生死關頭須要避禍求福,避死求生,結成了國族團體,用四萬萬人的力量去抵抗外國的侵略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