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孫為子

以孫為子

以孫為子,也稱養孫為子,是古代一種有違正常倫理的習俗,就是將孫子收養為兒子,而稱呼也隨之改變。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唐朝最為流行,在宋朝前期還曾存在,直到宋朝中後期,理學開始興起,這種以孫為子的習俗才最終消亡。

基本信息

歷史

以孫為子以孫為子
早在北魏皇室拓跋氏時代,就有“以孫為子”的情況出現。孝文帝出生後一直由祖母馮太后親自撫養,馮太后不僅將其視同己出,甚至為之放棄了臨朝聽政的絕佳時機。儘管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馮太后將孝文帝認為己子,但楊椿這些大臣在提及孝文帝與馮太后之間的關係時,均以“母子”稱之;而孝文帝在面對皇室宗親時,也毫不忌諱的以“母子”二字來定義自己與馮太后。

更有甚者,還出現了稱呼自己的父親為哥哥的情況,北齊武成帝的兒子高綽等人均稱呼父親為“兄兄”。以對兄長的稱謂去稱呼自己的父親,這種奇特的親屬稱謂不僅在北朝流行,也延續到南北朝以後的朝代。

不僅在北魏皇室,整個北朝社會中都有親屬倫常鬆動的跡象。南北朝後期,著名儒家學者顏之推在離開南梁進入北齊的時候就觀察到了這一奇特現象:“四海之人,結為兄弟,亦何容易……比見北人,甚輕此節,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觀貌,不擇是非,至有結父為兄,托子為弟者。”在謹守儒家禮儀的顏之推眼裡,北朝民間輩分混亂的情況屢見不鮮,把父親當做哥哥的有之,把兒子當成弟弟的亦有之,總而言之就是一點都不看重倫常輩分。

北朝的這些習俗和稱謂延續到了唐朝。《淳化閣貼》中收錄了不少唐太宗與皇太子李治的書信,其中一封名為《甘泉帖》的信中儼然寫道:“省書潸然,益增感念,善自將愛,遣此不多。哥哥敕。”唐太宗在最後署名的時候便是以“哥哥”自稱。

唐睿宗二次登基後,太平公主權勢沖天,一度威逼當時的太子李隆基。大臣王琚勸李隆基要早作打算,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氣唯有太平,言之恐有違犯,不言憂患轉深,為臣為子,計無所出。”(《舊唐書·王琚列傳》)唐睿宗是唐高宗的第四個嫡子,所以“四”就是他的排行,“四哥”這個看起來不倫不類的詞便是李隆基對父親的稱呼。

無獨有偶,唐睿宗另一個兒子李隆業為中山郡王時,在洛陽龍門造了一座觀世音石像,該像銘文題:“弟子中山郡王隆業奉為四哥娘六親眷屬敬造觀世音石像。”李隆業在稱呼父親時同樣用了“四哥”這個詞。

日後棣王李琰也對唐玄宗用過同樣的稱呼,李琰在回答父親的話時說:“惟三哥辨其罪人。”唐玄宗在唐睿宗諸子中排行第三,是以“三哥”一詞即是李琰對父親的稱呼。

原因

唐玄宗唐玄宗
之所以會產生“哥哥”這種稱謂,與北方鮮卑族的語言有關。南北朝時,鮮卑語“阿乾”一詞進入日常生活,因“阿乾”與“哥”音近,“哥”便取代了“阿乾”。再加上“阿乾”在鮮卑語裡既可以指父又可以指兄,所以“哥”這個字也受到影響,被賦予了“父兄”兩重含義。在北方少數民族中曾存在“還子”的習俗,即男女婚後,將自己的兒子送給父母為子。李唐皇室緣自塞北的武川鎮,與鮮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入主中原後,將這一習俗帶入中原。

此外,這些現象的產生也與鮮卑族“收繼婚”的婚姻制度頗有關係。“收繼婚”又稱“轉房婚”,指女性在丈夫死後改嫁給夫家的其他男性,例如亡夫的叔、伯、兒子(女方的親生子除外)、侄、甥等,這種婚姻制度在匈奴、鮮卑、突厥等部落十分流行。隨著北朝拓跋氏入主中原以及六鎮鮮卑勢力的崛起,鮮卑部落盛行的“收繼婚”導致親屬輩分含糊不清,這一風俗也影響了整個北朝社會以及之後的中原王朝。

除了受到北方民族行輩混亂的習俗,以及以“哥哥”稱呼父親的風俗影響外,唐人喜歡“以孫為子”還跟祖輩對孫輩的鐘愛密不可分。因為喜歡這個孫子,所以令其地位與別的孫輩不同。

無論是出於祖父對孫輩的鐘愛,還是因為孫輩特殊的身世,總而言之,“以孫為子”的現象確實在唐朝流行過一段時間,甚至到了五代與宋初,仍有將孫輩養為己子的情況出現。直至北宋中期,隨著程朱理學的興起,儒家的倫理徹底摒棄了這種行輩混亂的行為,“以孫為子”的現象這才漸漸消亡。

事例

隨著歷史劇《大唐榮耀》的熱播,唐玄宗天寶末年的朝政積弊為觀眾所熟知。在劇中,太子李亨與宰相楊國忠的爭鬥尤為激烈,不過與電視劇所演繹的不同,歷史上唐肅宗李亨雖然與楊國忠不睦,但他曾將流淌著楊氏血脈的孫子李傀當做兒子來撫養,而“以孫為子”的現象在唐肅宗李亨之前與之後,都曾出現過。

唐朝第一個“以孫為子”的皇帝是為大唐打下大半天下的唐太宗。根據唐太宗第四子濮王李泰的長子李欣的墓誌記載,李欣四歲時不僅有幸得到了祖母長孫皇后的親自命名,而且還得到了唐太宗夫婦的青眼相加,“以為己子”,被他們當做兒子撫養。
唐太宗之後,還有幾位皇帝也喜歡認孫子為自己的兒子。比如,唐德宗也十分喜歡唐順宗的兒子李謜,於是將他認作自己的第六個兒子。

不單是皇帝有此舉動,民間百姓也不乏“以孫為子”的情況。畫家王宰的兒子王宴實自幼聰明異常,深得祖父王智興的喜愛,被祖父養為己子,所以王宴實的名字也是按照父親和叔父們的排行來取的。

以上三例均因孫輩得寵,才會被祖父從孫子升級為兒子,但李傀被唐肅宗“認為己子”的情況與上面三位都不太一樣。因為李傀從唐肅宗的孫輩升級為兒子不是由於得寵,而是因為他特殊的身世。根據《舊唐書·肅宗諸子列傳》的記載,“崔妃生召王偲(偲即傀之訛寫)”,李傀的生母為崔妃。同時《舊唐書·代宗崔妃傳》中亦有記載:“母楊氏,韓國夫人。天寶中,楊貴妃寵幸,即妃之姨母也。……初,妃挾母氏之勢,性頗妒悍,及西京陷賊,母黨皆誅,妃從王至靈武,恩顧漸薄,達京而薨。”

天寶五年,時為廣平郡王的唐代宗李豫娶楊貴妃的外甥女崔氏為妃,彼時正是李林甫、楊國忠與當時還是皇太子的唐肅宗李亨關係最為緊張的時刻。而李豫作為李亨的長子,無疑與儲位緊密相連。一貫小心謹慎、隱忍順從的唐肅宗,選擇與朝中權傾一時的楊氏家族聯姻,很有可能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儲君之位,並通過收養孫子李傀為兒子的舉動以安撫住楊國忠等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