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自我實現說
正文
人本心理學家創立的一種人格(個性)學說。這種學說強調個人的潛能、創造力、理想、信念的實現。這一學說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A.H.馬斯洛。此外,K.戈爾茨坦、C.R.羅傑斯等也都談到自我實現。馬斯洛對人性持樂觀主義態度,他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一種好的、至少是中性的固有本性,而這種本性、潛能必然現實化。這個假設是他的自我實現說的基礎。馬斯洛強調,由於人的本性是好的或中性的,所以最好是促進它的發展;而人性的健康發展,只有在比較好的社會環境中才有可能。如果環境是限制性的,那么個體很可能依照神經病的方向發展。
據馬斯洛看來,人有兩種類似本能的需要,一種是基本的或缺乏性的需要,另一種是成長的或超越性的需要。馬斯洛根據這些需要在個體發展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從低級到高級排列成為一個像金字塔一樣的階梯。①生理需要:對食物、水、空氣、睡眠和性的需要;②安全需要:對安全感、穩定性、保護者和擺脫恐懼、焦慮的需要;③從屬和愛的需要:對從屬感、愛情、友誼和擺脫孤獨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對別人的尊重以及自尊的需要;⑤自我實現的需要:對實現自己的潛能、創造力、理想、信念的需要。馬斯洛認為前四種需要是缺乏性需要,而自我實現的需要則是成長性需要。
後來,馬斯洛又提出了第二個需要層次,認識和理解的需要,其中認識需要是基本的。這個需要層次對上述基本的需要層次起輔助作用。 馬斯洛提出了一個需要發展的模式(見圖):最低一級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必須首先得到滿足,第二級需要才能出現;一、二級需要得到滿足後,第三級需要才會發展。以此類推, 在高級的自我實現需要出現之前, 四種低級需要必須依次得到適當的滿足。但是,馬斯洛也承認這個層次排列可能有例外,例如他提到,創造性的人的創造驅力比任何其他需要都更為強烈;也有的人的價值觀和理想是如此強烈,以致他們寧願死也不放棄它們。馬斯洛認為這種發展模式是天然的,所以教育的作用是引導它,就像成人站在嬰兒面前引導他們學走路那樣,只能照護,不能代替;照護不能過分,過分就成了溺愛,不利於兒童的發展。
馬斯洛通過觀察、談話、問卷、傳記等方法,研究了少數他認為的自我實現者,提出自我實現者的動機是超越性動機或成長性動機。他認為自我實現者的超越性動機,在質和量兩方面都有別於其他普通人的缺乏性動機。缺乏性動機是補足機體內某種欠缺的動機,是謀劃獲得所缺乏的某種東西,是要減少由於這種缺乏所引起的緊張。由前四種缺乏性需要引起的動機就是如此。而自我實現者的動機則是一種超越性動機,它不是力求彌補欠缺,而是要發展潛能和認識世界;不是要減少緊張,而是要通過新的挑戰性活動增加緊張。
馬斯洛還詳細地描繪了自我實現者的人格特徵。這些特徵是:①有效地知覺現實。如實地知覺周圍的人和物,不按自己的需要和願望理解他們,因為他並不需要他們或它們來填補自己的缺乏性需要。②認可自然、他人和自己。③自發、單純、自然。④集中注視自身之外的問題。⑤獨處和獨立的需要。行為和感情,是強烈地以自我為中心的和自我定向的,對獨處和獨立有強烈的需要。⑥自主活動。⑦鑑賞的不斷新化。能持續不斷地使經驗增殖。 ⑧神秘的或“高峰的”體驗。不斷體驗到一種與深刻宗教體驗近似的、劇烈的和壓倒一切的入迷、極樂和敬畏。在科學、藝術工作上,在生活上都可能達到這種高峰體驗。⑨社會性興趣。對一切人都有強烈而深刻的移情作用和慈愛之情。⑩有更強的同別人聯繫的能力。容忍和接受一切人。手段和目的、 善和惡的辨別力。非敵意的幽默感。創造性。 自我實現者有兒童般天真的創造和想像。抵制文化適應。在一定範圍內,完全能夠抵制住社會文化的壓力,而進行獨立思考和行動。
馬斯洛認為,人有某種比戰爭、偏見和憎恨要更為崇高的能力。這是他對人性懷有樂觀主義的觀點。但是把它看作是人的固有本性,並且是不依賴社會實踐自我實現的,則是缺乏科學論據的說法。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指出個體的需要逐漸由低級向高級發展,需要、特別是高級需要的實現與人格形成有關聯等,有的人認為有可取之處。但是,他的需要層次並沒有囊括人的全部需要;特別是他強調需要的生物學性質,沒有指出需要的反映實質和社會性,也沒有區分自我實現需要中利己性與利他性兩種內容。因此,受到不少心理學家的批評。
參考書目
A. H. Maslow, Motivation ɑnd Personality,New York,1970.
A.H.Maslow,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New York,1968.
D.Schultz, Growth Psychology: Models of TheHealthy Personality ,New York,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