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蔥草,一年生簇生草本。葉狹線形,長7-20cm,寬1-3mm,先端短尖,邊緣有極微小的小齒。花葶近圓柱形,長20-70cm,頭狀花序卵形或球形,長6-15mm,寬6-12mm,苞片呈緊密的覆瓦狀排列,鱗片狀,近圓形或寬卵形,革質,中部暗褐色而有光澤,邊緣較薄,色較淺,先端有一綠色的小突尖;萼片3,側生的2片萼片倒披針舟形,長3-5mm,透明,有棱脊,無毛,在內的1片較大,風帽狀;花冠黃色,長約5mm,花瓣3,下部具爪;雄蕊3,貼生於花瓣;退化雄蕊3,花絲羽狀;花柱長絲狀,先端3裂。蒴果卵圓形,長約5mm。花期夏季。
生長環境
常生長於山谷、田野、沼澤及稻田中。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等地。
主要價值
【來源】藥材基源:為黃眼草科植物蔥草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解毒殺蟲。主疥癬;痔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熏洗;或研末調搽。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