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考試

人力資源考試

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 ,簡稱HR)人力資源是指一定時期內組織中的人所擁有的能夠被企業所用,且對價值創造起貢獻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經驗、體力等的總稱。

基本信息

人力資源概念

概念

為理解什麼是 人力資源管理,我們必須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管理,作為一名管理者需要做哪些工作。
人力資源是指儲存在人體內的,能按一定要求完成工作的體能和智慧型資源。這些體能和智慧型由人的感知、氣質、性格、興趣、動機、態度、能力等各人素質和知識、技能而綜合構成,它們通過先天遺傳和環境教育過程而形成,也包括由人構成團體乃至整個組織時所產生的整
體特性和效力,它們構成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動所需要的基礎,決定了完成工作或活動的質量和速度.

管理

在現代社會,一般人對管理的價值已無所懷疑。但是有關管理的概念卻由於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而有所不同。大致有以下兩種代表性的觀點:

(1)將管理視為處理人與事的藝術
這一觀點認為管理是要以有效的方法達到期望的具體成果。這在實踐上必然要求設計一種行得通的解決辦法,這時,藝術就是達到某種所需要的具體結果的“訣竅”。因此 巴納德(C.I.BARNARD)認為管理應該是一種行為的知識,即運用實際技巧的藝術。這種藝術在醫學、工程、音樂或管理等方面,都是人類所追求的最富有創造性的一種因素。那些單純在行醫中依靠書本來診斷,在工程中單純依靠公式來設計,或試圖依靠背誦原理來從事實際管理的人,幾乎會忽視現實,而不可避免的導致失敗。

由於管理的對象是以“人”和“事” 為中心,而人是“萬物之靈”(如果不過分的話),其思想、行為以及心理情緒,差異萬千,幾乎讓人不可捉摸。而各種事物的形態種類及其各種變化,以及各種事物千絲萬縷的關係和無數的排列組合,令人不可能觀察一切,明白一切。所以管理難以運用固定不變的法則來應付千變萬化的環境。因此,要激發組織成員的工作熱情,匯集眾人的才智,實現組織的共同目標,必須在管理實踐中運用高超的藝術。

(2)將管理解釋為一種工作程式,一種辦事的方法
因此,所有的管理職能均被視為工作的細化、簡化,以及充分地利用人力物力而有效的實現目標的科學手段。可把管理職能劃分為計畫、組織、協調、指揮、監督等五個方面。其中,計畫是指研究判斷未來的發展趨勢,確立企業的目標、行動方案、程式與各種規章制度

組織是指設定機構、確定各職能機構的作用、分工和職責、規定上下級之間的權力和責任等。協調是指將相對分散的行動與努力加以聯繫並使之相配合,促其趨於一致,結合為一個整體。指揮是指確保員工的活動符合目標要求的各種命令。監督是指將實際情況與目標、計畫、標準相比較,並採取相應行動糾正偏差,以求目標的實現。

管理的概念不應是單一的,而是多位一體的。可以歸納出以下四項管理的基本概念:
(1)管理作為一種方法,一種工作程式,其原則是科學的,其運用是藝術的。
(2)管理是以人為核心,其重點在於建立分工合作的、融洽的人際關係。
(3)管理的對象是事,即充分利用、改變各種資源,以滿足人類的物質和精神需要。
(4)管理的目的是求取最高的效率。

發展

人力資源管理是管理學中的一個嶄新的和重要的領域。它作為對一種特殊的經濟性和社會性資源進行管理而存在。人力資源管理是指組織對員工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思想和行為,它遠遠超出了傳統的人事管理範疇。正因如此,這種新型的、具有主動性的人員管理模式越來越受到重視。與此相適應,各組織的人事部門就成為決策部門的重要夥伴,從而提高了人事部門在決策中的地位。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是各種社會和各個組織都需要的。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是在九個相互關聯的因素的作用下發展起來的: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介紹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發展歷史

