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日本政府趁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機﹐藉口對德國宣戰﹐派兵攻占中國的膠州灣和膠濟鐵路﹐取代德國在山東的侵略地位。次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奉日本政府之命﹐晉見袁世凱﹐當面遞交了二十一條要求的檔案﹐並要求袁政府“絕對保密﹐儘速答覆”。二十一條共分五大項﹕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山東省不得讓與或租借他國。承認日本人有在南滿和內蒙古東部居住﹑往來﹑經營工商業及開礦等項特權。旅順﹑大連的租借期限並南滿﹑安奉兩鐵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九十九年為限。漢冶萍公司改為中日合辦﹐附近礦山不準公司以外的人開採。所有中國沿海港灣﹑島嶼概不租借或讓給他國。中國政府聘用日本人為政治﹑軍事﹑財政等顧問。中日合辦警政和兵工廠。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間各鐵路建築權讓與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開礦﹑建築海港和船廠及築路的優先權。日本人在中國有宣教權﹐等等。二十一條要求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袁世凱不敢立即表示接受﹐派外交總長陸征祥﹑次長曹汝霖與日本代表日置益秘密談判。
日本提出二十一條的訊息一經傳開﹐立即激起中國各階層人民的無比憤慨﹐反日輿論沸騰。正式談判於1915年2月2日在舉國一致反對的聲浪中開始。談判秘密進行﹐日本以支持袁世凱稱帝引誘於前﹐以武力威脅於後﹐企圖使袁世凱政府全盤接受。袁世凱便將二十一條加以修改﹐提出修正案。但日置益寸步不讓﹐談判一度陷於僵局。與此同時﹐歐美列強對日本損害它們在華的侵略權益一致不滿﹐紛紛給予抨擊。中國人民的反日愛國鬥爭日趨高漲。日本見事態嚴重﹐便一面宣布第五項為“希望條件”﹐屬於勸告性質﹔一面提出新案﹐內容與原要求一至四項基本相同﹐僅將若干條文改用換文方式。5月7日又發出最後通牒﹐限四十八小時之內應允。袁世凱指望歐美列強幹涉落空﹐又怕得罪日本﹐皇帝做不成﹐便以中國無力抵禦外侮為理由﹐於5月9日遞交復文表示除第五項各條“容日後協商”外﹐全部接受日本的要求。5月25日在北京簽訂了所謂“中日條約”和“換文”。
二十一條是日本帝國主義以吞併中國為目的而強加於中國的單方面“條約”﹐完全違背了國際關係的根本準則﹐在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下﹐袁政府事後也不得不聲明此項條約是由日本最後通牒而被迫同意的。此後歷屆中國政府均未承認其為有效條約。
相關詞條
-
二十一條
“二十一條”是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滅亡中國的秘密條款。日本帝國主義趁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美各國無暇東顧的時機,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覲見中...
歷史背景 交涉經過 條款內容 廢除條約 歷史解析 -
二十一條條約
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晉見袁世凱,遞交了二十一條要求的檔案,並要求政府“絕對保密,儘速答覆”。此後日本帝國主義以威脅利誘的手段,歷時五...
背景 簽約時刻 內容 秘聞 評價 -
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
1915年,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要求,意欲獨占中國的權益。 中國政府允將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各礦開採權,許與日本臣民。 中國政府允將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
五九國恥 簽訂背景 二十一條簡述 二十一條的內容 日人除一大患 -
民四條約
,日遂假此大發雷霆,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1] 交涉經過 在接到日方...“二十一條”交涉,自1915年2月2日正式開始談判,至1915年4月26日日本...歷史背景二十一條1914年正式當上大總統的袁世凱通過制定《中華民國約法...
歷史背景 交涉經過 條款內容 廢除條約 與袁世凱 -
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
這些條款,仍然保留了日本在青島和山東的許多特權,違背了全國人民要求無條件收回青島的意願,中國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1922年2月6日,與會各國簽訂《九...
-
五九國恥
:中日交涉雖然已經解決,但是我國人民應當永遠都不要忘記這個國恥,所以...“中日條約”和“換文”。二十一條是日本帝國主義以吞併中國為目的而強加於中國...——山東半島。1915年,日本秘密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二十一條》要求,要求...
歷史背景 確立過程 二十一條主要內容 二十一條節錄 -
華盛頓會議
。12月14日,王寵惠提出廢除1915年日本向中國提出的“二十一條要求”的議案。中國還在會議上提出山東問題。經中日談判,1922年 2月 4日簽訂《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和《附約》,日本被迫交還前德國膠州租借地...
巴黎和會 華盛頓會議 兩個主要議題 主要成果 關於山東問題 -
鄭家屯事件
屯增設警察派出所。1917年1月,鄭家屯事件交涉完結,中方基本屈從日本...,具有相當重要的交通和戰略地位。根據早在1905年所簽訂的《中日會議東三省...而進駐鄭家屯。中日兩軍同駐一地,不時有磨擦發生,釀成了一種緊張氣氛。在這種...
簡介 背景 經過 交涉 解決 -
袁世凱
,同年11月又封年僅26歲的袁世凱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才九條、理財九條、練兵十二條、交涉四條,充分體現出袁世凱的改革思想。其中...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後世評價 陵寢墓地 軼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