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十字會1904年成立,建會以後從事救助難民、救護傷兵和賑濟災民活動,為減輕遭受戰亂和自然災害侵襲的民眾的痛苦積極工作,並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紅十字會於1950年進行了協商改組,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並修改了《中國紅十字會章程》。1952年中國紅十字會恢復了在國際紅十字運動中的合法席位。建國初期,中國紅十字會在協助政府履行《日內瓦公約》、處理戰爭遺留問題、開展民間外交、宣傳衛生防病知識、保護人民生命與健康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實效的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紅十字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93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使中國紅十字事業有了法律保障。
2004年中國紅十字會召開的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是中國紅十字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大會聘請國家主席胡錦濤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選舉彭珮雲繼續擔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通過了《中國紅十字事業2005-2009年發展規劃》。
目前,中國紅十字會有31個省級分會、333個地級分會、2860個縣級分會和新疆建設兵團分會,鐵路和商業系統紅十字會,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紅十字會,有7萬個基層組織,團體會員單位12萬個,志願者113.2萬人,會員總數2398萬人,其中青少年會員1549萬人。
中國紅十字會主要職責
備災救災
中國紅十字會積極開展自然災害的救助工作,除緊急階段實施救援工作外,還進行災後重建。建立了瀋陽、杭州、孝感、西安、廣州和成都等6個區域性備災中心,北京、上海、雲南、湖南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省級備災中心,部分地(市)也建立了備災中心或倉庫,儲備救災物資,培訓救災人員,備災救災網路已初步形成。中國紅十字會應急管理體系逐步完善,全國32個省級(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紅十字會制訂了應急預案,其中27個應急預案被納入本省級總體應急預案體系。
衛生救護
中國紅十字會依法開展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和防病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在易發生意外傷害的行業和基層組織培訓救護員,組織民眾參加意外傷害和自然災害的現場救護。衛生關懷及人道救助
協助政府開展無償獻血的宣傳推動工作,對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推動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愛滋病預防宣傳和健康教育。
積極開展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動員、組織工作,截至2007年底,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庫容量已達70萬人份。
中國紅十字會已建立社區紅十字服務站點16000多個,博愛超市500多個,以博愛服務站和博愛超市為平台,開展了滿足民眾需求,形式多樣的社區紅十字服務活動。
在全國118個縣開展參與新農合和醫療救助試點工作,援建近600個紅十字博愛衛生院(站),開展富有實效的關注農民健康活動,協助政府改善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紅十字天使計畫”對患有重大疾病的貧困農民和兒童實施醫療救助,協助政府改善貧困鄉村的醫療衛生條件,捐建農村博愛衛生院(站),培訓鄉村醫生。
根據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簽署的合作備忘錄精神,中國紅十字會於2007年3月與北京奧組委簽署《合作備忘錄》並正式參與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服務工作。在奧運會期間,中國紅十字會將做好對奧運志願者的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參與社會志願服務及城市應急志願服務、推動無償獻血、宣傳愛滋病預防知識等工作,為北京奧運提供全程生命守護。
紅十字宣傳和籌資
傳播國際人道法、《日內瓦公約》及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標誌使用辦法》和《中國紅十字會章程》。開展“紅十字博愛周”、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的宣傳,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通過簡訊募捐、網上募捐、郵局匯款、銀行轉帳等多種途徑積極開展籌資工作。
紅十字青少年
中國紅十字會在各級各類學校對紅十字青少年進行人道主義教育和自救互救知識教育,開展社會服務活動,配合學校素質教育,改善學生健康狀況,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開展國際交流,增進與各國紅十字青少年的友誼。國際合作
中國紅十字會積極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每年對世界各國遇到的重大災害提供緊急救助。
開展與國際紅十字組織和各國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及其他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紅十字會與其他國家紅十字會合作,在27個省(區)開展農村改水改廁及健康教育、禽流感預防與宣傳、愛滋病預防與關愛、瘧疾預防、白內障復明、鄉村醫生培訓、基礎衛生保健和煤礦救護培訓等項目。
1985年以來,中國紅十字會曾三次擔任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領導委員會成員,1989年曾當選聯合會副主席。
台港澳事務
為海峽兩岸同胞提供查人轉信服務、處理探親衍生問題,見證兩岸之間私渡遣返作業。同時開展海峽兩岸紅十字組織水上救護培訓及紅十字青少年夏令營等多領域、多層次的交流活動。
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紅十字會合作開展備災、救護培訓、志願服務等項目,與澳門別行政區紅十字會合作開展地方病防治、災後重建等項目。