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公廟

二伯公廟

二伯公廟位於香港鰂魚涌英皇道985號濱海街對開山坡上。廟宇規模不大,正殿供奉,側殿奉祀睡佛。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二伯公二伯公
二伯公,名魏和珍,廣東長樂人,排行第二,故稱“二伯公”。二伯公生前習方術,善於治病,死後葬鄉里。鹹豐、光緒年間,土匪賊寇擾長樂,幸二伯公顯靈擊退土匪。光緒十五年,香港鰂魚涌地區瘟疫流行,其後人禱告向二伯公求助,不久瘟疫漸去,居民感其恩德,於是立廟奉祀。
廟落成時,二伯公十八世侄孫魏韶為其立碑石,以述其事跡。
20世紀80年代初因建捷運,廟宇已坍毀,碑石存香港慱物館。
1985年由鰂魚涌街坊重建。
關於魏和珍,其人據說是現在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人,清朝時代人,行法家,善治病求人。
我們村現在供奉著魏公廟,其稱謂為:玉旨敕封威烈保民魏公仁君和珍侍郎神位。地點: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安墩鎮洋潭村糧米下自然村。
20世紀90年代,其通過“童身”層治好一位婦女,現50多歲。當時此人在大醫院住院2月有餘,醫生已下病危通知,不省人事,牙間緊閉。回到家中,其家公去拜魏公,魏公上童,其說,弟子莫怕,可以醫好,通過魏公上童,施於火灸,用之草藥,慢慢好轉,最終醫好。
其法力,在今年(公曆2011年9月),我曾親眼目睹,魏公上童試法,燒一紮香,扎在頭上臉上,直至扎滅,毫髮無損,當時還連喝半斤白酒,不醉。童身醒童後,也毫髮無損,不醉(童身不會喝酒)。再者相傳,魏公再世時,可以靜尺拍案,升上3丈6的高台。

人物介紹

二伯公,名魏和珍,廣東長樂人,排行第二,故稱“二伯公”。二伯公生前習方術,善於治病,死後葬鄉里。鹹豐、光緒年間,土匪賊寇擾長樂,幸二伯公顯靈擊退土匪。其人據說是現在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人,清朝時代人,行法家,善治病求人。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安墩鎮洋潭村糧米下自然村村內現在供奉著魏公廟,其稱謂為:玉旨敕封威烈保民魏公仁君和珍侍郎神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