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醫
中醫是中華文明及其光輝燦爛的一顆明珠。有關中醫的起源很早,早到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起源的,中醫最早的、最完善的,也是最權威的經典,是《黃帝內經》。據說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通篇是以黃帝與他老師岐伯的對話寫成,分為《素問》和《靈樞》兩大部分,奠定了中醫的理論基礎,後世的醫經多半從此書中衍生。中醫本身的理論基礎,正是很多人認為是迷信的陰陽五行學說。中醫認為:所謂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這種認知一般人難以理解,因此對中醫產生一種神秘感。其實陰陽是相對的,陰陽又是相和的,這個和所謂的哲學有點類似。目前,想透徹理解中醫理論,確實很難,因為這個理論沒辦法加以證明。如果你對中醫持懷疑態度,那也沒辦法。但在實踐中,尤其是臨床中,只要運用得法效果相當神妙。這個世界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
中醫把人分為神和形兩大部分,形為神之宅,神為形之主,從陰陽相對論來說可以認為形屬陰,神屬陽,但是其中又分有陰陽。總之,和周易中“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一個意思。中醫的治療首先強調的是因人、因地、因時而異,相當個性化的治療。看病時還要根據時間、地點,這讓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中醫理論認為,人和世界萬物是有聯繫的,天有四時,四時陰陽各不相同,外界陽盛,身體也能感知,即使是一天裡,陰陽也各不相同,都是在不停的變化之中的。掌握這個道理就不難明白為什麼中醫治療要因時、因地而異了。五行也是一樣,一年之中也在交替變化。根據這些變化規律判斷病人的情況變化,如什麼時候好轉、什麼時候加重。比如肝病,肝屬木,秋屬金,金克木,所以肝病病人一般會在秋天加重甚至死亡,而按時辰推算,則應該是在凌晨一兩點左右加重,在臨床上也確實如此。
至於經絡,中醫認為是氣血運行的通道,所以才有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說法。有人說按西醫的觀點,根本找不著經絡。其實找不著是正常的,因為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也就是說是神運行的地方。針灸是通過針刺使得氣血通暢,陰陽平衡。《黃帝內經》上非常詳細地反人體分了十二正經等。穴位則是氣血和外界相通的地方,一般來說是人的骨骼連線部分的空隙,所謂氣血遊行之所。中醫治療的根本目的就是平衡陰陽,根本方法就是有餘則瀉、不足則補,具體方法那就很多了。
總之,中醫把人體作為一個系統工程,與自然密切相關,用平衡動態、一分為二的觀點調和陰陽,達到治病的目的。中醫更強調的是養生,“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病已成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猶如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中醫很難,不像西醫可操作性強。甚至可以說中醫是門藝術,講究調和,分量精準;西醫則是一門技術,打針、手術,哪病醫哪。中醫用藥,藥不依方,合一而用,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配;而中藥種類繁多,排列組合幾乎是無窮的。所以才會有同一個病,中醫開的處方不同,這一次和下一次又不同。中醫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於個性化的治療用藥。但靠記住幾個方子,算不得是箇中醫。
有關五行
五行是中國先哲對物質的高度抽象和分類概括,神奇而精闢,理掌握,一通百能通。中醫界人士對五行和與其相對應的人體五臟的關係解釋如下:(一)相生關係
木(肝、膽)生火(心、小腸),火生土(脾、胃),土生金(肺、大腸),金生水(腎、膀胱),水生木。
木生火:容易理解,木材可做火的燃料。肝藏血,肝系統好,血液充足,可以促進心循環系統正常運行。
