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福布斯》雜誌中文版2015年5月推出最新華人富豪榜,列出370人,其中中國內地富豪在幾個主要項中都大約占了半壁江山。排前十的華人富豪中有5名出自內地,他們是王健林(第三)、馬雲(第四)、李河君(第五)、馬化騰(第六)和李彥宏(第八)。
每次有富豪榜公布,中國輿論都會對相關訊息趨之若鶩,這與世界上其他社會沒什麼兩樣。人們通常認為中國人比較“仇富”,這在網際網路的“快閃”般輿論呈現中尤顯突出。但仔細觀察,中國社會的真實“仇富情結”並不像它所帶來的表面印象那樣強烈,它並沒有超過這個問題在大多數社會裡的“正常範圍”。
根源
從文化心理學的視角來看,排富傾向似乎蘊涵了一種深層的仇富情結,而仇富情結則源於中國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為富不仁”觀念。
原因
經濟保持增長,社會財富積累,中國絕對貧困人口不斷減少,但收入差距持續拉大,相對貧困現象加重,加上高房價等社會剛性需求無法滿足的壓力,部分民眾發現即使經過個人努力也無法達到理想的生活水平時,就容易把憤怒傾瀉到社會,尤其是投射到比較強勢的官員和比較成功的商人身上,點燃“仇富仇官”情緒。
中國社會中財富的隱秘積累,加劇了這種仇恨。加上一些霸道官員、無良富人或作惡、或炫富,產生與民眾的直接衝突,這些害群之馬讓官商整個群體直接“中槍”。
此外中國富豪從事社會公益的姿態還不夠積極,中國大民企所附屬的公益基金會幾乎沒有很有名的,公益還遠不是富人形象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元素之一,這也會潛在影響人們對資本的看法。
緩解方法
公道自在人心,“陽光下的財富”,是緩解“仇官仇富”情緒的重要出口。做正經生意人,賺乾淨的錢,不觸碰公共利益底線,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緩解“仇富情結”,最根本的還是要政府通過稅收等財政手段公平合理分配,真正讓全體民眾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假如絕大多數人都能搭上中國發展這趟高速列車,“仇富”的土壤就不復存在了。
媒休評論
富豪作為改革開放催生的正能量,得到了中國社會的整體認同,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受到肯定。儘管人們對有的富豪財富原始積累過程有些議論,但主要富豪財富的合法性大多都不在輿論的爭議範圍,那些財富積累更多被看成中國體制真實彈性和空間的寫照,也被當成對中國國力和競爭力的一種度量。
中國還需出現更多富豪,他們的數量和資產總規模與中國下一步發展和繁榮無疑是正向關係。如果未來全球富豪的前十名中一半是中國人,與此相對應的中國經濟和社會成就也應當是舉世一流的。
當然我們希望,富豪在中國的社會含義能夠不斷豐富,它們越來越不僅僅是錢多,而更加突出社會帶動力。富豪代表了財富的聚集,也是社會責任的高度集中。富豪在後一種意義上的表現越好,他們在前一種意義上的空間就越大,整個社會也將越和諧,國家政治體制與市場經濟的結合將越順暢。這應當是中國市場經濟的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