第一代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末期,除了能自動計算人員薪酬外,幾乎沒有更多如報表生成和數據分析等功能,也不保留任何歷史信息。
第二代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末,對非財務人力資源信息和薪資的歷史信息都進行設計,也有了初級的報表生成和數據分析功能。
第三代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末,這一代HRMS的資料庫將幾乎所有與人力資源相關的數據都進行了收集與管理,更有強力報表生成工具、數據分析工具和信息共享的實現。
企業採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最主要的原因是,期望藉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將人力資源運用到最佳經濟效益,也由於知識經濟的來臨,所謂人力資本的觀念已經形成,人力資本的重要性更不下於土地、廠房、設備與資金等,甚至超越,除此之外,人是知識的載體,為了有效運用知識,將知識發揮最大的效用,便需要妥善的人力資源管理,才能夠發揮人力資源的最佳效用。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主幹學科

西方經濟學、統計學、組織行為學、管理學、會計學、薪酬管理、工作分析與評價、福利管理、勞動關係、戰略管理、績效管理、培訓與開發、雇員流動管理、國際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規劃等。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主要課程

《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經濟法、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勞動經濟學、績效管理、薪酬福利、培訓與開發、招聘與配置、人力資源規劃、勞動法、人力資源管理軟體、專業英語

如果對管理一詞做最通俗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促使人把事做好。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就業方向

企事業單位及其諮詢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崗位,從事招聘、人力資源開發、考核、薪酬管理、員工培訓、辦公室文秘等工作。

意義

那么,人力資源管理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不少有遠見的企業高層管理者已經意識到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組織本身所面臨的問題有很大關係。例如,許多企業組織都面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1) 人力資源成本——不少管理者認識到有效的管理不僅是管理財力和物力,更要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有效地降低人力資源的使用成本。

(2)效率——面對其他企業和國家的競爭,提高效率是保證自身競爭優勢的重要條件,而該條件的促成,離不開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
我們更可以說,企業的衰亡主要是由於不能合理的選才、用才、育才和留才,以致不能建立和保持一個有效率、有活力的員工隊伍。這一結論的正確性不僅體現在現今社會,也必然體現在未來的社會。

人力資源一般是指有能力並願意為社會工作的 經濟活動人口。對人力資源概念的界定,各國不盡一致,主要是因為經濟活動人口中涉及的兩個時限不盡一致。一個是起點工作年齡;二是退休年齡。當然,從更廣義的角度上說,只要有工作能力或將會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視為人力資源。這樣,可以充分表明人力資源具有潛在的效應和可開發性。

人力資源

要點

這個解釋包括幾個要點:

(1)人力資源的本質是人所具有的腦力和體力的總和,可以統稱為勞動能力。
(2)這一能力要能夠對財富的創造起貢獻作用,成為社會財富的源泉。
(3)這一能力還要能夠被組織所利用,這裡的“組織”可以大到一個國家或地區,
也可以小到一個企業或作坊。

人力資源的特點

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其開發和利用受時間限制)、能動性(不僅為被開發和被利用的對象,且具有自我開發的能力)、兩重性(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智力性(智力具有繼承性,能得到積累、延續和增強)、再生性(基於人口的再生產和社會再生產過程)、連續性(使用後還能繼續開發)、時代性(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人力資源的質量也會不同)、社會性(文化特徵是通過人這個載體表現出來的)和消耗性。

通常來說,人力資源的數量為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數量,其質量指經濟活動人口具有的體質、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水平。一定數量的人力資源是社會生產的必要的先決條件。一般說來,充足的人力資源有利於生產的發展,但其數量要與物質資料的生產相適應,若超過物質資料的生產,不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產品,且多餘的人力也無法就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反而產生不利影響。在現代科學技術飛躍發展的情況下,經濟發展主要靠經濟活動人口素質的提高,隨著生產中廣泛套用現代科學技術,人力資源的質量在經濟發展中將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人力資源,又稱勞動力資源或勞動力,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總和。人力資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體力和智力。如果從現實的套用形態來看,則包括體質智力、知識和技能四個方面。

具有勞動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腦力和體力的人,而是指能獨立參加社會勞動、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所以,人力資源既包括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勞動年齡外參加社會勞動的人口。

關於勞動年齡,由於各國的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勞動年齡的規定不盡相同。一般國家把勞動年齡的下限規定為15歲,上限規定為64歲。我國招收員工規定一般要年滿16周歲,員工退休年齡規定男性為60周歲(到60歲退休,不包括60歲),女性為55周歲(不包括55歲),所以我國勞動年齡區間應該為男性16—59歲,女性16—54歲。

從巨觀意義上來看,人力資源是以國家或地區為單位進行劃分和計量的;從微觀意義上來看,人力資源則是以部門或企事業單位進行劃分和計量的。

職業等級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員( 國家職業資格四級)
助理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
高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職業能力特徵

