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英雄傳

中國英雄傳

中國英雄傳是2010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胡秋原。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書 名:中國英雄傳

作 者: 胡秋原 著

出 版 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1-1

字 數: 270000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510800528

定價:¥32.00

簡介

《中國英雄傳》從中國國防史的觀點來寫這部傳記,自古中國大患來自北方遊牧民族 ﹐所以﹐中國生存線在北方的歐亞大陸(萬里長城是最後生存線)。而生命線則在東南亞海洋之上(閩粵沿海又是最後生命線)。而中國國防政策﹐總是東通朝鮮﹐ 西通西域﹐並開發東南之財賦﹐用於保障西北之安全。雖然鴉片戰後因西方海國之東來﹐中國的環境大有變化﹐然這原理﹐過去﹑現在和將來﹐在根本上依然未變。必明乎此﹐方能充分了解近世外患之性質﹐八年抗戰之意義﹐以及今日奮鬥之意義。

中國立國五千年,好像很少有光榮結局的民族英雄、翻開歷史書看看,凡是有才幹,有眼光,有見解,忠心耿耿,為國盡忠,拯救民族國家的英雄豪傑和愛國志士,幾乎全沒有好下場,不是被殺,便是被辱。……《中國英雄傳》把中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網羅齊全。我們不必翻“正史”啦,僅就此書上所有的英雄,看看他們在百戰之後,其結局如之何吧。

作者簡介

胡秋原(1910—2004),湖北黃陂人,曾在台灣創辦《中華雜誌》,是台灣知名政論家,被譽為“兩岸破冰第一人”。主要著作有《唯物史觀藝術論》《民族文學論》《中國英雄傳》《文學與歷史》《近百年來中外關係》等。民革中央名譽副主席賈亦斌先生曾稱讚他為:“真不愧是一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書籍目錄

中華英雄傳

李牧

蒙恬→附:趙武靈王

李廣

衛青→附:霍去病等

李靖

徐世勛→附:侯君集、郭孝恪

蘇定方

裴行儉→附:王方翼、王玄策、薛仁貴

王忠嗣→附:唐休璟等

高仙芝→附:封常清

柴榮→附:張藏英、韓通

楊業→附:楊延昭、王貴

范仲淹→附:韓琦、狄青、郭逵

宗澤→附:王孝忠、劉衍、張拍

岳飛→附:魏勝、虞允文、李顯

范天順、牛富、張鈺、趙時賞

徐達→附:常遇春、李文忠、鄧愈

朱棣→附:柳升、鄭亨、劉江

梁道明→附:黃總兵

鄭和→附:王景弘、馬歡、侯顯、陳誠等

于謙→附:郭登

馬文升→附:許進

馬芳→附:俞大猷

戚繼光→附:譚綸

熊廷弼→附:賀世賢、羅→貫

袁崇煥→附:趙率教、何可剛、羅立

劉永福→附:馮子材、吳鳳典、楊智仁、王孝祺、李阿火、丘逢甲

文摘

漢朝大戰匈奴

趙充國,號翁孫,隴西人,先為騎兵。漢朝以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這六郡青年身體強壯,常挑選其中良家子弟,加入一種軍官團,名日“羽林”或“期門”。趙充國先為騎兵,後入羽林。為人深沉勇敢,有大志。喜歡將帥之學,研究兵法和當時外國事情。武帝時,為假司馬,從李廣利出擊匈奴,被匈奴大軍包圍。漢軍幾天不得食,死傷甚重,充國和壯士百餘人突圍陷陣。得李廣利的軍隊接應,才能逃出,但渾身刀箭血口,已有二十幾處了。李廣利上報,武帝召見,親自看其傷口,非常欽佩,嗟嘆一番,任他為車騎將軍長史。昭帝時,武都氐族造反,充國出兵擊走,升中郎將,屯駐上谷,又回任水衡都尉。旋與匈奴作戰,俘虜其西祁王,升為將軍。昭帝死後,他和霍光冊立宣帝。匈奴攻烏孫時,漢遣五將出師應援,充國帶兵三萬騎,由酒泉進攻蒲類(巴里坤),予匈奴以打擊。其後匈奴出兵十餘萬騎,大舉南下。漢派充國率四萬騎北上,防衛沿邊九郡(五原,朔方,雲中,代郡,雁門,定襄,北平,上谷,雲陽)。匈奴聽說趙充國來,立刻將軍隊撤走了。這時候,光祿大夫義渠安國巡視現在青海一帶諸羌之地。先零羌請渡湟水,找無田之處畜牧,安國含糊答應。不久羌人渡河者很多,先零和諸羌種訂立盟約,和解以前仇怨。當時充國曾批評安國無識,至是宣帝問充國所以然。充國說:“匈奴想與羌人合作反漢,不是一時之事。羌人所以易制,由於他們互相攻擊,不能團結。每次入寇,一定先結解仇之約。從前先零羌派人到匈奴處,匈奴就鼓動他們說:‘李廣利十幾萬人投降了,羌人還奈何不得漢人嗎?張掖、酒泉是我們的老地方,可以合作,共同打回。’現在烏桓來保塞,匈奴怕我們由東方進攻,曾派人到西域勾結尉、黎等國。我懷疑也曾遣使到羌中,同先零相遇。恐怕羌變要起來,而且要聯合他族,應該趕快防患於未然。”月余以後,狼何羌果然到匈奴處借兵。充國以為狼何羌在陽關西南,是小月氏種,不能獨出此計,一定是匈奴有人到羌中,使先零、罕研兩部合作。一到秋天馬肥,一定要出事了。應該趕快派人到邊境準備,防止諸羌結合。承相、御史兩府仍派安國前往。安國一到,找先零頭目桀傲不馴者殺了,又派兵殺了一千多羌人。這樣蠻幹無謀,徒然激起羌人楊玉等之怨怒,進攻金城(蘭州西南),亂事擴大。安國派三千兵出擊,大敗。安國逃到令居(永登),上奏,這是神爵元年(前61車)之事。

書評

全書所選擇主要的和附見的一百五十左右的英雄名單﹐便有若干標準。首先,他們都是對外奮鬥的人物﹐即使是天才軍事家﹐如其事業只限於國內戰爭之上﹐不在其內。其次﹐那些對外奮鬥的人物,主要是“掃北征西”的人﹐而“征東平南”者大抵不在其內。再其次﹐書中人物不限於漢族。中國民族與文化以漢族為中心﹐站在文化觀點上﹐我當然站在漢族的立場﹐表彰抵抗非漢族的英雄。然而在中國各民族既已融合之後﹐則凡過去能對中國民族盡力﹐或能對外擴張中國文化範圍的人物﹐也不能不在中國英雄名冊之內(此所以書中有高仙芝﹑耶律大石﹑速不台)。又其次﹐英雄與好殺不同。“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過於好殺的人﹐在我書中沒有地位。即多少好殺者﹐亦不能不加以貶責。最後﹐英雄不一定是躍馬橫戈﹑搴旗斬將的武士。有學問的英雄﹐有道義的英雄﹐而無論為了國家為了生活﹐那些探險拓荒﹐深入前人未到之地﹐乃至穿著袈裟﹐拿著禪杖﹐越摩天之蔥嶺﹐飄無際之海洋﹐不顧死生而求法(真理﹑學問)者﹐又能說不是英雄?(此所以書中有張騫﹑ 玄奘﹑羅芳伯等。)因為他們無畏之勇氣﹐和戰場上橫掃千軍的將軍並無二致﹐而其開創中國民族和文化新機運之功德﹐亦與保族安民之血戰﹐是相得益彰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