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強國

人力資源強國

人力資源,又稱勞動力資源或勞動力,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總和。人力資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體力和智力。如果從現實的套用形態來看,則包括體質、智力、知識和技能四個方面。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源適中它就會促進社會的發展,增強國家的競爭力,實現強國的目的。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是落實十七大“人力資源強國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文章論述了建立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意義,確立了人力資源強國的標準,及指出要實施國家人力資源總體規劃,完善人力資源培養機制,建立市場化的人力資源流動機制三方面的基本途徑,探索實現人力資源強國戰略之路。

基本信息

簡介

設人力資源強國,是落實十七大“人力資源強國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文章論述了建立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意義,確立了人力資源強國的標
準,及指出要實施國家人力資源總體規劃,完善人力資源培養機制,建立市場化的人力資源流動機制三方面的基本途徑,探索實現人力資源強國戰略之路。

人力資源概念

人力資源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 ,簡稱HR)人力資源是指一定時期內組織中的人所擁有的能夠被企業所用,且對價值創造起貢獻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經驗、體力等的總稱。從巨觀意義上來看,人力資源是以國家或地區為單位進行劃分和計量的;從微觀意義上來看,人力資源則是以部門或企事業單位進行劃分和計量的。具有勞動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腦力和體力的人,而是指能獨立參加社會勞動、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所以,人力資源既包括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勞動年齡外參加社會勞動的人口。

人力資源的特點

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其開發和利用受時間限制)、能動性(不僅為被開發和被利用的對象,且具有自我開發的能力)、兩重性(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智力性(智力具有繼承性,(能得到積累、延續和增強)、再生性(基於人口的再生產和社會再生產過程)、連續性(使用後還能繼續開發)、時代性(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人力資源的質量也會不同)、社會性(文化特徵是通過人這個載體表現出來的)和消耗性
人力資源的特點人力資源的特點

人力資源—作用

管理管理
通常來說,人力資源的數量為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數量,其質量指經濟活動人口具有的體質、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水平。一定數量的人力資源是社會生產的必要的先決條件。一般說來,充足的人力資源有利於生產的發展,但其數量要與物質資料的生產相適應,若超過物質資料的生產,不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產品,且多餘的人力也無法就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反而產生不利影響。在現代科學技術飛躍發展的情況下,經濟發展主要靠經濟活動人口素質的提高,隨著生產中廣泛套用現代科學技術,人力資源的質量在經濟發展中將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人力資源強國的標準

數量標準

人力資源的數量是人力資源強國的基礎。“人力資源強國”的數量標準,即要能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能向國際社會輸送相當數量的人力資源。從中國的人口數量看,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人力資源數量豐富性都是不容置疑的。
校園招聘校園招聘

質量標準

人力資源的質量即人力資源通過體能、技能或智慧型的發揮,創造價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應考慮:①勞動力人口以及新增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從業人員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比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等指標與世界領先水平相比的差距;②人力資源總量占總人口、從業人員比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③具有一批有全球意識、有較高職業素質、創新能力與敬業精神,能夠有效支撐國家各項關鍵事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結構及布局標準

人力資源的結構及布局合理是保證人力資源效益能夠充分發揮的重要條件。人力資源的結構合理是指人力資源年齡結構、知識結構、能級結構和專業結構等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其布局合理是指人力資源在各個行業、系統、組織內和各自隊伍之間分布的平衡。

人力資源的重要性

人是構成整個社會的重要因素,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是讓人們生活的更好的最佳構建者!

