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華南馬尾杉](/img/4/3a1/nBnauM3X1cDN0UjN4UjN3UTOyITM1EzNzYjMwADMwAzMxAzL1Y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拉丁名:Phlegmariurus fordii (Bak) Ching-Bak
別名:柄葉石松,桫樹千念,打不死,石松柏,麂子草,虱子草
名稱考證:柄葉石松(《峨眉藥用植物志》)、桫樹千念、打不死、石松柏(廣西)、麂子草、虱子草(四川)
科目來源:石杉科馬尾杉屬植物
藥用部位:華南馬尾杉的全草。
性味歸經:苦,涼。入肺,肝二經。
功效主治:消腫止痛、清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關節疼痛、跌打損傷、四肢麻木、咳嗽、氣喘、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資源分布;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化學成分:含千層塔萜烯二醇、托何醇、千層塔稀三醇、雙表千層塔萜烯二醇(diepiserratene 一diol). 21一表千層塔萜烯二醇。
參考出處:《雲南植物研究》
科屬介紹
![華南馬尾杉](/img/6/264/nBnauM3X1QzMzEzN2ITN3UTOyITM1EzNzYjMwADMwAzMxAzLyU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華南馬尾杉屬石杉科(Huperziaceae),中型蕨類,附生。莖直立或附生種類的莖柔軟下垂或略下垂;具原生中柱或星芒狀中柱;一至多回二叉分枝。葉為小型葉,僅具中脈,一型或二型,無葉舌,螺鏇狀排列。
孢子囊通常為腎形,具小柄,2瓣開裂,生於全枝或枝上部葉腋,或在枝頂端形成細長線形的孢子囊穗。孢子葉較小,與營養葉同形或異形。孢子球狀四面形,具孔穴狀紋飾。地下生,圓柱狀或線形,長可達數厘米,單一或不分枝。精子器和頸卵器生於原葉體背面。
形態特徵
![華南馬尾杉](/img/4/548/nBnauM3X2IDNxcDN1MTN3UTOyITM1EzNzYjMwADMwAzMxAzLzU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植株高15-20厘米。莖簇生,直立,傾斜或下垂,1-2次二叉分枝或單一,連葉寬1-1.7厘米。葉螺鏇狀排列,斜展,指向上,營養葉橢圓狀披針形,長1.2厘米,中部最寬,約3毫米,急尖頭,基部漸變狹,中脈可見,莖下部的葉漸變短,上部的葉向孢子葉逐漸過渡變小,孢子葉線狀披針形,長5毫米,寬1毫米,先端鈍,孢子葉穗單一,長3.5-4.5厘米,寬6-8毫米;孢子囊圓腎形。
習性分布
生於林下陰濕岩石或樹幹上,海拔100-700米。產慶元、樂清、泰順,分布福建、江西、台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和浙江。
藥理功效
華南馬尾杉的全草,性味苦,涼。歸經入肺,肝二經。主治關節疼痛、跌打損傷、四肢麻木、咳嗽、氣喘、尿路感染。有消腫止痛、清熱解毒功效。內服用9一15克,水煎服。中藥化學成分含千層塔萜烯二醇、托何醇、千層塔稀三醇、雙表千層塔萜烯二醇(diepiserratene 一diol). 21一表千層塔萜烯二醇。
價值用途
有觀賞和藥用價值。
植物繁殖
![華南馬尾杉](/img/0/761/nBnauM3X1AjM0YjN2cjN4UTOyITM1EzNzYjMwADMwAzMxAzL3Y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植物栽培
![華南馬尾杉](/img/a/3b1/nBnauM3X0ETNzQTN4cjN4UTOyITM1EzNzYjMwADMwAzMxAzL3Y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栽培要點
1.光照 處於不同生長期,對光線的要求不同。一般生長初期即抽芽期,要防止光照過強,多遮陰。休眠期要放在光線充足處。大多數蕨類植物喜反射光、散射光。如光線不足,則植株徒長,顯得衰弱或萎蔫。
2.澆水 喜潮濕,對土壤溫度和空氣濕度要求較高,生長期要每天澆水並進行葉面噴水,以保持濕度。發現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時,要立即將盆浸入清水中,對植株噴霧。缺水不嚴重,幾小時後即可恢復。若24小時內仍未恢復,需將萎蔫的葉子全部剪去,可能會重新萌發新葉。澆水最好在早晨進行,特別是葉片裂片細的品種。晚間澆水,水滴滯留在葉隙間,蒸發慢,易引起葉部病害。
3.溫度 喜溫和氣候,一般15℃至21℃比較適宜。可適應的最低溫為10℃,而溫度在28℃以上時生長不佳。忌悶熱,在夏季需多通風。通風時要注意水分供給,使環境中空氣新鮮且不乾燥。幼苗期應避免“穿堂風”。
4.施肥 喜肥但根系細弱,不宜施重肥。栽植時,基質中可加入基肥。生長期內可追施液肥,濃度不超過1%,直接撒施,最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肥會使植物生長旺盛,不足會使植株老葉呈灰綠色並逐漸變黃,葉片細小。施肥應薄施、勤施,根據需要進行葉面噴施。
病害管理
![華南馬尾杉](/img/8/dad/nBnauM3X1EzN4EzM2QTN3UTOyITM1EzNzYjMwADMwAzMxAzL0U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灰霉病 主要為害植株的莖和葉。發病莖葉呈水浸狀腐爛,嚴重時整株枯死。防治方法是提高室內溫度,注意通風透光,降低濕度,定期噴藥,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現病害,應立即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噴霧,7至10天一次,連續兩三天,注意交替用藥,以防產生抗藥性。
2.立枯病 發病植株葉片綠色枯死,而莖幹下部腐爛,呈立枯狀。發病初期病株生長停頓,缺少生機。然後出現枯萎,葉片下垂,最後枯死。病株根莖處變細,出現褐色、水浸狀腐爛。潮濕時,自然狀態下病斑處也會產生蛛絲狀褐色絲體。防治方法是選擇充分消毒的培養土和腐熟的肥料作為盆土,忌積水。發現死苗應及時同盆土一併倒掉。上盆定植後,每隔10天噴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0倍液,或用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澆灌。
蕨類植物百科(一)
蕨類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類,是高等植物中比較低級的一門,也是最原始的維管植物。大都為草本,少數為木本。 |
石杉科植物
小型或中型蕨類,附生或土生。莖直立或附生種類的莖柔軟下垂或略下垂;具原生中柱或星芒狀中柱;一至多回二叉分枝。葉為小型葉,僅具中脈,一型或二型,無葉舌,螺鏇狀排列。孢子囊通常為腎形,具小柄,2瓣開裂,生於全枝或枝上部葉腋,或在枝頂端形成細長線形的孢子囊穗。孢子葉較小,與營養葉同形或異形。孢子球狀四面形,具孔穴狀紋飾。地下生,圓柱狀或線形,長可達數厘米,單一或不分枝。精子器和頸卵器生於原葉體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