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京津風沙源第一階段(2001~2005年)治理工程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效益巨觀研究核心成果的總結,內容包括植被恢復效果、土壤風蝕控制效果、地表釋塵控制效果、土壤水蝕控制效果,以及治理工程對區域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效益
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促進作用。
本書可供生態學、地理學、環境科學、水土保持等領域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及相關政府部門開展工程建設效益評估參考。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概要
1.2 區域概況
1.3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效益研究的內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植被恢復
2.1 植被構成
2.1.1 植被類型區劃分
2.1.2 植被種屬結構
2.2 植物多樣性
2.3 植被蓋度
2.3.1 數據源和植被指數選擇
2.3.2 計算方法
2.3.3 工程實施前後的植被蓋度
2.3.4 植被蓋度與降水量關係
2.4 植被淨第一性生產力(NPP)
2.4.1 計算方法
2.4.2 植被淨第一性生產力
2.5 植被固碳
2.5.1 植被固碳量計算方法
2.5.2 結果與評價
第3章 土壤風蝕防治效果
3.1 土壤風蝕量估算方法
3.1.1 各類地表土壤風蝕模數估算方法
3.1.2 風速數據統計
3.2 土壤風蝕估算結果及其一般特徵
3.3 治理前后土壤風蝕對比
3.3.1 風蝕強度變化
3.3.2 土壤風蝕總量變化
3.4 土壤風蝕變化成因
3.4.1 氣候因素
3.4.2 工程因素
3.4.3 氣候因素和工程因素的對比評價
第4章 地表對大氣釋塵量
4.1 塵粒粒徑確定
4.2 釋塵模數
4.2.1 表層土壤塵粒含量
4.2.2 各類地表釋塵模數
4.3 地表對大氣釋塵量計算
4.4 進入北京城區的塵量計算
4.4.1 進入北京城區的塵源區界定
4.4.2 進入北京城區塵量計算方法
4.4.3 進入北京城區總塵量
第5章 土壤水蝕防治效果
5.1 土壤水蝕因子的確定
5.1.1 降水侵蝕力因子(R因子)
5.1.2 可蝕性因子(K因子)
5.1.3 坡度與坡長因子(S和L因子)
5.1.4 作物覆蓋和管理因子(C因子)
5.1.5 土壤保持措施因子(P因子)
5.1.6 區域土壤水蝕因子的獲得
5.1.7 退耕地退耕前後的土壤水蝕因子
5.2 區域土壤水蝕量
5.3 典型流域土壤水蝕量
5.4 土壤水蝕控制效果評價
5.4.1 退耕地土壤水蝕量變化
5.4.2 降水與植被覆蓋變化及其影響
第6章 社會經濟效益
6.1 評價方法與原則
6.2 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
6.2.1 可持續發展評價方案
6.2.2 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設計
6.2.3 綜合指標的計算
6.3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的社會經濟評價
6.3.1 地級市可持續發展評價與分析
6.3.2 五地市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價
6.3.3 主要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指標的相關分析
參考文獻
附圖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1章 緒論
據統計,20世紀50年代我國北方共發生大範圍強沙塵暴災害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沙塵暴直接危害西北和華北地區,並影響到我國南方和整個東亞地區,成為東北半球一個重要的環境問題。2000年春天,華北地區連續發生了多次沙塵暴或浮塵天氣,頻率之高,範圍之廣,強度之大,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罕見。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國務院分別於2000年4月27日、5月26日、6月5日三次召開會議進行研究,5月12~14日朱鎔基總理考察了河北、內蒙古沙化嚴重地區,做出了“加快防沙治沙步伐,特別是要加快北京及周邊地區防沙治沙速度”的重要指示。當年國家即緊急啟動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試點。2000年10月,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加強生態建設,遏制生態惡化,抓緊環京津生態圈工程建設”的方針。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於防沙治沙工作的有關指示精神,遏制北京及周邊地區土地沙化的趨勢,改善京津周圍生態環境,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編制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規劃(2001~2010年)》。2002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規劃》。
1.1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概要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建設區西起內蒙古自治區達茂旗,東至河北省平泉縣,南起山西省代縣,北至內蒙古自治區東烏珠穆沁旗,地理坐標為東經109°30′~119°20′,北緯38°50′~46°40′,範圍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五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5個縣(旗、市、區),國土總面積45.8萬km2。
針對治理區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現狀,採取的治理對策包括:①封山育林,杜絕一切經營性採伐活動,最大限度保護現有植被;②對流域內的陡坡耕地和庫區周圍坡耕地,實行退耕還林;③開展飛播造林;④在山前險地區實施爆破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