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戰爭

人才戰爭

《人才戰爭》講述了:是歐洲流失的人才,讓美國率先成功爆炸了核子彈和氫彈,把人造衛星送上天,實現了太空人登入月球;是中國和印度流失的人才,締造了美國的世界高科技中心——矽谷。人才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勝過石油,勝過金融街,勝過核武器……人才是知識經濟時代最核心的生產力。而人才戰爭將從根本上決定中國未來能否實現偉大的崛起與復興。《人才戰爭》第一次全面分析了全球化時代日漸激烈的人才戰爭,是一本關注國家與個人命運的著作,也是一本了解世界各國人才吸引模式和人才發展規律的著作。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王輝耀,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兼歐美同學會商會和2005委員會創始會長,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諮詢委員會經濟組召集人,九三學社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北京市政協港澳台僑顧問。先後兼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等多家經管學院客座教授。歷任中國經貿部官員,全球最大工程管理諮詢公司SNC-Lavalin公司董事經理和AMEC-Agra公司副總裁,加拿大駐香港商務參贊,GE、西門子、ABB, 三菱、阿爾斯通等多家跨國公司顧問。在國際人才,國際商務和中國海歸群體有一定的研究,出版著作20餘本。

媒體推薦

這是一本真正關係到國家命運與個人前途的書。

愛才如命、揮金如土、殺人如麻。關於人才戰爭的殘酷就在於此!

——王波明,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總幹事、《財經》雜誌總編輯

在智慧資本時代,人才成為生產力最活躍部分。如何能在全球範圍吸引優秀人才參加中華民族復興偉業,應是我們國家核心國策的一個組成部分。本書提出問題令人思考。

——田溯寧,寬頻資本董事長

我們已經經歷了從勞動力,制度,技術到現在的資源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才是最終的競爭格局,中國要真正崛起,人才將是最關鍵的核心競爭力。

——唐駿,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

國家的競爭,實質上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戰爭》不僅講述了時下國家競爭的格局,更點明了未來增強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徐小平,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

知戰之道而後勝多,否則多疲於奔命。

——袁岳,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董事長

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熊曉鴿,IDG創業投資基金創始合伙人

目錄

導言

第1章 改變世界格局的特殊戰爭

1.世界中心交替的背後

2.人才戰爭:全球化製造

第2章 全球人才流動的新趨勢

1.人才外流與流失

2.人才回流與回歸

3.人才環流與共享

4.孔雀為何東南飛

第3章 全球人才戰爭的10種戰略

1.移民戰略

2.招收並挽留外國留學生戰略

3.雙重國籍戰略

4.特殊人才特殊待遇戰略

5.國家獵頭戰略

6.跨國公司人才本土化戰略

7.國際交流與合作戰略

8.民間社團、基金會、人才庫戰略

9.通過風險基金、創業扶助、高科技園區吸聚人才戰略

10.文化輸出與國家夢戰略

第4章 移民大國人才戰

1.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

2.移民最方便的“楓葉之國”:加拿大

3.資源充足的澳大利亞

第5章 歐洲大國人才戰

1.刻板的德國

2.不再浪漫的法國

3.衰落的日不落帝國:英國

第6章 沒有能源只有人才的袖珍強國

1.停滯的日本

2.國小才多的以色列

3.凱爾特之虎的奇蹟:愛爾蘭

第7章 亞洲四小龍的人才優勢

1.從“龍尾”到“龍頭”的韓國

2.東南亞人才集散地:新加坡

3.海歸潮改變中國台灣

4.國際人才港:中國香港

第8章 迎接人才回流的金磚之國

1.正在崛起的印度

2.復興的北極熊:俄羅斯

3.掙扎中前進的桑巴王國:巴西

第9章 全球人才戰爭中的中國

1.人才流失數量位居世界前列

2.“有量低質”的人才資源

3.本土人才培養缺乏國際競爭力

4.高層次人才分布不合理以及年齡老化

5.請進來的人才難紮根

第10章 流失在海外的“中國軍團”

1.海外華人的現狀與發展

2.海外“人才軍團”的評估

第11章 人才回歸將改變中國

1.政治領域:輝煌的過去與尷尬的現狀

2.教科文衛領域:挑大樑的主力

3.創業大潮:高新產業的主流

4.中國“走出去”的急先鋒

5.跨國公司本土化的推動者

6.民間外交的參與者與國家形象的體現者

第12章 崛起與復興的中國夢

1.中國人才戰略的“政策障礙”與“軟體不足”

