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簡稱“中船綜合院”)隸屬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是面向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和船舶行業的綜合性國防科研事業單位,於1988年由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的綜合技術研究所(始建於1961年)和標準化研究所(始建於1963年)合併組建而成。2005年,與北京船舶工業管理幹部學院(簡稱幹部學院)進行整合,對外,仍保留中船綜合院與幹部學院兩個單位的名稱和事業法人地位。
中船綜合院以“支撐國防工業發展,運籌船舶行業未來”為使命,主要承擔國防科技工業技術基礎、基礎科研、預先研究、型號研製和套用技術研究等科研任務,為國防科技工業、艦船武器裝備研製和船舶產業發展,開展情報研究與決策支持、標準化與可靠性技術研究套用、國防科技研究管理支撐、網路信息安全技術研發與套用、期刊與聲像傳媒、管理研究與人才培訓等方面的業務工作。在船舶行業決策支持與諮詢、標準化與可靠性技術研究套用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榮獲國家級、部委級和集團公司科技獎勵170餘項。
中船綜合院擁有技術門類齊全、實力雄厚的專業研究人員隊伍:現有職工400餘人,其中科技人員約占總人數的90%;本科以上學歷占90%;具有中、高級技術職務的人員占75%;擁有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511工程人選”、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專家、集團級專家和船舶優秀青年人才等百餘人。
中船綜合院擁有技術門類齊全的專業研究人員和精通英、法、德、日、俄等語種的情報人員。每年完成各種科研項目100餘項;編輯出版國內外知名的《艦船知識》、《國際船艇》等10餘種刊物,公開發行和內部提供刊物、資料達362萬份;承辦國內外展覽20項左右。
中船綜合院在船舶及海洋工程標準化領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為船舶行業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不僅承擔著全國船用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SAC TC137)、船用機械/管系附屬檔案分技委秘書處(SAC TC137/SC3)、海洋船/船舶基礎分技委秘書處(SAC TC12/SC3)、船舶舾裝/救生設備分技術委員會(SAC TC129/SC1),同時還是全國海洋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船舶工業標準體系》(2012版)編制組組長單位、《船舶工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技術標準專題組組長單位、工業與信息化部高技術船舶科研計畫專家委員會技術標準專家組組長單位等。
中船綜合院擁有全部國內船舶工業標準文本以及交通、機械、電子、核等行業標準10餘萬份,全套船舶工業標準檔案4000餘卷。在國際公約規則、標準規範方面,累計收集國外先進造船標準108501份、船級社規範(鋼船、軍船、小艇、平台等)136份、國際組織公約10918份,完成12個專題的國外標準與規範全文資料庫光碟(持續跟蹤維護),同時擁有全部ISO/IEC船舶行業的國際標準。作為標準化專業研究機構,綜研院主編的船舶工業標準體系中的標準達到了300餘項,同時作為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8、ISO/TC35/SC12和IEC/TC18的國內總歸口單位,先後主持編寫了ISO 15401:2000《船舶和海洋技術-散貨船-船體結構建造質量》、ISO 15402:2000《船舶和海洋技術-散貨船-船體結構維修質量》、ISO 14409:2011《船舶與海上技術 船舶下水用氣囊》等十三項國際標準,同時開通了“中國船舶標準網”提供權威的船舶行業標準服務。
中船綜合院計算機網路建設初具規模,已經建成的中國海事信息網使全院各研究室、職能部門通過網路實現Internet的全部功能。開發上網信息是我們當前和今後相當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現在"國際造船動態快訊"、"中國海事名錄"、"海事站點導航"、"船舶產品與市場"、"世界船舶工業與市場系列研究報告目錄及摘要"等部分欄目已經上網運行,其他欄目的信息也將陸續開發上網。
近10年來該院共獲各種科技獎勵8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5項,優秀成果和優秀期刊獎32項。
中船綜合院坐落在海淀區學院南路70號,地處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辦公條件優越,通訊設備齊全,交通方便。院區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辦公、科研大樓有效使用面積11000平方米。
主要領導
院長:王岩
書記:楊志軍
聯繫方式
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70號
信箱 :北京市8125信箱
郵編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