火生土:形象地用太陽對地面照射,經億年以上可化石為土作比喻。心循環系統好,血液可運行全身,促進脾的正常運行。
土生金:用金屬從土中而生作比喻。脾有運輸全身氣血的功能,脾功能好,則氣血可正常運行。
金生水:我們在自然界可以發現,有石就有水。石頭結構的
山可以長樹,因為岩縫可以使水升達到山頂。所以民間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說。而土結構的山不能長樹,因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黃土高坡上光禿禿一片。石頭中含有大量金屬元素,古人把這種現象概括為“金生水”。肺主氣,肺系統好,則氣足,氣足可推動水液的正常運行,促進腎系統正常運行。
水生木:容易解釋,樹木生長要靠水。腎控制水,腎循環系統好,可帶動血液的運行,促進肝循環系統正常運行。
(二)相剋關係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木克土:用樹的種子破土而出作比喻。肝循環系統不好,脾循環系統逐漸進入異常狀態,如肝胃不和等。
土克水:用土能阻擋水運行作比喻。脾循環系統不好,腎循環系統逐漸進入異常狀態,如脾虛引起的腎病等。但是,土克不住水,水又會泛濫。
水克火:用水能滅火作比喻。腎循環系統不好,心循環系統逐漸進入異常狀態,如腎性心臟病等。
火克金:用火可熔化金作比喻。心循環系統不好,肺循環系統逐漸進入異常狀態,如心肺衰竭等。
金克木:用金屬可傷木作比喻。肝循環系統不好,肺循環系統逐漸進入異常狀態,如肺陰虛引起的肝陽亢進等。
(三)相乘關係
相乘批相剋太過,超出了正常的制約關。事物相生相剋均勻,才能保持平衡。否則,會出現連鎖失衡。如肺(金)克肝(木)太過,肝(木)受損失常,或克脾(土),或化為火傷肺(金)。
(四)拒納關係
五臟之間生納相交為正常。如:肺(金)生腎(水),腎接納肺氣。五臟之間依此類推可形成一良性循環體。反之,髒與髒之間互不接納,即逐漸演化為病態。拒納表現為:木不納水,水不納金,金不納土,土不納火,火不納木。中醫理論稱“子病及母”。
木不納水:可用水土流失現象比喻。如有些地區砍樹,破壞了植被不能吸納水,便會導致山洪暴發、山體滑坡、土石流等災害。肝不納腎,腎循環系統逐漸進入非正常狀態,如肝瘀氣滯引起的腎病等。
水不納金:流水不腐。水滯則臭,久之可傷金器。肺為腎上之不,腎不納肺,肺循環系統逐漸進入異常狀態,如哮喘、肺氣腫、肺積水等。
金不納土:土孕育了金屬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供養植物。如果金屬拒絕接納土的供養,它本身就不存在了,土也成了無用之土。肺不納脾,脾則運化功能失常,如營養不良等。
土不納火:北方火爐有一種現象:火爐里抹一層濕泥土,土未乾時,煤炭在爐在點燃後容易熄滅,因為此時“土不納火”。待濕泥幹了後,煤炭可燃起很旺的火苗,因為此時已慢“土可納火”了。脾胃不好的人可引起心臟病,甚至老年人吃得過飽都可引起心悶、心跳過速,重則心臟供血不足,需要搶救。
火不納木:木經過燃燒才可轉化為能量,如果火熄滅,木轉化能量的運動則受阻。心臟不正常,久之會引起肝膽發病。
(五)反侮關係
前面講了五行相剋,但是有時也會出現反克現象。反克也叫“反侮”,侮即侮辱。如木反克金,金反克火,火反克水,水反克土,土反克木。
木反克金,金能傷木:一般情況下木不能傷金,但量,木燃燒時也可以傷害金。肝火旺時可傷肺金,這叫“木火刑金”。
金反克火,火能傷金:一般情況下金不能克火,但有時又是可以的,如北方的火爐,只要反過氣口的鐵門關上,把鐵煙筒堵死,金即可把火憋死。肺長期不好,可導致心臟衰竭。
火反克水,水能滅火:一般情況下火不能克水,但是,火大於水也可把水燒乾。心臟長期不好,也可傷脾,使人的脾胃功能下降。
土反克木,木能克土:一般土不克木,但是土層過厚也可把樹種壓住,使其不能破土而死。脾胃長期不好,可傷肝膽。
縱觀上述相生、相剋、相乘、拒納、反侮關係,可以看出,人體五臟各種關係的變化既有規律又有變化的。一定要辯證施治,以簡制繁。辯證的方法是:抓一個中心,觀察四方面:
1、心:屬火,與小腸相表里。主神明,是高級中樞神經活動的主宰;是一身之主,臟腑、百骸之王。主血脈,其華在面;主汗,開竅於舌。
2、肝:屬木,與膽相表里。主藏血,有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說。人臥則血歸於肝。肝主筋,其華在爪,主疏泄,主脾胃消食運化。肝氣升發並舒發氣機,肝氣鬱結則躁動不安。主謀慮,肝鬱多躁,謀慮不周。肝開竅於目,眾多眼病皆源於肝。