2.完善中國人才戰略的十大建議

結語

後記

參考文獻

……

編輯推薦

《人才戰爭》兩位專家為業內頂尖高手,給眾多世界500強企業做過HR方面的服務。圖書對國內企業家向一流企業學習先進的人才管理理念和方法提供了可操作的範本。

圖書源於國內最大培訓機構——聚成股份在今年力推的課程核心內容,是整個課程的精華所在。

聚成在10年的集團化發展過程中,從幾個人發展到員工5000,並獲得聯想等機構的投資,業務滲透到多個領域。其清晰、高效、實用的人才戰略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書中對此有相當清晰地闡釋。

名人推薦

在網路與自媒體的數字時代,對人才的需求與爭奪早已發生巨大變化,如何結合企業特點應對這些挑戰是擺在每一個企業家面前的難題,這本書給了我具體的思路。

——黎遠 匯邦集團有限公哥董事長

招不來人、不會育人、留不住人一直是我們公司的頑疾,儘管已經在這上面花了很多冤枉錢,但收效不夠理想。感謝聚成的這本書,給了我參與人才戰爭的武器。

——杜宏圖 河南新東方地產芡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最喜歡第三章人才激勵方面的內容,簡直說到了我的心坎里。聚成對人力資源管理有精深的研究,在團隊管理上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尤其適合我們這樣的成長型企業。

——李娟 深圳保利物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松下幸之助與比爾·蓋茨在很多年前就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可國內很多企業老闆還抱著“有錢就能找到人”的錯誤用人觀。這些老闆該看看這本書了,學會“不花錢還能留住人才”!

——楊宗華 聚成戰略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聚成商學院院長

文摘

第1章 改變世界格局的特殊戰爭

1世界中心交替的背後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特殊戰爭字型

在20世紀上半葉,全世界的人們就跟今天談論中國、印度的崛起一樣,廣泛討論美國的崛起。但是,世界格局並不會自然地發生更替性變化,歐洲依然是全球化世界的領跑者。即使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大收漁翁之利,在其首倡成立的“國際聯盟”當中還是淪為配角,未如願成為新的世界領導者。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擔心歷史重演的羅斯福總統詢問他的國家科技局長:“戰爭結束以後,我們要做些什麼?”

這位科技局長的回答是一份叫《科學技術——無止境的邊疆》的報告,他聲稱:德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甚至是美國的3倍,科技足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而要迅速改變美國科技落後於歐洲的現狀,就必須採用特殊手段發動一場特殊的戰爭——建立特殊部隊,利用戰爭的特殊時機,發動一場對戰敗國頂尖科學家進行“明搶”的人才戰爭。

1943年,諾曼第登入之後,美國迅速以1個傘兵師、2個裝甲師加上第6集團軍重兵出擊,目的是掩護一支剛剛成立的“阿爾索斯”突擊隊的秘密行動。“阿爾索斯”間諜部隊的唯一任務,就是搶在任何國家尤其蘇聯之前,俘虜德國、義大利那些優秀的世界知名的科學家,蒐集技術情報與資料,並勸服這些可以改變國家戰略實力的科學家加入美國籍,為美國工作。

這是羅斯福總統生平採納的最有遠見的建議之一。美國在這場人才戰爭當中並不缺乏具備實力的競爭對手,但是,那些本可以成為競爭者的國家並沒有對外國科學家產生興趣。美國和蘇聯同時攻入德國,為了戰後發展,都在占領區掠奪自認為最值錢的資源。當遠離本土萬里的美國跨洋過海地把那些高學歷“戰俘”運回國時,視重工業為國家發展重中之重的蘇聯,正集中精力“搶運”成千上萬的機器和設備。對於國家未來發展最重要資源的看法的不同,也導致了兩個超級大國後來截然不同的命運。

二戰之前,德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總數甚至是美國的3倍。但人才戰爭半個世紀過後,全世界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得主40%已經來自“美國製造”,超過70%的諾貝爾獎得主被美國聘用,在美國工作。美國能夠在二戰後成為世界第一科技強國,並在高科技領域持續“一覽眾山小”的絕對優勢,並不是因為美國人的天賦遠超其他的族群,而是因為美國不問種族、不分國籍的人才戰略,成功地讓它吸聚到了全世界最多的頂尖人才。從核子彈、氫彈、飛彈、火箭的研發,阿波羅登月計畫的實施,電子計算機的誕生與套用,美國這些尖端技術領域的突破,每一個項目都有外國科學家充當關鍵性角色。

