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歷史
九華山產茶歷史悠久。《青陽縣誌》載:“九華為仙山佛地,竹卉魚禽,間為他方所未有。……所產金地源茶,為金地藏自西域攜來者,今傳梗空簡者是。茗(閔)地源茶,根株頗硬,生於陰谷,春夏之交方發萌,莖條雖長,旗槍不展乍紫乍綠……天聖初,郡守李虛已,太史梅詢試之,以為建溪顧渚不及也”南宋周圍必大游九華作《九華山錄》云:“獻土產茶味敵北宛”。北宛茶為建州(福建建陽)名茶,可見九華山茶之名貴。
歷史發展
九華山茶始於唐,興於宋由寺院而至民間,“仙鐺氣味冷芝耳,僧碗芳香點茗芽”,山,寺,茶三者聯袂成趣。清代劉鑾在《五石瓠》中所述:閔茶有二:一為休寧閔茶,萬曆末年閔文水所制;一為九華山閔園茶即“唐閔,長者地也,產茶不多,僧熔之歲數斤耳,用山中之泉烹之,真味殊絕。有閔茶引不知何僧作,其詞變騰空而去雲,今年稱閔公是也,其宅今梵殿,其畦今雖閔園,茶出於此,故以名之。園在九華之顛,東岩之側,一塢半弓,四周峭壁,數百丈危峰之上,復有山焉,下瞰龍池,上疏石澗,林蔽石流,交映終日,沉霧團風不見山麓,人仰視之,烘然一混沌也,其鍾氣於勝地者既靈,吐含於煙雲者復久,一種幽香,自爾迥異。此塢方園徑盡許所產更佳 ,過此則氣味又別矣。然盛必錫器烹之清泉,爐必緊炭,怒火百沸,彼其沸透,急投茶於壺,壺以宜興砂注為最,錫次之,又必注於頭青磁鍾,產於天者成於人,而閔茶之真味始見,否則水火乖宜,鼎壺不潔,雖閔公所親植者變無用矣,有識者知其味淡而氣厚,瓶貯數年,取而試之,又清涼解毒之大藥雲”,真可謂詳盡之至。
分期介紹
九華山區制茶可劃分為三個歷史時期。
起源期:據最早傳說唐時在九華天台山北(今陵陽鄉黃石村)的——石洞——道僧洞中修行的一僧一道在採集草藥治病時開始用茶。“先是生煮羹飲,繼而曬乾收集”,日久天長僧道用以曬茶的石塊也留下了斑斑黃漬,是謂“黃石”,“黃石”之毛峰因此得名而沿用至今,九華菩薩金喬覺也在“送童子下山”後以“煙霞”為伴,親自“煮茗甌中”可見九華山制茶之起始也是道循由野生茶樹——生煮羹飲——曬乾收藏——蒸青團茶,這一規律,並且以佛教為主,道教為輔,開創了九華山區茶葉製作的先河。
發展期:自宋至元,歷經三百餘年,由蒸青團茶——蒸青散茶——炒青散茶。九華山相傳宋代始有“天台雲霧”和“九華龍芽”的製作。是由曬青(或蒸青團茶)發展到炒青散茶的階段。制茶工藝“究極而精巧”花色品種也隨之增多,宋時的“雲霧”和“龍芽”均是“毛峰”茶的前身,前者因地命名,泛指天台山背道僧一帶所產之茶。此間茶樹朝迎晨霧,晚沐露霖,葉質柔嫩香高味濃故名,後者因茶種而樂謂,系指用金地源和閔地源之茶樹採制而成,香味均列上乘的茶葉。宋時九華“貢茶”開始面世,周必大於1167年在《九華山錄》中稱讚九華之茶“味敵北宛”。當時“北宛”已為貢茶,可見其品質出類拔萃。除此之外,當時還有仙,嫩蕊,福合,祿合等花色,宋代陳岩云:“春山細摘紫英芽,碧玉甌中散玉花”此之謂也。
豐盛期:自明至清,九華山茶由炒青散茶到烘青綠茶花色品種面貌一新,歷經三百多年。明吳仁有詩云:“犬吠披雲客,花迎看竹翁,山家供玉乳,一碗便生風”。清代白元亮在《登九華》一詩中描述更詳,“頻年飄泊在天涯,又信萍蹤上九華,雲擁奇峰天欲滴,泉春亂石澗生花。傍林鳥語搗靈藥,隔岸人聲摘閔茶。今日探幽具乘興,不知何處謫仙家”。明清時九華山已有“東崖雀舌”,“肉身仙茗”,“龍池雲霧”和“南苔空心”等花色,分別產於四大叢林之王的東崖,神光嶺前的肉身寶殿,下閔園的龍池和小天台的南苔庵,均屬綠茶之烘青類,茶葉製作刻意求工,外形多姿多采,內質別具一格,視為佛門珍寶。據1933年李非所撰《青陽風土誌》記載:“茶種類有龍眼茶,雲霧茶,雀舌茶,毛尖茶,旗松茶。用於手採摘,置於鍋內以火炕乾,山鄉所產地,用蔑萎或布袋裝好,舟運至縣城,再運住大通,南京等地銷售”。可見九華之茶由佛教而至民間,到明清,民國已是花色品種齊全的豐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