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據史料記載,交河故城始建於3000多年前,建之規模,約7世紀遺存,城內建築面積約22萬平方米,它以一條南北長300多米、寬約10米的大道為軸線,把遺址分為三個區域,大道南端和東側各有巷口通向城外,大道分支出的縱橫小巷將建築群分為若干小區。大道北部為寺院區,規模宏大,塔群壯觀,其中央的一座大佛塔塔柱上部四面開龕,至今還有殘破的佛像。大道南部東側,為官署和住宅所在地,圍牆外還有城內唯一的一處廣場,寺院為安西都護府治所,後門為衙門,系唐初所建。在漢代時,交河故城為車師前國的都城。公元450年,車師前國覆滅,唐代安西都護府最初設定這裡,後來遷入龜茲,明代詩人陳誠出使西域路過此地時,賦詩嘆:“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設危城水上頭,斷壁懸崖多險要,荒台廢址幾春秋。”據考古歷史學家從大部分建築遺址留有烈火焚燒的痕跡考證,交河故城可能是毀於一場大火所致。
公元前60年,在第5次戰役中,樓蘭和西域的一些小國家也爭先恐後的派遣軍隊協助漢軍作戰,在漢軍更為猛烈的保衛和前後夾擊下,匈奴軍隊最終臣服,交河故城冉冉升起了漢朝的軍旗,史稱“五爭車師”。
19世紀末,外國探險隊先後也多次到交河故城,雅爾湖石窟及車師貴族的墓葬群及古代遺址大肆挖盜,其中英國的斯坦因,德國的勒柯爾在這裡切割了大量的珍貴壁畫、盜走佛像、文書、木簡等。新中國成立後,國內專家對交河古城及周邊進行了系統調查考證,挖掘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如今,這座古城已成為國內外遊人嚮往的遊覽勝地,也是吐魯番千年滄桑的歷史見證。
遺址簡介
城址建在雅爾乃孜溝中間的土崖上,土崖高距現代水面約30米。溝水在土崖北端分流,在南端合流,故漢代稱此地為“交河”。城址東西最寬處約300米。在城的東側和南端各保留一處伸延到崖下的路口,應是古城原來的出入通道。東側通道路口兩側崖壁高約5米以上,兩側崖壁上鑿有對稱的安裝門額的方孔,門外是循崖上下的坡道。崖上建築群外側沒有城牆圍繞,只在較低的西南崖邊有一段斷續的土牆。建築群中央有一條南北長約350米、寬約10米的大街。大街北端是城裡最高大的寺院,大街南端和東側各有巷口通往城外。大街兩側是高而厚的土牆,沒有向街的門戶。由大街分支出的縱橫小巷將建築群分割為若干區,只在小巷兩側才有院落的門戶。中央大街以西以北是寺院集中的區域。各個寺院的建築大都左右對稱,中央的殿堂里都有壇座或龕柱。中央大街以東的區域,院落既不方正,房間也很狹窄,各院落的建築物更少對稱的布局,推測可能是居民區。在城址中普遍採用適用於這裡自然條件的建築術,即在土崖地面上挖去牆與台基以外的生土,使之形成牆與台基。城中建築物多用生土牆支撐屋頂。多層建築物則在相對的交河故城牆面上對稱地挖出椽孔,用木椽承接樓板。有的下層是生土牆或券頂窯洞,上層以版築泥垛起來的牆壁支撐木構頂架。屋頂多用泥土覆蓋,極少用瓦葺頂。這種建築技術在新疆地區頗為流行。在城西南1.5公里的河水右岸有一處佛教寺院,有並列的洞窟7座,窟內尚存壁畫和回鶻文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