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中歷
中歷,顧名思義即中國曆,俗稱陰曆、夏曆、舊曆或農曆。中歷,是東亞傳統曆法之一。屬於陰陽曆,平均歷月等於一個塑望月,並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為一個回歸年,設...
曆法簡介 歷史傳統 周期介紹 早期曆法 名稱解釋 -
天歷
天曆是太平天國頒布的曆法,它是一部平太陽曆,類似現行公曆曆法,其中也有中華文化的內容,但其中更多的是西歐文化的內容。它是由馮雲山創製的,1851年頒布,...
天曆的創製 二 天曆的曆法 -
太初歷
《太初曆》將一日分為八十一分,故又稱“八十一分律歷”。它是我國古代一部比較完整的曆法,這是我國曆法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漢初承襲秦制,使用古歷《顓頊曆》,...
由來與典故 太初元年 史書記載 影響 詳述 -
愛新覺羅·弘歷[清朝第六位皇帝]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親屬成員 -
天文歷算
銀巴從這裡啟程,在天文歷算的天空中越飛越高。 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九執歷》是唐代來華的穆斯林對中國天文歷學的最初貢獻。 他們修定的曆法主要有兩種...
天文歷算 藏族古代歷算 天文、天體物理、氣象等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 -
乾支歷
乾支歷,又稱節氣歷或中國陽曆,是一種用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曆法。乾支曆法歷史悠久、深奧莫測,蘊含了深奧的宇宙星象密碼。乾支歷主要由乾支...
曆法規則 歷史發展 套用領域 公曆和農曆 特點與使用 -
乾隆[愛新覺羅·弘歷的習稱]
“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清朝第七個年號。前後共六十年,起止時間為1736年至1795年。在這期間清政府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個人作品 家族成員 -
《四分歷》
《四分曆》追漢四十五年歲次庚辰之歲,追朔一日,以為元。加六百五元一紀,上得庚申。
曆法沿革 推算方法 《歷經·四分曆》 價值影響 參考資料 -
愛新覺羅弘歷
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即清高宗,年號“乾隆”,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達...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