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 團隊合作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

報考資格

三級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
1)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
2)大專學歷+3年工作經驗;
3)大學本科+1年工作經驗;
4)本科學歷+正規培訓機構標準學時培訓+結業證書;
5)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直接報考。

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1)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三級證書+5年工作經驗;
3)本科學歷+5年工作經驗;
4)本科+三級證書+4年工作經驗
5)本科+三級證書+3年工作經驗+正規培訓機構標準學時培訓+結業證書
6)研究生及以上學歷+2年工作經驗。

一級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1)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9年以上;
2)取得二級證書+4年工作經驗;
3)取得二級證書+3年工作經驗+ 一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標準學時培訓+結業證書。

考試時間安排

每年兩次,5月和11月第三個星期日

試卷設定

(一)一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細則
1、考試模組
(1)職業道德、理論考試
A、考試內容:理論知識(100分)和職業道德(10分)
B、題型:選擇題
C、題量:125道
D、答題方式:題卡作答
E、成績折算方法:理論成績=職業道德成績+理論知識成績*90%。
(2)專業技能考試

A、考試內容:專業技能(100分)
B、題型:簡答題(20分)、綜合分析題(80分)
C、答題方式:閉捲紙筆作答
D、成績折算方法:專業技能成績=專業技能成績*100%。
(3)綜合評審
A、考試內容:檔案筐
B、題型:10道檔案筐
C、答題方式:閉捲紙筆作答
D、成績折算方法:綜合評審成績=綜合評審成績*60%
2、評定成績
理論成績、實操成績、綜合評審成績分別達60分,為評定成績合格,可獲得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職業資格證書

(二)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細則
1、考試模組
(1)職業道德、理論考試
A、考試內容:理論知識(100分)和職業道德(10分)
B、題型:選擇題
C、題量:125道
D、答題方式:題卡作答
E、成績折算方法:理論成績=職業道德成績+理論知識成績*90%。
(2)專業技能考試
A、考試內容:專業技能(100分)
B、題型:改錯題(10分)、簡答題(30分)、圖表分析題(30分)、綜合分析題(30分)
C、答題方式:閉捲紙筆作答
D、成績折算方法:專業技能成績=專業技能成績*100%。
(3)綜合評審(論文或業績實務分析報告寫作3000-5000字)
A、考試內容:論文或業績實務分析報告寫作(100分)和答辯(100分)
B、題型:撰寫論文或業績實務分析報告、書面答辯
C、答題方式:開捲紙筆寫作、閉卷書面答辯

D、成績折算方法:綜合評審成績=論文或業績實務分析報告寫作成績*40%+論文或業績實務分析報告答辯成績*60%
2、評定成績
理論成績、實操成績、綜合評審成績分別達60分,且論文或業績實務分析報告寫作與答辯成績分別達60分,為評定成績合格,可獲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職業資格證書。

(三)三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細則
1、考試模組
(1)職業道德、理論考試
A、考試內容:理論知識(100分)和職業道德(10分)
B、題型:選擇題
C、題量:125道
D、答題方式:題卡作答
E、成績折算方法:理論成績=職業道德成績+理論知識成績*90%。
(2)專業技能考試
A、考試內容:專業技能(100分)
B、題型:簡答題(20分)、計算題(20分)、綜合題(40分)、方案設計題(20分)
C、答題方式:閉卷紙筆作答
D、成績折算方法:專業技能成績=專業技能成績*100%。
2、評定成績
理論成績、實操成績分別達60分,為評定成績合格,可獲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職業資格證書。
(四)四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細則
1、考試模組
(1)職業道德、理論考試
A、考試內容:理論知識(100分)和職業道德(10分)
B、題型:選擇題
C、題量:125道
D、答題方式:題卡作答
E、成績折算方法:理論成績=職業道德成績+理論知識成績*90%。
(2)專業技能考試
A、考試內容:專業技能(100分)
B、題型:簡答題(20分)、計算題(20分)、綜合題(40分)、方案設計題(20分)
C、答題方式:閉捲紙筆作答
D、成績折算方法:專業技能成績=專業技能成績*100%。
2、評定成績
理論成績、實操成績分別達60分,為評定成績合格,可獲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職業資格證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