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基本途徑

精英教育精英教育
1.從巨觀角度全面把握,實施國家人力資源總體規劃戰略
我國人力資源建設要突出中國特色,發揮我國人力資源開發機制的優勢,通過科學分析,從上到下形成科學的戰略規劃,建立一個國家人力資源戰略體系。這個體系通過人口數量控制、衛生保健、文化教育、環境最佳化、制度創新等措施進行人力資源開發建設,使所出生人口變成人力資源,用政府來規範人事行為,從人力資源相關法律體系的制定,到人力資源結構調整的有效引導,加快推進實現人力資源強國戰略。
2.完善人力資源培養機制,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力度,構建學習型社會,搞好人力資源的培養和培訓工作,是中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對策。
實踐起來要求:
(1)增加國家財政對教育投資力度,促進教育快速發展。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百分比,準確反映了教育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教育經費相對於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為4.9%,已開發國家為5.1%,欠已開發國家為4.1%。2005年,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2.82%,還未能達到世界欠已開發國家的平均水平。如下圖 [4]
(2)嚴抓基礎教育,並加大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力度。①對西部和其他一些欠發達地區的教育在政策上給予扶持,對城鎮困難家庭孩子入學問題加以關注。②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習能力,使學校教育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這也是十七大召開時許多中小學生向代表們吐露的心聲,對中小學生的“減負”勢在必行。
財政性教育占GDP的比例財政性教育占GDP的比例

(3)重點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培養領軍式專業科技人才。針對我國實現經濟騰飛關鍵領域,加快培養造就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科技領軍人物、知名專家學者等,形成一批數量龐大的優秀創新人才群體和創新團隊。以市場和就業為導向,積極調整學科布局和專業結構,加強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的緊密結合,提高人才的培訓層次和水平,使高等教育真正成為高素質人才成長的搖籃。
(4)進一步拓展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渠道。擴大繼續教育辦學規模,提高培訓水平,完善以就業為導向,以各類院校和培訓機構為依託,多元化、多渠道培養人才機制。通過繼續教育和職業培訓,提高勞動力的知識技術和能力。
3.建立統一的市場化人力資源流動機制,促進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完善人力資源流動機制
運用市場機制開發各類人才市場,建立機制健全、運行規範、服務良好的人才市場體系,加快完善人才的配置機制。人才市場發展的水平越高,人力資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放開對人才市場的各種限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形成用人單位和市場 “雙向”選擇機制,促進人力資源自由、有序、合理流動,有效解決人力資源布局不合理問題。 中國的優勢是人力資源豐富,充分發揮好這一優勢,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中國目前只是人力資源大國,並非人力資源強國,積極探索實現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途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力資源戰略發展體系,使中國從人口大國走向人力資源強國,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一流的智力支持。

建立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意義

1.我國目前所處的時代決定了必須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 知識經濟的今天,人類社會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一個顯著特點是:經濟和社會賴以發展的戰略資源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傳統意義上的自然資源物質資源人力資源三大經濟戰略資源中,人力資源已經異軍突起,成了一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當今世界,誰擁有人力資源優勢就等於擁有了綜合國力競爭優勢[1]。因此,把握機遇加快人力資源建設是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根本保證。在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形勢下,我們必須主動適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加快推進人才強國戰略
人才管理人才管理

2.我國國情決定要實施人力資源強國戰略
我國人力資源現狀:①表面數量多,實際數量少,造成人力資源供給不足。雖然人口有13多億,但合格人才卻遠不夠。據世界銀行《2002年世界發展指標》數據,“每百萬人擁有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中國僅為日本的9%、美國的11%、俄羅斯的13%、加拿大的14%,甚至只有韓國的21%;從“擁有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絕對人數看,中國為57.9萬,只有美國的一半(115.7萬),少於日本(63.0萬) [2]。②質量不高,結構失衡,低層操作型人才缺少,中層次人才過剩。知識多,技能少,理解能力強,創新能力弱,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層次、戰略型人才短缺,人才隊伍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③作為人力資源培養主渠道的教育方面也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重過低,基礎教育環節薄弱,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有待提高。這些現狀決定著人力資源建設已成為實現中國發展的關鍵因素。
3.黨的“十七大”確立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也需要強大的人力資源作支撐
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在“十一五”時期,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本投入的粗放型增長,轉到依靠科技進步,依靠人力資本,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上來。同時國家更注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這些任務的完成,都離不開人力資源的保證。特別是要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基本實現工業化目標更離不開人力資源作後盾。
4.建設新農村和和諧社會也必須通過人力資源開發來實現
新農村的建設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關鍵是提升他們的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使其掌握現代農業技術,實現增收,問題的解決必須依靠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再者,和諧社會建構歸結為:①人力資本的和諧;②人與社會的和諧;③人與工作的和諧;④人與人之間的和諧;⑤個人素質與資本需求之間的和諧,這五方面的和諧需要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