3、脾:屬土,與胃相表里。主運化水谷精微,輸面全身,維持生命。脾胃為營血生化之源,故稱為“後天之本”。脾又主運化水濕,對體內水分的輸布有重大影響,脾虛則便溏或水腫;統血,統攝血液於肪管內而不外溢;主肌肉,幫有“脾生肉”之說。脾開竅於口,其榮在唇。
4、肺:屬金,與大腸相表里。主諸氣,司呼吸,吸入清氣與脾運化的水谷精微結合,化為元氣,維持生命。肺朝百脈,氣推動血運行有賴於肺,參與人體水液代謝,通調水道。肺開竅於鼻,主皮毛,凡皮膚、鼻、咽喉諸症,皆與肺有關聯。
5、腎:屬水,與膀胱相表里。主藏精,包括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故稱之“先天之根”。主水,合三焦、膀胱主津液,與肺、脾同司體內水液代謝和調節。主骨、生髓,有充養骨骼、滋生腦髓的作用,故骨、腦的興衰發育與腎有關。腎主毛髮,腎主骨,牙為骨之餘,故牙齒和毛髮的榮堅與否和腎有關。腎寄命門之火,為元陰、無陽之所藏,有“水火之髒”、“陰陽之宅”之稱。腎上連於肺,故主接納肺氣。上開竅於耳,下開竅於二陰,耳病諸症,二便不利,皆與腎有關聯。
有關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具有表里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徵。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也稱為“正經”。兩手上舉,手心相對站立時,陰經分布在四肢的內側,循行方向均是由下向上行,通過胸腹直達兩手指尖;陽經由手指尖開始下行,通過胸腹、後背直達腳趾尖。
十二經脈的體表分布是:十二經脈在體表左右對稱地分布於頭面、軀幹和四肢,縱貫全身。六陰經分布於四肢內側和胸腹,六陽經分布於是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幹。
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是:三陰經上肢分別為手太陰肺經在前、手厥陰心包經在中、手少陰心經在後,下肢分別為足太陰脾經在前、足厥陰肝在中、足少陰腎經在後,其中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至內踝8寸以上,太陰交出於厥陰之前。三陽經上肢分別為手陽明大腸經在前、手少陽三焦經在中、手太陽小腸經在後,下肢分別為足陽明胃經在前、足少陽膽經在中、足太陽膀胱經在後。
十二經脈在軀幹部的分布是:足少陰腎經在胸中線旁開2寸,腹中線旁開0。5寸處;足太陰脾經行於胸中線旁開6寸,腹中線旁開4寸處;足厥陰經循行規律性不強。足陽明胃經分布於胸中線旁開4寸,腹中線旁開2寸;足太陽經行於背部,分別於背正中線旁開1。5寸和3寸;足少膽經頒布於身之側面。
十二經脈表里屬絡關係是:十二經脈在體內與臟腑相連屬,其中陰經屬髒絡腑,陽經屬腑絡髒,一髒配一腑,一陰配一陰,形成了臟腑陰陽表里屬絡關係。即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里,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里,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表里,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經相表里,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表里,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里。互為表里的經脈在生理上密切聯繫,在病理上相互影響,在治療時相互為用。
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
十二經脈的交接規律是:陰經與陽經(互為表里)在手足末端相交,陽經與陽經(同名經)在頭面部相交,陰經與陰經在胸部相交。
十二經脈的流注順序是:十二經脈的流注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陰陽相貫,首尾相接,逐經相傳,到肝經為止,從而構成了周而復始,如環無休的流注系統。將氣血周流全身,起到濡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