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建築布局
中都城原有內、中、外三道城,共有宮殿、樓台、門闕、壇廟、第宅、館舍等各種建築9000多間,其建築面積達84萬多平方米。
六百餘年來,中都建築幾經滄桑,然察其布局、遺址、遺物,仍十分壯觀。皇城午門、西華門和近1100米長的城牆至今保存完好。寬80米的護城河基本保持原貌。午門門券兩側及樓台四周的須彌座上,連續不斷鑲嵌著龍、鳳、牡丹、芍藥、荷花、雲朵、方勝等浮雕圖案,技藝精湛,華麗無比。特別是奉天殿之側的五個巨型蟠龍石礎,每塊2.7米見方,高1.7米,面積7.3平方米,刻工精細,形象生動,為國內第一。有關專家、學者對其遺址都予以高度評價,已故安徽師範大學教授盧村禾稱讚明中都故城為“東方巴比倫,明代第一流”。一九八二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鳳陽明中都皇故城已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現已正式掛牌對外開放,實現了安徽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零”的突破。此外,蚌埠雙墩、禹會村、壽縣壽春城等三個大遺址獲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