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機構組成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系統現有9個獨立機構,包括分院機關、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武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漢植物研究所、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漢病毒研究所、武漢文獻情報中心和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庫漁業研究所。此外,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在漢設立了武漢研究生教育基地。
技術力量
武漢分院共有正式職工1674人(不含水庫漁業所),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097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工程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研究員103人,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307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467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獲得者22人。
研究生基地
設有24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4個博士學位授予點,4個博士後流動站。該基地現有博士生導師121人,在讀研究生592人,其中博士生344人,碩士生248人,另有在站博士後24人。
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
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開放實驗室
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開放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
動力大地測量學開放實驗室
岩土力學重點實驗室
研究中心
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
中國岩土工程研究中心
淡水魚類養殖技術研究工程中心
國家衛星定位系統(GP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普通病毒保藏中心
中國科技網武漢運作中心
湖北省、武漢市研究中心3個:
湖北省國土與資源環境研究中心
武漢核磁共振研究中心
武漢新製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這些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先後承擔了眾多國家、省市重大科學研究任務,並與世界上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科技交流與合作關係。
課題研究
全分院每年承擔的在研課題約450個左右,其中:基礎研究課題占50%,套用研究課題占40%,試驗發展課題及其它課題占10%;來自國家的科研任務占60%,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任務占30%,來自國際合作、地方政府、企業等科研任務占10%。
全分院每年發表科技論文1000篇左右,其中,國外發表占25%,《SCI》收錄論文占30%。
全分院每年專利申請受理量為60項左右,其中發明專利占80%以上;每年專利授權數為30項左右。
自1978年以來,全分院共獲得科研成果1200餘項。其中:獲國家級成果獎64項,獲省、部級成果獎350餘項。
目前,武漢分院各研究所已與地方共建科研、開發機構14個,各研究所每年承擔地方政府、企業委託的科技項目或開發任務約40項,契約額1000萬元以上;每年全分院實現技術轉讓收入、技術服務收入達1700萬元以上,這些成果的套用,有效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未來發展規劃
近年來,在中國科學院的領導下,武漢分院各單位以知識創新工程為中心,按照 “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強原始性科學創新,加強關鍵性技術創新與集成,為我國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不斷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創新貢獻,攀登世界科學高峰” 這一中國科學院新時期辦院方針的要求,積極調整學科方向,進一步凝練學科目標,完成了研究所層面的機構調整、制度建設與機制創新,並已初見成效。分院整體科技創新能力、科技競爭能力持續攀升,為下一階段的深化改革與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分院6個研究所及文獻情報中心均已整體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單位行列。隨著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的不斷深入,武漢分院將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以及國民經濟建設作出更加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