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介紹
社會科學教育系的前身是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部。1990年復辦為獨立的實體單位。2000年更名為教育學院社會科學教育系,2002年與原中山醫科大學社科部合併組成新的社會科學教育系。經過10多年的整合、擴充,已經發展成擁有一個國家重點學科、一個博士點、三個碩士點,一門國家精品課程,形成了公共課教學與專業建設並重的教學和科研單位,成為廣東省和華南地區高校“兩課”教師與思想政治工作幹部的培訓基地。
社會科學教育系現有教師5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講師25人,助教1人。已有博士生導師5人。有博士學歷的23人。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學歷起點高、凝聚力強、發展後勁足的教學科研隊伍。
社會科學教育系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點和碩士點、中共黨史與黨建專業碩士點和教育學原理碩士點。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專業設立的研究方向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現代倫理與比較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與人的全面發展研究、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社會發展研究、馬克思主義與中國 近現代發展研究等。
學科建設
社會科學教育系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點和碩士點、中共黨史與黨建專業碩士點和教育學原理碩士點。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專業設立的研究方向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現代倫理與比較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與人的全面發展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社會發展研究、馬克思主義與中國近現代發展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專業設立的研究方向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現代倫理與比較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與人的全面發展研究、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社會發展研究、馬克思主義與中國近現代發展研究。中共黨史碩士點專業設立的研究方向有: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現代化、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與執政黨建設。教育學原理碩士點專業設立的研究方向有:教育哲學與德育發展、教育發展與教育政策。
科學研究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系重視科學研究,從有研究優勢和研究基礎的課題做起,盯住學科發展的前沿問題深化,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僅“九五”期間,完成國家級研究項目9項,省部級項目11項;本專業教師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專著13部;主持與參加國家和省部級統編教材10部。正是基於這些研究的優勢,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被教育部確定為“兩課”教師碩士學位培訓點。
教學園地
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簡稱"兩課")教育一直備受重視,但"兩課"教育效果卻總不盡人意。中山大學教育學院社科系經仔細分析,認識到傳統"兩課"教育忽視學科建設是其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它導致課程隨著檔案走、形式變,使得教師缺乏學科歸屬感,學生缺乏系統感;同時,"兩課"內部缺乏整合統一,造成課程定位不明,內容重複。為此,我們把"兩課"教育改革的重點集中在強化"兩課"的學科建設上。
一、轉變德育觀念,增強學科意識。
我們把"兩課"教育功能的定位從單一政治傳導轉化為政治引導與健康、高尚人格培養相結合。確立"教學為育人"的德育觀念,把"兩課"教育的歸宿點落實到教學生如何為人上。同時,強化學科意識,確立教學相長、科研共進的德育觀念。
二、規範課程體系,整合"兩課"功能。
首先,在課程體系上不斷深化改革。打破過去"兩課"教育在必修體系下的無選擇狀態,將課程分為主幹必修課與配套選修課及專題講座三大塊;明確課程的學科定位及其與"兩課"教育的內在聯繫,確保每門課程具有較鮮明的學科特色和較強的針對性;在明確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側重提供科學世界觀、方法論上的引導而思想品德課程側重提供科學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引導這一基本功能劃分的基礎上,整合"兩課"課程功能。
其次,在教學體制上,打破一門課程定位的慣性。確定學科的重點研究方向;建立跨課程、跨教研室交叉聯合的科研群體,要求老師做到"主幹為主,配套通";打破教研室之間的僵硬界線,結合專業性集體備課和協調備課,力避課程內容、角度的簡單重複。
最後,在教育模式上,建立教學與輔導"二位一體"的模式。建立心理諮詢中心,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選修課程,設立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和常規性心理輔導,使"兩課"教育落到實處。
三、強化科學研究,建設專業學科點。
針對科學研究是"兩課"教育中最被忽視、最薄弱環節的這一狀況,多方組織科研力量,進行集體攻關。協調配備好科研梯隊,打破論年資排隊,按課程分類的慣性,從學科發展大局考慮力量的搭配,同時充分調動、發揮學術帶頭人的核心作用,緊盯學科發展前沿,抓住有優勢、有基礎的課題重點突破,收效顯著。正是基於這些研究優勢,我們在1994-1998五年時間裡,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從本科到博士點的三級跳,從而進入了學科建設與"兩課"教育良性循環的軌道。
學科建設的成果套用到本科生"兩課"教育中,效果十分明顯,深受學生好評。在99級"思想道德修養"課全體任課教師抽樣評估中,學生的滿意率高達93.2%。不少同學在課程結束後,還想再聆聽這些老師的課,許多人在畢業後還深深感激"兩課"老師給他們上的這些"人生必修課",一位自認為個性孤僻、思想偏激的同學在談到學習這門課時說:"在我進入大學之際,是思想道德修養這門課,是李萍教授給了我一次心靈的觸動,從而改變了我的生活、我的人生道路"。以學科建設促"兩課"教育質量提升的思路和經驗得到同行的高度評價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幾年來,省內外有數十所高校與我們進行交流座談,並派人來觀摩聽課。《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和《思想道德修養》先後評為學校重點課程,其中《思想道德修養》被評為省級重點課程。"兩課"教學成果先後獲得中山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和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兩課"教師中先後有20餘人次獲得學校、省部級和國家各種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