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秦昭王末年(公元前256-251年),當時的蜀郡太守李冰主持開鑿了由青衣(今四川名山)沿青衣水經夾江、樂山、犍為至僰道(今四川宜賓)的"僰青衣道"。至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又派常頒在"僰青衣道"的基礎上,將道路繼續向前延伸,由僰道南下,過今鹽津豆沙關、昭通,然後到味縣(今曲靖)。由於當時道路僅寬5尺,故稱"五尺道"。漢武帝時,為打通"西南夷",開闢通往身毒國(印度)的通道,又派唐蒙對五尺道加以整修擴建,一直修到滇池地區,"道長"二千餘里,山道廣丈余;深三四丈",並在道路沿線設定郡縣,將西南夷地區納入了中國版圖,成為祖國不可分割的整體。
五尺道經過的地區,山高水險,道路十分艱險。《華陽國志·南中志》載:“自僰道至朱提,有水、步道。水道有黑水及羊官水,至險唯行。步道度三津,亦艱阻。故行人為語日:猶溪、赤木, 盤蛇七曲;盤羊、烏櫳,氣與天通。看都 沘,往柱呼尹,廉降賈子,左僧七里。又有牛叩頭、馬搏頰圾,其險如此。"《水經注·若水》亦載:堂琅縣(今會澤縣)的一段五尺道"西北行,上高山,羊腸繩屈八十餘里,或攀木而升,或繩索相牽而上,緣涉者若將階天。"袁休明《巴蜀志》丟:"高山嵯峨,岩石磊落;傾側索回,下臨峭壑;行者扳緣,牽援繩索。三蜀之人及南中諸郡以為至險。抽此可見,五尺道之艱險難行及開鑿之困難。
五尺道所經過地區,山勢險阻,開鑿困難,當時採取了火燒的辦法,也就是用炭火燒崖石,然後再用冷水澆淋,使岩石在驟熱驟冷下變得疏鬆,而易於開鑿。直至東晉時,山崖上還留下大量火燒的痕跡。
五尺道的修築,使雲南與內地的經濟、文化聯繫更加密切起來。據文獻記載,秦漢時期的 關中與四川之間、四川與雲南部分地區之間,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商人來往於途,絡繹不絕,雲南的滇僮(奴隸)、中馬、犀革、金銀、銅錫等源源不斷運人四川,而四川的鐵器也隨之輸人云南。昭通地區的東漢墓葬中獻出土過鑄有"蜀郡千萬"、"蜀郡成都"字樣的鐵器。鐵器的傳人,促進了雲南地區經濟的發展。
歲月滄桑,昔日的古道早已被現代化的公路所取代,但歷史的遺蹟仍依稀可尋。如鹽津豆沙關古道遺蹟、大關墒古道和馬桑坪古道遺蹟、曲靖炎松古道遺蹟、可渡古道遺蹟等。
在鹽津縣城南20公里處豆沙關,現殘存有長約350米,寬5尺的古道遺蹟。每級石級寬窄高低不一,從關河左岸上緣三曲而至袁滋摩崖石刻,路面留有馬蹄痕數十個。古道旁,危崖壁立,地勢險要,兩山之間,有座"唐碑亭"。亭內保存著一塊唐代石刻,即袁滋摩崖石刻。刻石長0·44米,寬0·36米,共8行,每行3一21字不等,計122宇,左行楷書,末行篆書"袁滋題",字跡保存基本完好。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關垴古道遺蹟位於大關縣壽山鄉,古朱,提江兩岸。此地為一山峽,地勢險要,長約10公里,峽高600)余米,東西兩岸峭壁陡坡,大關河與朱提江在此匯合,大關河上架有1座石橋,過河需爬80。坡,繞48個彎,約行5公里才能上至大關勒,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大關因此得名,現古道尚存。
馬桑坪古道遺蹟位於大關縣黃葛鄉太平村的古朱提江岸,系由長條手石逐級砌築,修建於陡坡崖壁和峽谷間,今僅存1公里,道路崎嘔艱險,寬約1米多,從秦開五尺道,一直沿用至今。此地曾是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與清軍作戰之處。在黃葛鄉街鎮東北100米處的古朱提江上游,有座鐵索橋,連線川滇古道。橋原為竹藤索橋,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改建為鐵索橋,後又加以修復擴建。橋長仙米,寬2·5米,由10股鐵索組成;每股鐵索又由直徑10厘米,長約1米的熟鐵環相扣成鏈。橋底設6股平行鐵索承載橋面,上設4股鐵索以承吊橋身,併兼作護欄,橋側面用鐵棍交叉為欄桿,橋身距水面8米。
曲靖炎松古道是秦漢五尺道、唐代石門道以及明清通京官道在曲靖的北行段,南起霑益的黑板,北至炎方驛人宣威,全長約30公里。
