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方程的知識
我國古人早就有了關於方程的知識,《九章算術》內便有許多以方程求解問題的例子。由於我國古代是以算籌 作計算工具,並以算籌的位置表示未知數及其次數,因此,只以算籌擺出其係數便可求解。
一元高次方程
南宋秦九韶於公元1247年引入了一元高次方程的一般解法,除了以位置表示未知數及其次數外,還採用了一些專門術語,如下:一個四次方程:-x4+15245x2-6252506.25=0 。金代李冶等人則採用天元術,以「天元」明確地表示未知數的一次項,並建立了設立方程求解實際問題之方法。
各國數學家的貢獻
丟番圖的多項式符號(Signs of polynomials),則表示 x㎡+13x㎡+5x+2。
公元七世紀,印度的婆羅摩及多表示 0x㎡+10x-8=x㎡+0x+1。
1202年,義大利人斐波那契以文字表示方程,如 duo census,et decem radices equantur denariis 30 以表示2x2+10x=30。
十五世紀,阿拉伯人蓋拉薩迪表示 x㎡+10x=56。
1473年,德國人雷格蒙格努斯表示 40x㎡+120x=800。
1484年,法國人許凱以82. avec. 122. montent. 202 表示8x㎡+12x㎡=20x㎡,當中82.內的小2為未知數指數,並非8的指數。
1491年,義大利人帕喬利以 表示x㎡-y㎡=36。當中以co. (cosa)表示 x,ce. (censo)表示 x㎡;他還以cu (cubo)、 ce. ce. (ceso de ceso)、po. ro (primo relata)、 ce. cu. (ceso de cubo)等分別表示 x3、x4 、x5、x6…
1525年,德國人魯多爾夫以Sit 1 z aequatus 12-36 表示 x2=12x-36。
1535年,奧地利人施雷勃爾以30se.-2pri-56N表示多項式:30x2-2x-56。兩年後,荷蘭人黑克以 4se.-51pri-30N. dit is ghelige 45 表示 4x2-51x-30=45。
1545年,義大利人卡爾達諾以1. quad. . 2 pos. aeq. 48 表示x2+2x=48。
1550年,德國人申貝爾以4Pri+3ra. equales 217N. 表示 4x2+3x=217。兩年後,義大利人格利蓋以□□4□---4□ 表示 x4-4x2=4x2。
1557年,英國人雷科德以 表示 14x2+15x==71x。兩年後,法國人比特奧以 表示x3-6x2+4x+9=24。
1572年,義大利人邦貝利以 或 表示 x6+8x3=20 。五年後,法國人戈塞林以67QP8LM12CM18QQM35表示多項式 67x2+8x-12x3-18x4-35,同時以 1LP2qM20aequalia sunt 1LP30表示方程1x+2y-10=1x+30,當中引入了兩個未知數符號。
1585年,比利時人斯蒂文以 表示 x3=-2x2+12x+48。
1593年,法國人韋達以 表示;至1615年,他又以 A cubus+B plano 3 inA,aequarl Zsolido 2 表示 x2+3B2x=2Z3。
1608年,德國人克拉維烏斯以 表示 3x+4y=29770。
1629年,法國人吉拉爾以 表示 x2=12x-18。兩年後,英國人奧特雷德以 表示。
1634年,法國人埃里岡以154a~71a2+14a3~a4 2/2 120 表示 154a-71a2+14a3-a4=120 。三年後,法國人笛卡兒以 表示 x3-9x2+26x-4=0。自此便開始 以x、y、z等拉丁字母表示後幾個字母之未知數。
1693年,英國人沃利斯以x4+bx3-cxx+dx+e=0 表示 x4+bx3-cx2+dx+e=0。 其後便發展為現代代數方程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