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靈壽故城遺址
中山靈壽故城遺址城垣依自然地勢夯築而成,北高南低,地上部分已蕩然無存,地下夯土城基尚在。從夯土城基看,西城牆最寬處35米,隔牆最窄處25米。城址分東、西城,中間有一道南北向隔牆。東城北部為宮殿建築區,南部為手工業作坊區和居住區,西城北部為中山王陵墓區,南部為商業區、居住區。人文地理
戰國時期,在燕南趙北之間,即在今河北省中南部,有一個由狄族建立的“侯國”,中山國。中山國,早期稱鮮虞。鮮虞之名,開始顯現於史籍為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魯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中山之名始見於史籍。中山國初建都於中人(今唐縣境內),立中山城為都。後遷都於顧(今定州市境內)。魏文侯四十一年(公元前406年),魏滅中山。公元前381年前後中山桓公率鮮虞餘眾驅逐魏國統治者,中山復國,遷都於靈壽。此後,其國力很快達到了鼎盛時期,公元前323年,與趙、韓、魏、燕同時稱王。到趙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被趙國所滅。從鮮虞最早見於史籍至中山國最終亡國,歷時478年,幾乎綿亘於春秋、戰國時代。1974年,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平山縣上三汲村一帶,勘察了中山靈壽故城遺址,之後發掘了中山王墓,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為研究中山國歷史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實物資料。中山靈壽故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被評選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1975年至1979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對兩座大型墓葬進行了發掘,打開了一個在地下封閉2000多年的巨大的藝術寶庫。其中位於城址外的一號墓是中山王系的第五代中山王墓,位於城址王陵區內的六號墓是第四代中山成王墓。兩墓建制基本一致,墓室構造奇特,建造精緻,規模宏大。但槨室以及車馬坑已被盜擾、焚燒,出土文物較少。而與槨室不相連的藏器坑,依然保存完好,出土文物十分豐富,達19000餘件,其中有大量孤品、珍品出土,令世人震驚。
反映中山國政治的出土器物,有“刻銘鐵足銅鼎”、“夔龍紋銅方壺”、“銅圓壺”等,三件重器分別刻有469字、450字和204字銘文,為研究中山世系和中山國的重大歷史事件,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史料。“刻銘鐵足銅鼎”又稱王鼎,王即位十四年時(公元前314年或公元前313年)採用分鑄工藝製作而成。通高51.5厘米,腹徑65.8厘米。蓋鈕與腹足部之間刻銘文77行469字,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戰國時期字數最多的一篇銘文。從這座銅鼎以及“夔龍紋銅方壺”、“銅圓壺”的銘文中,可以大致推出王及其前後的中山國諸公的在位年代。
“錯金”是金銀鑲嵌的一種工藝。這兩座墓出土了許多銅錯金銀器,其造型之獨特,結構之精巧,圖紋之精美,充分顯示了中山國高度發達的手工工藝。“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打破了傳統的“龍飛鳳舞”的動態場面,以靜為基調,底部由四隻表情溫馴的梅花鹿承托一圓圈,四龍四鳳扭結盤結,翼尾相接,構成一個內收而外敞的支架,上覆几案,穩定而舒展,呈現出一種靜態美。“錯金銀虎噬鹿銅器座”,原是一曲尺形屏風的座足,其造型形象生動奇特,以動為特色。一斑斕猛虎,三足著地,一爪騰起,弓身挺尾,雙目圓睜,正在吞食一隻花斑小鹿。小鹿垂首蹬腿,拚命掙扎,似從微張的口中發出淒切悲鳴之聲,一個弱肉強食的場景活靈活現。還有“十五連盞銅燈”、“銀首人俑燈”、“犀牛器座”、“牛器座”、“雙翼銅神獸”等等,都反映了中山國手工工業在鑄造、冶煉及加工等方面的高超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