馮·布勞恩們的貢獻

馮·布勞恩正是美國在二戰開世界先河的“特殊戰爭”的“特殊成果”。

“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是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第一次踏上月球之後的名言。但是,當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時,與之通話的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官員高呼的卻不是阿姆斯特朗的名字,而是一個正在地球上工作的人——“你踩下的腳印,也是布勞恩博士的足跡”。

沒有阿姆斯特朗,美國的航天部門可以立刻找到同樣出色的太空人。然而,馮·布勞恩的工作就沒有這樣的可替代性。曾參加過德國納粹黨衛隊的德國人馮·布勞恩,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火箭專家。1942年德國成功發射的世界首枚能到達太空的A-2火箭就是他的傑作。1944年9月7日,德國使用他設計改良的A-4火箭(又稱V-2飛彈)空襲英國,再次震撼整個世界,這是人類歷史上火箭和飛彈的首次登台亮相。

1945年,馮·布勞恩被美國搜捕人才的“特殊部隊”俘虜後,連同他的工作團隊126名工程師一起被秘密運到美國。但是,隨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馮·布勞恩等這些“納粹同犯”不但沒有送上軍事法庭,還成為了美國的座上賓。

馮·布勞恩一到美國,就被安置在美國陸軍裝備設計研究局工作。1955年,他加入美國籍,然後領導設計了美國的朱庇特-C火箭,被用以成功地發射了西方第一顆人造衛星“探索者1號”。1961年,馮·布勞恩成為美國的總統科學顧問,分管“阿波羅”登月工程,直接領導“土星”5號火箭的研發設計,這一火箭被用以運載阿波羅11號飛船,最終使人類第一次順利登上月球。

美國能夠如此接納一個來自敵對勢力的外國科學家,並讓他成為“阿波羅工程”這樣的項目主管和國家最高的科學顧問,對人才“不拘一格”的開放可見一斑。因此,另一個外國人——出身中華民國的公費留學生錢學森能夠參與美國機密的技術部門,最終受到政府嘉獎,也一樣不那么令人奇怪。

後來成為中國“兩彈元勛”的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二戰中是美國國防部科學顧問組成員之一,曾跟隨老師馮·卡門到歐洲參加技術情報審訊。正是在錢學森的詢問下,馮·布勞恩寫出了《德國液態火箭研究與展望》的書面報告。錢學森也因此提出發展美國火箭技術的規劃建議,並獲得美國國防科學研究委員會科學發展局的稱讚:“(錢學森)在參加國防科學研究委員會科學研究發展局所作計畫的工作中,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作出了成功的貢獻。”

也正是因為錢學森參與項目的重要性,後來美國海軍部次長丹尼·金布爾才會說出那句著名的證明“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威脅:“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

事實上,如果沒有極端保守的“麥卡錫主義”一度占據美國輿論主流,錢學森此後是否會憤怒地要求回到中國還是個未知數。意識形態高於一切的麥卡錫時代,一度被當作美國上個世紀最黑暗的時期,不僅僅大批海外出生、或與“赤色”有過接觸的優秀人才遭到懷疑與排斥,即使連當時美國的總統和國務卿都難以避免被批評成“紅色分子”,著名將軍喬治·馬歇爾還因此被迫辭職。

數年的“麥卡錫風波”帶來的懷疑、監視、迫害,讓錢學森三十年後都還耿耿於懷。1985年,美國總統科學顧問基沃思訪華時表示:錢學森在美國工作20年,對美國軍事科學發展做出極大貢獻,麥卡錫黑暗時期的橫加迫害沒有道理,美國政府願邀請錢學森訪美並由政府和有關學術機構授予“國家勳章”。錢學森當即拒絕說:“當年我離開美國,是被驅逐(deport)出境,按美國法律規定,我是不能再去美國。美國政府如果不公開給我平反,今生今世絕不再踏上美國國土。”

