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呼嚕

二呼嚕

二呼嚕是由四股弦、落兒腔等劇種的唱腔融匯變通而來的傳統戲曲劇種。因其主要伴奏樂器是一種自製的發音近似“呼嚕”之聲的“二呼嚕”,故得名。 該劇種於清末明初產生於河北省邢台地區臨西縣張白地村(原屬山東省,1965年劃歸河北)。

起源

該劇種於清末明初產生於河北省邢台地區臨西縣張白地村(原屬山東省,1965年劃歸河北)。該村已有五代藝人,演唱二呼嚕已有上百年歷史。第一代藝人叫張思愛,綽號“乾吧臉子”,隨母到張白地村落戶。張是一位會唱四股弦、落兒腔、河南曲子等劇種的藝人,多才多藝。他將這些曲調糅雜在一起,加以變通,用自製的拉弦樂器“二呼嚕”伴奏,在村里教會了張克俊、張學江、張思存、張思春等人,組成子弟班進行演出。張克俊綽號“老套子”,工旦行,在當地小有名氣。以後館陶、清河、邱縣等少數村莊也有人來張白地村學唱二呼嚕,如張蘭祥、張蘭周、張景宇等。再後又有黃傳榮、王鳳山、張書勛、鄧元鰲、張廷龍等習此劇種。六十年代,又有一班青年人開始學唱。該村業餘演出一直持續至今。

特色

該劇種流行區域較狹窄,演唱範圍東抵衛運河,南達山東冠縣桑河鎮,西到邱縣香城固以西冀魯交界處,北至威縣邵固、清孫莊,方圓約百餘里。歷史上無專業班社,只有農民自娛性的業餘演出組織,除年節化妝演出外,平日也為村民婚喪嫁娶唱“清音桌”。

二呼嚕的劇目,多移植於其他劇種,據統計有《轅門斬子》、《血汗衫》、《王子榮掉印》(即《雙合印》)、《寶蓮燈》、《雙喜合》、《宋江殺樓》、《小姑賢》、《王定寶借當》、《呂蒙正趕齋》、《賣妙郎》等二十一出。四股弦的劇目,二呼嚕可以一字不動的搬演,只改動唱腔即可,藝人謂之改嘴。

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有【慢板】、【散板】、【三板】、【翻腔】、【娃娃】、【垛子】、【念板】等,以及【哭迷子】、【含韻】、【栽板】、【留板】等輔助性板式。用大笛(嗩吶)吹奏的曲牌有【大擺門】、【二板揣】、【打水牌】、【研磨牌】等。

樂隊由八人組成。文樂有二呼嚕(後為板胡代替)、二胡、笛子、笙、嗩吶(兼);武樂有板鼓、大鑼、鑔、小鑼等。

“文化大革命”學演“樣板戲”時,才將主奏樂器二呼嚕改為板胡。這種板胡尺寸是:紅木擔子長六十三厘米,從千斤到瓢上為二十四厘米,從千斤頂到山口為十三厘米。弓子長七十二厘米,拴黑馬尾,瓢直徑為十厘米,長八厘米,為梧桐木板。三根軸子兩大一小,兩根大軸在一側,一根小軸在另一側,為輔。定弦為外弦1,裡弦5.演奏時只拉里外兩根弦(四度定弦),輔弦起共振作用,增強共鳴。自製的二呼嚕結構、尺寸與上述板胡相同,唯筒子是用桐木挖成,直徑為十厘米,長十四厘米,用料不同,音色相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