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臨症精要

《中醫外科臨證精要》是書強調整體觀,主內外合治。辨證論治,並重五診。於望聞問切之外,益以測診,手測患處,審度膿之熟否,部位淺深,氣血多少,以及經絡臟腑,綜合察考,實此書一大特色。其於巴骨流痰、燒傷、附骨疽等之治療,論之亦精,以基礎方而隨證化裁,執簡馭繁,學者頗易掌握。手此一編,於教學,於臨床,都足資參考。今剞劂問世,征序於余,爰綴數語,以弁簡端。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中醫外科臨症精要

羅公幼承家學,克紹箕裘,專攻外科,兼通內、婦雜證。新中國成立以後,於1956年入成都中醫學院(現成都中醫藥大學),任外科教研室主任。教學臨床並重,對學子循循善誘,於病家認真負責,為病者稱道,得民眾嘉許。年已耋老,猶胸懷大志,以生平所持醫理,與乎臨床心得,率從業弟子艾儒棣、宋根信著為《中醫外科臨證精要》,嘉惠醫林,裨益後進。

作者簡介

羅禹田,數授,乃全國中醫外、骨科名家.幼承庭訓,得其先翁大國手羅裕生傳授家學,盡得其傳,懸壺濟世,甚得病員嘉許。在皮膚病、骨病、外科雜病等方面確有獨到之處。是成都中醫藥太學。建校首批師資,創建中醫外科教研室,在國內同行中甚有影響。是成都中醫藥大學首批研究生指導教師,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

目錄

總論

第一章病因病機

第一節病因

一、內因

二、外因

第二節病機

一、瘡瘍的發生與經絡的關係

二、瘡瘍的發生與氣血的關係

三、瘡瘍的發生與臟腑的關係

第二章五診在外證診斷中的運用

第一節望診

一、望局部

二、望神色

三、望形態

四、望舌苔

第二節聞診

一、聞聲音

二、聞氣味

第三節問診

一、問部位

二、問發病時間

三、問發病經過

四、問寒熱

五、問出汗

六、問痛癢

七、問舊病

八、問飲食

九、問二便

十、問病因

十一、問經信

第四節切診

第五節測診

一、測大小

二、測冷熱

三、測疼痛

四、測軟硬

五、測深淺

六、測綿管竇道

七、測功能

第三章論辨證

一、辨部位

二、辨表里

三、辨虛實

四、辨類型

五、辨痛癢

六、辨膿血氣味

七、辨兼證

八、辨陰陽、定順逆

九、辨走黃、內陷

第四章論治法

第一節內治法

一、消法

二、托法

三、補法

第二節外治法

一、藥物療法

二、手術治療法

各論

第一章頭面部常見病

第一節頭部挫傷

第二節顱內出血

第三節耳閉

第四節聤耳

第五節目瞀

第六節眼丹

第七節眼胞痰核

第八節鼻淵

第九節鼻瘡

第十節唇疔

第十一節顴疔

第十二節口糜

第十三節頰瘍

第二章頸項部常見病

第一節發頤

……

……

書摘

如膿盡,加少許生肌散,則可促進潰瘍早日癒合;如寒濕痹痛,則可加少許川烏末,以散寒止痛;如跌打損傷,可加少許樟腦末,以活血定痛等。

(四)丹藥

丹藥可用於多種外科疾病的潰瘍時期,有數千年的歷史,是外科醫生最喜用的外用藥物之一。這裡介紹丹藥的三類代表方劑:升丹、白降丹、兌丹。

升丹常用於提膿去腐,一般瘡瘍潰後膿未盡時用之較多;白降丹多用於漏管、綿管之類,但不可多用,管拔腐蝕即止,過用易損傷筋骨;兌丹是根據臨床需要,將升丹按比例配成多種摻藥

1.升丹

(1)作用:升丹為外科醫生的常用藥物,過去曾有“紅升白降,外科家當”之諺,足見丹藥之重要。其作用主要是提膿去腐生新,適用於潰瘍期。為了適應潰瘍期的不同情況可選用不同功效的藥物。如膿腐多者,需用提膿去腐作用強的淨升丹撒布瘍面;膿腐少者,需用提膿去腐與生肌並舉的五五丹撒布瘍面;膿將盡時,需用提膿作用弱而生肌之力較強的九一丹撒布瘍面,以促使瘍面早日癒合。因此,臨床上應根據瘍面膿腐的多少,而分別使用不同質量分數(濃度)的丹藥。

(2)適應證:升丹適於潰瘍時期套用,用其提膿去腐,膿不去則毒不走,腐不去則新肉不生。但潰瘍有膿多膿少之分,則丹藥有純丹、兌丹之劑,宜辨證施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