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道院

天順八年修葺時,增建元穹閣,里人莫旦為之撰記。

因相對於翊靈道院裡人習稱為“北觀”,該道院遂被稱為“南觀”。占地3.942畝,始建於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後明永樂九年(1411年)、天順八年(1464年),均經修葺。天順八年修葺時,增建元穹閣,里人莫旦為之撰記。清乾隆五年(1740年)又增建文昌閣。大殿為城隍殿,唐太宗第十四子李明在被貶任蘇州刺史時能體恤民情,民感其仁德,遂塑像祀。西端配殿為關帝殿,還有羅漢堂。整個建築群殿宇瑰麗,莊嚴恢宏。 同里鎮習俗,每逢春節期間(年初一至初五),在羅漢堂內懸掛清代松陵善繪釋道人物的畫師呂律所精繪的十八幅羅漢絹畫。是時全鎮男女老幼無不虔誠焚香、膜拜、祈禱,並“點羅漢”,以預卜流年吉凶禍福。每到下半年的農曆八月初七、初八兩天,習俗為城隍菩薩做壽誕。是日,笙歌簫管,張燈結彩,並向鎮上富戶借來古玩陳設,以供進香者或遊客觀賞稀有珍品。並由鎮上社坮執事逐年輪值,聘請堂名班子演唱,應景助興。入夜,與“北觀”翊靈道院,南呼北應,競相媲美,市民們扶老攜幼,兩地奔走互訪,聯袂尋趣,里人喜稱之“南觀堂名北觀戲”,直到深夜燈火闌珊而罷。
民國18年(1929年),同里區公所在仁濟道院內建西津小公園,植樹栽花開設茶座,啜茗憩息。(見《文化》卷第一章第二節《公園·西津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