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土生植物。莖直立或斜生,高10-16厘米,中部直徑1.2-2.0毫米,枝連葉寬1.0-1.3厘米,2-4回二叉分枝,枝上部常有芽胞。葉螺鏇狀排列,疏生,平伸,披針形,向基部不變狹,基部最寬,通直,長4-6毫米,基部寬約1.2毫米,基部截形,下延,無柄,先端漸尖,邊緣平直不皺曲,全緣,兩面光滑,無光澤,中脈不明顯,草質。孢子葉與不育葉同形;孢子囊生於孢子葉腋,兩側略露出,腎形,黃色。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2000-4200米草坡、岩石縫、闊葉林下或溪邊。地理分布
分布於東北及陝西、湖北、四川、雲南等地。藥用價值
中藥名:岩石松考證:出自《雲南藥用植物名錄》
藥材基源:為石杉科植物中華石杉Huperzia chinensis(Christ)Ching的全草。
性味功效:味苦、澀,性平。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清熱解毒。
石杉科植物
小型或中型蕨類,附生或土生。莖直立或附生種類的莖柔軟下垂或略下垂;具原生中柱或星芒狀中柱;一至多回二叉分枝。葉為小型葉,僅具中脈,一型或二型,無葉舌,螺鏇狀排列。孢子囊通常為腎形,具小柄,2瓣開裂,生於全枝或枝上部葉腋,或在枝頂端形成細長線形的孢子囊穗。孢子葉較小,與營養葉同形或異形。孢子球狀四面形,具孔穴狀紋飾。地下生,圓柱狀或線形,長可達數厘米,單一或不分枝。精子器和頸卵器生於原葉體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