但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麥卡錫主義”並不為美國政府所支持,相反,它是以“政府批評者”的角色出現,通過影響社會輿論來逼迫政府在政策上就範,使得杜魯門政府與其後的艾森豪政府成為輿論的“被脅持者”。艾森豪總統的國務卿杜勒斯曾無奈地說:“我們正在麥卡錫的領導下走向美國式的法西斯主義。”正因為美國主流政治精英們並不同意“麥卡錫主義”以狹隘的愛國主義與意識形態作為選拔、使用人才的標準,才最終通過一系列的“明爭暗鬥”,在1954年推動國會發表了譴責麥卡錫參議員的決議。

開放——尤其是不分種族、不問國籍地向全世界最傑出的人才敞開大門,歡迎他們入籍並提供廣闊的發展平台,是美國走向強國之路的關鍵字。擁有馮·布勞恩這樣全球最頂尖的人才——而不僅僅只是美國本土最頂尖的人才——為美國工作,則是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根本。而成為人才戰爭的贏家又與美國對待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評估人才、激勵人才等戰略與制度緊密相關。

正如美國前總統里根所說:“我們是一個由外來移民組成的國家。我們的國力源於自己的移民傳統和我們歡迎的異鄉僑客。這一點為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所不及。”

國籍?種族?血統?

二戰之前,美國無論科研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沒有今天這么強大。很顯然,那些身在世界中心的歐洲科學家們不可能對條件更為優越的本土視而不見,卻去對美國那個“新大陸”所提供的經費支持與工作收入“心嚮往之”。但是,美國對待人才的態度改變了一切。德國、義大利、後來成為戰勝國的大多數歐洲已開發國家,跟今天大多數開發中國家一樣,認為人才的出生地、國籍、種族、血統要比其才華、品德以及所能做出的貢獻更為重要,因此,許多猶太裔科學家就這樣從歐洲被“趕”了出去。美國則恰恰相反,不問血統、種族、國籍,並且主動爭取這些人才入籍。

愛因斯坦就如此評論美國二戰後科技迅猛發展的原因:“要是我們企圖把美國科學研究工作日益增長的優勢完全歸功於充足的經費,那是不公正的。專心致志,堅韌忍耐,同志式的友好精神,以及共同合作的才能,在它的科學成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愛因斯坦自己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是德國最享有世界聲譽的科學家,剛剛大學畢業時還曾獲得瑞士國籍,但僅僅因為猶太人的血統就不見容於德國,此後輾轉於義大利、荷蘭,都無法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儘管愛因斯坦傾向於留在歐洲,最終還是選擇了此前只去做過學術訪問、卻有著“同志式的友好精神,以及共同合作的才能”的美國。

法國科學家朗之萬得知愛因斯坦移民美國的訊息後,就說:“這是一件大事。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梵蒂岡從羅馬搬到新大陸一樣。當代物理學之父遷到了美國,現在美國成為世界物理學的中心了。”

還有更多例子,恩里科·費米是當時義大利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但是,即使他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樣的榮譽,也無法改變妻子是猶太裔所帶來的非議。因此,他也選擇了移民美國。出生在匈牙利的猶太人愛德華·特勒在1930年獲得了德國萊比錫大學物理博士學位,並於德國一所大學任教。1935年,他同樣因為猶太人的身份遭到迫害,不約而同地和妻子選擇一起移民美國。

序言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這是唐太宗治國的總結,他治下的大唐是中國數千年來最為強盛的時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對他的臣僚說:“為天下者,譬如作大廈,大廈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後成。”在明朝前期,中國的GDP依然是占據世界的三分之一。

中國自古以來,興衰更替,各領一時。但凡興時,“執政者”未必有過人之文韜武略,卻必能重才用才,廣納天下才華之士並使之“各盡其才”。秦有張儀、商鞅、呂不韋、李斯等“外籍人士”為相;劉邦得“漢初三傑”相助,唐太宗有房謀杜斷與魏徵。蓋國家之崛起,即使國家之競爭力取決於“執政者”個人的“人治”時代,亦非“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也已經成為古今有識之士的“共識”。如《呂氏春秋·求人》所言:“得賢人,國無不安,名無不榮;失賢人,國無不危,名無不辱”。

因此,當今的中國,要在全球爭奪頂尖人才,以使國家和民族“大國崛起”,則必然要完善一個國家的整體人才戰略,建立能夠在海內外吸引、選拔、使用、挽留世界頂尖人才的環境、平台和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