其中九龍山段古道位於霑益大古城鄉九龍山村北的山溝內,長約l公里,路寬2一2·5公里,路面用不規則青石鋪成,青石山有馬蹄印跡。古道依山勢而行,婉蜒曲折,為明清重修驛道的遺蹟。在霑益光華鄉的古道上,有1座黑橋,又名唐橋,初建於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現橋為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重修,黑橋全長仙米,寬6米,共3孔,孔跨徑2米,青石翻拱,橋身微凸呈弧形,橋面平坦,直聯砌置,橋墩呈三角形。因橋北地勢較低,修有100米長,2米寬的青石引橋,直通北岸鄧家山。黑橋拱跨南盤江,是連線炎松石道的重要津梁。
由炎松古道往北走,過宣威市,再北行70公里,即可到可渡古驛道。這段驛道地處雲貴交界,由可渡村經舊城村進入貴州威寧站坡村,全長約10公里。其中從舊城村至站坡村一段最具特色,路面寬約2米,全用不規則石板鋪成,呈"之"字形婉蜒于山坡上,沿途有記載驛道情況的古碑,路面的馬蹄跡多處已洞穿石塊,是明清時期使用最頻繁的古驛道之一。另外,可渡村古驛道周圍還有可渡關關址、可渡炮台、可渡石橋等遺址。關址為一小城,建於明朝洪武初年,呈橢圓形,南北長230米,東西寬110米,夯土牆,牆面鑲5面平砂石,開有南北關門,關城中有1條寬3米的石板路。現存南關門及兩邊土石牆,東西兩面僅餘夯土牆心,高1·5米,寬1·2米。可渡炮台踞於可渡河南岸,為不規則的石塊砌成,呈方形,現存台基一段,邊長5·9米,高2·6米,為明初傅友德南征時所築,可渡石橋橫跨可渡河南北兩岸,溝通古驛道。橋身為3孔石拱橋,全為五面平砂石拱砌而成,全長的米;寬5.5米,中孔孔頂距水面12米,跨度10米,邊孔 跨度各為9米。"橋面鋪有規則的大塊方石,附有砂條石橋欄,兩 端引橋長達·10餘米,形成平緩坡度。現存橋樑為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重建。
五尺道遺蹟現已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了解和研究雲南與內地政治、經濟、文化聯繫和古代交通的寶貴資料,也是南方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
五尺道
五尺道又稱滇僰古道,僰道,是連線雲南與內地的最古老的官道,是為連線川滇漢人與古僰人修建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有效地控制在夜郎、滇等地設立的郡縣,秦始...
簡介 地理位置 歷史 -
秦五尺道
秦五尺道,指在四川省出土的歷史文物,是秦朝時連線雲貴與蜀的重要商道。
歷史 現狀 文物價值 -
五尺道[古商道]
五尺道是中國戰國時代修築的一條連線中原、四川與雲南的通道。秦國蜀郡太守李冰採用積薪燒岩的原始辦法,開山鑿岩,開通了此條道路。因路寬五尺,所以稱為“五尺道”。
簡介 地理位置 歷史 -
2010年穿越橫斷山脈:尋蹤五尺道
出 版次: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零關道遺蹟
"西南夷",在打通南夷道(部分路線為五尺道)的同時,又派...這條古商道早在戰國時就已形成。秦漢之際的蜀地大商眾蜀卓氏、鄭程等就在...;。這條商道的路線大體是由成都出發,經青衣(今四川名仙)、靈關道(今四川...
-
鹽津
十一年(公元前220~216年),秦派常頗開鑿“五尺道”後,鹽津為秦蜀郡轄地...“五尺道”以來,鹽津即成為“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長久的商貿過往...“五尺道”、“僰人懸棺”、“西漢墓群”、“宋阿約王墓”;有廟壩蓮花溶洞、豆沙...
縣情簡介 鹽津特點 秀麗鹽津 優勢資源 -
西南絲綢之路
的商路。此“道”通常被稱為滇西“古西南絲綢之路”,其遺蹟主要位於保山市的水寨...而下,經樂山、宜賓,再沿秦代開鑿的“五尺道”南行,經高縣、筠連、向西折入...2000餘里。因路修築在僰族集居地內,故稱僰道;又因路寬五尺,史稱“五尺道...
簡介 起源與發展 主要遺蹟 文化 相關歷史記載 -
鬼吹燈
古城遺蹟) 第二十三章 沙海魔巢(黑沙漠) 第二十四章 沙海魔巢(石頭墓...十章 天磚秘道 第三十一章 地宮 第三十二章 暗河 第三十三章 寶藏...
-
功夫百科全書
《功夫百科全書》 序篇武俠小說縱橫天下,即使是魔幻,歷史題材的小說中也不乏功夫元素混雜其中,點穴,氣功,拳腳功夫,成就...
武術篇 武術的起源與發展 武術篇 馬步 武術篇 沙袋 武術篇 打坐 武術篇 吐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