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仙都二村在金石集鎮西南側0.8公里處,東北與仙都一村相望,西北與仙都三村接壤,西南與塔下村隔田相望。有潮汕公路的鸛巢車站至東山湖的公路經村旁。全村面積0.8平方公里,以農業為主,耕地屬砂泥田,宜植水稻、甘茨、小麥、花生、生柑、甘蔗等經濟作物。
具體介紹
仙都二村是金石鎮的重點僑村,旅外僑胞向來熱心於家鄉福利事業,先後捐資修建公廳、修建敬老院、建過濾水井、修整村容、安裝照明等,人民生活環境得到大大改善。
隨著政策的發展,村辦企業有了很大的發展,服裝企業尤為興盛。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投資整頓村道,使村容煥然一新。文化事業得到發展。
仙都村,別稱仙德,在潮安縣城庵埠西北7.7公里,金石鎮人民政府駐地東南1公里,鸛焦路經過村中。宋孝宗乾道年間,仙都村林氏始祖濟泉公從福建省莆田縣石榴巷遷居揭陽竹林宮(現登崗鎮管轄),至二世祖緝先公又遷居桑埔山後田心。公元1174年又遷居現址,並搭屋定居。又因此地泉香土沃,且遠觀有桑埔山山脈懷抱,創業之地恰似兜腰(肚腰),故此取名山兜。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村人林大欽高中狀元,朝廷諸官與狀元信扎來往時,因“仙”與“山”,“都”與“兜”諧音,且出於敬重狀元之意,將地址“山兜”寫成“仙都”,自此便以仙都定為村名。仙都村歷來以農為主,工副業為輔。1978年以來,各項農作物是分別達到歷史最高水平。1961年起分拆成仙一、仙二、仙三村。
仙都二村,除幾戶姓董外,全部姓林,全村人口2698人,耕地面積494畝,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大發展,有服裝製衣業10家,還有紙箱製造廠、食品調味廠、床上用品廠、不鏽鋼廠。經濟發展了,致力改善村容村貌,1991年由旅外眾鄉親捐資建成仙都中學和仙二國小,修建水泥路面村道,建無害化公廁。民國時期金石區長林豐藩(潮汕本土著名抗日英雄)、當代享譽世界的國畫家林豐俗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都是該村知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